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昆明,雲南之省會,有“春城”的美譽,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有滇池、翠湖、西山公園、金殿等名勝古蹟,古滇文化的加持,再加上近代滇越鐵路的修建、西南聯大遷址昆明,重工業落戶昆明。彰顯著昆明深厚的歷史文化,人文文化,工業文化,看似以旅遊業為主的昆明,其實過往也很輝煌。飲食文化作為接地氣、直觀的方式瞭解一個城市,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昆明,這三家餐廳各自具有市井氣、民族氣,文化氣,是瞭解昆明的三把鑰匙。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體味昆明市井氣—25年老昆明菜品牌:福勝春錢大媽餐館

在昆明煤機廠,一個簡單的門面,如今看起來斑駁了許多,歲月的痕跡已經十分明顯,在這裡偏安一隅,留下來的,就有一家做昆明家常菜的傳奇餐廳,那就是福勝春錢大媽餐館,25年,每天如一日的往復著,錢大媽從中年到老年,很多老昆明從小吃到大,從大吃到老,滿滿的回憶,不僅僅是炒幹椒耳朵、蒸肉餅、蒸臭豆腐、白菜圓子湯、炒鱔魚、藠頭磨肉的味道記憶,更是這些年來經歷的記憶。往日美好時光,對未來的憧憬,都混著一種熟悉的家常味道,吞嚥下去。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在昆明,老昆明人來這裡尋找記憶,吃一頓可口的家常菜,吹吹牛!而很多不瞭解昆明的外省遊客也好,地州朋友也罷,來到這裡,就是要體會這種昆明市井之氣,品味著熟悉又陌生的菜餚,聽著周圍人說著似懂非懂的“馬普”,看著人流不斷的更替,一派生機勃勃的用餐景象。如果運氣好,還要被錢大媽教誨一番“年輕人莫要浪費噶,少點一點,不夠再加!”。一頓可口的昆明下飯家常菜,熟悉而親切的對話,外來人一下子對昆明熟絡起來,原來的戒備早已退去,融入到這個陌生的城市。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時光的腳步漸漸向前,就像錢大媽的一番感慨一樣“我老了,苦不動了,這些就交給年輕人去做了!”,傳承與創新的話題,在很多老字號品牌上時有發生,也引起了很多的討論,反對之聲一般高於贊同之聲!不過傳承才是一個事物歷久彌新,發揮功用的形式啊,如果任由其隨著歷史洪流而去,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錢大媽,25年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尤其是她說過:”如果你們敢在原材料上馬虎,那就全部關得了,別開了!“,當聽到這句話,我就敢篤定,新店的傳承,錢大媽的精神猶在,碗筷乾淨,飯菜可口,好好呢吃頓下飯的昆明菜。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體味昆明民族風情—小無量非遺民族跳菜主題餐廳

有親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體味昆明之特色,無怪乎風景與民俗!民俗在昆明,自是民族與餐飲之結合,最接地氣,也最直觀。而民族菜餐廳,並非只是簡單的民族地方家常菜,而是要有恰到好處的民族文化融入餐飲其中,也不僅僅是唱歌,跳舞,敬酒就能代表。跳菜,把民俗,歌舞與餐飲緊密結合,是就餐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形式真正把雲南民族餐飲的精髓展現出來,喜慶,熱鬧,樸實,深厚的歷史文化,沒有強加之感,渾然天成!傳承,堅守,創新,生生不息......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跳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大理南澗無量山彝族的原生態宴席舞蹈,是為招待賓客而舉行的隆重的傳統習俗,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雲南十六怪高檔待客看跳菜,在昆明,小無量餐廳把跳菜提升了一定的高度,能夠讓更多的本地人和外來人體會到雲南少數民族風情和餐廳的結合。來到這裡你會不自覺的融入其中,聽著有節奏的民族音樂,看著跳菜人的優美舞步,或頂或咬或抬著桌子,讓你在擔心之餘,暗自敬佩這門文化藝術,然後在品嚐著來自雲南的民族風味,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雲南不只有汽鍋雞、過橋米線、野生菌、鮮花餅,還有很多特色食材造就的美食,做法千奇百怪,食材光怪陸離,各少數民族就貢獻了不少美味!跳菜起源於大理南澗,所以這裡的大理風味很多。諾鄧火腿、大理乳餅乳扇、酸辣鯽殼魚、彌渡的醃菜炒肉、鶴慶吹肝等等,還兼具了其他地州風味,豐富了菜品的口味和品種。總體味型豐富,老少皆宜,可麻可辣,可甜可鹹。看著跳菜,吃著民族美食,看著周圍熱情高漲的食客,對於民族傳統文化、民族菜品文化,也許你會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

體味昆明文化氣息—百年石屏會館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省會昆明之石屏會館,規模宏大,屋宇壯觀,既為石屏諸會館之首,亦為省會各省各地會館所不及也。位於五華山麓,翠湖之濱,依山臨水而居,乃都市之【村莊】,鬧市之【桃源】也。斯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乾隆邑人朱奕簪題有會館楹聯,然始建年已不可考,民國十年,同鄉會採納石屏在昆商人學生重修會館倡議,發動社會各界集谷捐資,不足則由鄉紳張正堂補之,由狀元公袁嘉穀及名士張芷江組織重修。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二00三年九月再次修復石屏會館,二00四年三月竣工,此乃石屏會館之第二次重修,隨之增加新功能,餐飲進駐,於厚重的文化歷史之後,更平添了這裡的煙火氣息,實現了它更高的價值。二層三院土木結構,走馬轉閣樓,在這裡用餐,瞭解到昆明厚重的歷史,建築的風格,體味到了古樸、莊重的氣息,同時,悠閒、安逸之感也油然而生,這也是很好遊玩一地的方式。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美食+美景+歷史文化集於一體,石屏會館展現的頗為全面,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中品味滇味,仿若隔世!這裡的菜品保留著滇味的精華,如烤石屏豆腐,質樸美味價廉;過橋米線,湯底醇厚,配菜豐富而鮮美;野菜藥食兩用,美味與健康並得!同時這裡也有很多意境菜,搭配環境之特色,相得益彰。品一杯普洱,吃一碟小菜,昆明的安逸與閒適,文化與風景,美食與市井,均體驗在心,久久難忘。


瞭解昆明,只需三頓飯的時間,既有文化、市井氣、又有民族風情

離開故土,踏上旅程,我們要體驗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概而括之,體驗目的地的民俗,我們希望有不同的文化感悟,品味屬於這座城市的味道,從這些體驗當中,釋放自己,開拓見聞,增加閱歷,感受到一種價值感。在昆明,感受市井文化、民族風情、文化氛圍,來這三家餐廳,定有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