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所剩無幾,日本卻正在淡化這段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微信公號4月22日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於22日11:30去世,享年92歲。至此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倖存者僅剩74位。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而在日本政屆軍屆都在極力的迴避或否認這段令中國人痛恨和善良日本人恥辱的歷史。日本主要通過媒體淡化和教科書淡化兩大手段,讓南京大屠殺的影響在日本年輕人心理降到最低。部分日軍人士(軍國主義後代)認為有助於減少日本人的罪孽感,起到保護日本青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

媒體淡化主要是日本在國際媒體上幾乎不主動提及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侵略歷史,當媒體採訪和提及時也避重就輕一帶而過。

對於日本歷史教科書來說,“南京大屠殺”無疑是最具爭議的內容,如何記述這一事件,還原歷史真相,是檢驗日本歷史觀教育正確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大多數教科書承認南京發生日軍屠殺的事實,但在大屠殺性質、受害者人數、日本士兵暴行等關鍵問題上,往往以“仍在研究,沒有確定”“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等藉口,或淡化處理、或模糊處理,或乾脆避而不談。

正文一筆帶過

正文篇幅不長,經常一筆帶過,只是籠統提及日本佔領南京,或者曾經發生過屠殺事件。不少日本教科書採用註解的方式,對南京大屠殺進行長於正文的描述。註解內容一是略微詳細地說明日本在南京的屠殺罪行。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所剩無幾,日本卻正在淡化這段歷史

採用小字註解

如,日本育鵬社出版的《新日本歷史》在正文中簡單提到日軍佔領南京,但在註解中寫道:“這個時候,由於日軍導致中國軍民出現了很多的死傷者(南京事件)。對於這一事件犧牲者人數的實際情況,有著各種各樣的見解,現在仍在持續爭論。”山川出版社發行的《詳說日本史》中,正文中同樣沒有提到南京大屠殺,只是在一條小號字的註解中說明,“南京陷落前後,日本軍隊在市內外重複掠奪和暴行,殺害了很多中國居民(包括婦女、兒童以及俘虜)(南京事件)。”

屠殺人數模糊

如,日本文教出版社發行的歷史教科書在註解中說,日本軍官和士兵的日記記載了殺害事例,但“如要掌握整體情況,還有必要進一步研究”。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所剩無幾,日本卻正在淡化這段歷史

日本教科書大玩文字遊戲

刻意混淆視聽

日本歷史教科書在記述南京大屠殺暴行時通常使用“南京事件”,而非“南京大屠殺”。在一些教科書上,甚至連“南京事件”一詞也不會出現。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大屠殺的性質,最多是顯示有很多中國人當時在戰爭中死亡,否定了人為製造大屠殺的性質。實際上,不少日本民眾認為,戰爭總要死人,日本也死了很多人。這根本無法認清大屠殺的真相。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所剩無幾,日本卻正在淡化這段歷史

日本文部科學省關於日本教科書有4年審定一次的規定,需要在今年再次審定。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了去年初中教科書審定結果。在出版社出於日本政府壓力或自主審查後,部分教科書在歷史認識問題的描述上再現倒退。

“歷史就是歷史,不能也不容篡改。”華春瑩指出,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殘暴罪行,鐵證如山,早有定論。日方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和處理,實質上反映出日方能否持有誠實和負責任的正確歷史觀。

引用資料:

1、日本右翼團體“戰爭資料偏向糾正會”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公然舉行了否定南京大屠殺罪行的集會。日本亞細亞大學社會思想史、日本思想史教授東中野修道在集會上作了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演講。

2、日本初中教科書中關於侵略歷史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