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你為什麼見到導師就害怕?

李鐵柱,雖然長的五大三粗,平時也大大咧咧。

但是見到導師,也不由自主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渾身不自在。

其實,不僅李鐵柱,幾乎所有的考研複試的學生,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考研複試:你為什麼見到導師就害怕?


那麼,為什麼我們對導師心生畏懼呢?

第一,身份權威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整個社會存在著等級,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等級意識已經存在了基因的記憶中。下級對上級天然的就存在著敬畏之心。導師作為我們的上級,很容易對我們的心理產生壓制。

第二,知識權威

你現在還是一名本科生,導師早就經歷了碩士、博士、博士後、講師、副教授、教授,甚至傑青、長江學者、院士的階段,在博士階段和工作之後,會有很長的時間皓首窮經,可以不客氣地說“導師讀的書,可能真的比我麼吃過的鹽都多”。當你面對導師的時候,你不論說什麼,你會發現,導師們都懂,而且懂得比你多,高度比你高,視野比你廣。這種知識的不對稱,很容易就讓你產生了畏懼感。我還記得幾深老李讀本科的時候,我的本科論文要用到公共選擇理論的,我還擔心我的指導老師不知道這個理論,結果老師說的頭頭是道,還當場給我推薦了很多書,頓時我就對導師充滿了敬佩之情。

第三,小時候的“陰影”

在我們三四歲的時候,懵懵懂懂中就上了幼兒園,在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們陪著度過的。在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很多學生是被老師收拾過的。絕大多數家長也是通情達理的,不斷給孩子灌輸“好好聽老師的話”的觀念,甚至拿告訴老師來嚇唬你。老李小的時候,我爸媽都是跟老師說“孩子不聽話,就使勁揍,往死裡揍”。還有的老師,當著你的面,狠狠地揍某個孩子,給你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種深入靈魂的戰慄,至今想起來還瑟瑟發抖。

第四,尊師重教的傳統

中華民族除了極個別的歷史時期,還是非常非常尊師重教的。春節前,疫情還沒有這麼嚴重時,老李專門去曲阜拜謁了孔子,在孔廟正殿中,皇帝手寫的牌匾,都沒地方掛,孔子塑像的上面就掛了三個,為了掙個好位置,皇帝們真是絞盡了腦汁。這種傳統,也深深的影響了每一箇中華兒孫,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說,面對導師時是很難談笑風生的,就是你現在去見你的小學老師,你也是規規矩矩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面對這種情緒呢?

首先,對老師的敬畏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顯示了對導師的尊重。如果你太放鬆了,反而不好。

其次,老師也是人,一樣的吃喝拉撒睡,一樣的七情六慾,也會光著膀子擼串吹口哨,所以說,沒有必要太畏懼。

最後,好好準備,看看幾深老李寫的關於複試方方面面的幾十篇文章和視頻專欄,佔據主動,手裡有糧,心中才不慌。

所以說,鐵柱同學,你的感受是正常的,沒有辦法完全避免,也無需刻意關注,做好自己,全面備考,唯此而已。

關注考研考博的同學,可以關注我的頭條主頁。

本文版權歸“幾深老李”所有,已進行版權登記,歡迎個人轉發,機構轉載請聯繫微信bigeststrong.此外會在微博“幾深老李”和微信朋友圈補充一些最新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