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历史洪流中的背景——读《中国经济史》

读历史有很多角度,最浅的当然是看故事,各种兴衰交替;深一点的看人物,各种英雄豪杰;最好的当然是看到其中内在的趋势和变革,以及各种容易被忽视的背景因素——诸如环境、经济、文化特点……这些背景因素对于当时环境下一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钱穆先生讲述,叶龙整理的《中国经济史》便是这样的一本著作,关注的是历史洪流之中的那些背景因素。

看见历史洪流中的背景——读《中国经济史》

作为一部讲稿,这本书简要而丰富,提供了历史的经济视角。对于一个一直以农业为基本盘,很早就实现了中央帝国体系的国家而言,土地政策(所有制和税收)和国家资本主义 (盐铁),是中国古代经济一直关注的要点,水利漕运和粮食调度也一直是两大政务难题。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由秦始皇开启的这场制度革命一直到了隋文帝才基本确立,其中的各种反复、纠结和尝试都和当时的经济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军事上的统一需要政治和文化上的一致性;政治和文化上的一致性来自于经济上的协同。从经济上看王朝兴衰更像是从财务报表上看公司发展状况,更容易逼近现实。

就从最基本的粮食问题开始吧:作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作物和耕种方式的变迁对于整个文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从黍稷到稻麦,除了产量的提升更建立起了小规模的协作体系,使得原先井田制的协同耕种方式失去了效率。再结合桑麻等经济作物的耕种,使得各种小族群的生活方式得以成立。“昼出耘田夜绩麻”很是自然,配合城镇的小规模商业体系,构成了乡土中国自给自足的体系。而在这种体系里要更好的调度资源,就更依赖一些经济手段——比如铸币、盐铁专营等等。同时,在一些公共事业的建设和调度方面,通过相应制度的摊派和调度,往往就成为了一个朝代兴衰转折点,至于后来发生的一切只是转折之后的实现:秦始皇试图统一货币导致的通货紧缩;汉武帝为了树立国威确立的平准和专营制度;三国时期让曹魏得占优势的军屯制度;唐朝不收商业税赋造就了开放和兴盛……从国家整体的经济情况、社会发展状态去看历史变迁,更有一份深刻的洞见——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最大的受益方是谁?平衡是如何打破的?粮食怎么生产、怎么运输和存储、怎么消耗、产生了什么效果?其他诸如各类商品、日用品乃至劳动力如何征集、如何动员、如何激励并产生效果……这些其实都是经济账。

看见历史洪流中的背景——读《中国经济史》

从这样的经济变迁里,可以看到帝国中央政权与官僚体系的博弈,官僚体系与地方豪族的博弈,地方豪族与寒门的博弈,更可以看到随着技术发展和制度改良所形成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史是历史变迁的一条暗线,谁能更好的动员资源、利用资源,谁就能在一个时代里跨上浪潮之巅,引领一代国运;反之则有弄巧成拙,埋下朝代更替的种子。从这本《中国经济史》里,隐约就能看出这么一条历史的暗线。

中国的史观,自古以来只重政、治,不重经、济;史料典籍的记录也是只重章、句,鲜及数、理,又因为主要是文人编著,多了演绎的成分,少了务实和具体。就像很多人都热衷于各种英雄将军的”武功“水平和兵器重量,却很少有人会考量带几万兵马出征需要备多少粮草、如何安置、如何扎营,后续如何补给,行军如何稳健等等的具体问题。作为学者的钱穆从浩淼的典籍中抽丝剥茧,尽力把经济数目挑出来以阐述经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和社会观,算是很重要的一种补充。

看见历史洪流中的背景——读《中国经济史》

研究中国经济史,这本《中国经济史》可以算是一个总目录,尤其对两汉,魏晋,隋唐三个时期的经济论述详细并有很多评论,在宋代之后则显得非常仓促,感觉上似乎是上课时钱穆先生兴致所至所以在前面占用了大量时间,后面时间不够了,草草带过,而且考试也以前面内容为主的缘故,毕竟这还是一本学习内容的整理。而且,由于时代背景,书中时不时要回应一下冷战、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两岸的土改等话题,但作为一本开启不同视角的历史读物,从史学跨入经学,这依然足够优秀。

历史是已然发生的过去,从中提炼和总结,使之能为如今之用,这是学习历史所必须的态度。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历史可分为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经济史属专门史,如欲学习中国经济史,最好先能了解经济与历史之知识。”将各类知识有效的结合,才有智慧能从中生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