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理念,更是一種政治經濟秩序

【編者按】這是百年未有的變局!這是高下立判的大考!

從庚子年初開始,以人類和病毒為對壘雙方、被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使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面臨了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新中國首當其衝遭遇了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大打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已經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當此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肆虐之際,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鄢一龍副教授

“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理念,更是一種政治經濟秩序

圖/張楊

1 以人民為中心不僅僅是理念,更是一種政治經濟秩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是中國成其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原因


湖南日報:有如洪水猛獸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對世界各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一次“測試”“大考”。請問,這次抗疫凸顯了我國治理體系中的哪些根本理念與特徵?

鄢一龍: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中國將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依靠人民的力量,發起了人民戰爭,扼住了病毒魔鬼的喉嚨。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執政理念,也是中國製度體系與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徵。

我認為,以人民為中心不僅僅是理念,更是一種政治經濟秩序。同樣實行市場經濟,歐美是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而歐美國家是以資本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

以人民為中心是一套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政治經濟秩序。經濟上有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公共資產,而非純粹的私有制;政治上有為人民服務的政權,而非財閥政治(plutocracy);社會上有人民為中心的社會組織形態,而不是推行市民社會;文化上保障勞動者主體尊嚴,而不是用金錢作為衡量社會價值的最高標尺。


2 人民福祉可以分為私人福祉與公共福祉。這次疫情提醒我們很多時候公共福祉比私人福祉更為重要


湖南日報:誠如您所說,以人民為中心是一種政治經濟秩序,那麼,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如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呢?在本次應對疫情中,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優勢又有哪些體現?

鄢一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於西方的市場經濟,根本區別在於它的性質是共益性而不是私益性,全體人民都能共同受益,而非少數人得益,資本逐利動機需要符合人民福祉最大化的要求。

歸根到底,我們的優勢在於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

人民福祉可以分為私人福祉與公共福祉,私人福祉主要取決於個體的財富佔有狀況,而公共福祉取決於全社會的公共產品提供水平,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們很多時候公共福祉比私人福祉更為重要。確實,病毒是平等的,並不會區分富人與窮人,沒有整個社會對於疫情的控制,每個個體再重視也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因為具有社會主義優勢,就能夠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公共福祉。

為什麼?中國有大量的公共資產,因此能夠為國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福祉,這次抗擊疫情國有企業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國有企業也是黨和人民的經濟部隊,危難關頭能夠為捍衛人民利益,不計得失,挺身而出。例如,我們國家的三大電信運營商作為國有企業,不能只從企業盈利的角度考慮問題,需要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才使得4G網絡覆蓋到中國的每個角落。在疫情期間,中國移動西藏公司昌都分公司為了解決當地一位藏族姑娘上網課信號不好的問題,專門給一個常住人口只有11戶、共50多人的波洛村建了第二個4G基站,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才可能做這種企業賠錢、人民受益的事情。

而很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別說4G信號沒有普及,連3G信號也未普及。

同時,醫療等關係到人民基本民生問題的事業堅持了公益性方向,這次疫情應對過程中,公立醫院發揮了絕對主力軍的作用,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成為黨和人民的醫療戰士,披上白色戰袍就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能夠做到這一點,是由於過去十年間雖然公立醫院發展速度遠慢於民營醫院,但是我們仍然有12032家公立醫院,有575萬人是在公立醫院工作,如果像有些人鼓吹的那樣將公立醫院全部改制成民營醫院,後果將不堪設想。

3 黨的領導有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學含義,就是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有了現實化的代表者。歐美體制的一大困境,就是缺乏碎片化利益與觀念的整合能力


湖南日報:幾年前,您和幾位青年學者一起,撰寫了政論著作《大道之行》,我正好採訪了其中的一位湖南作者。您們認為,人民與黨是一體兩面。那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堅持黨的領導是什麼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在這場抗疫鬥爭中是怎麼體現的?

鄢一龍:人民與黨確實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人民離不開黨,黨也離不開人民。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表述的“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正是通過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從一盤散沙塑造成形,才具有了集體意志、集體目標、集體規劃與集體行動,才掌握了改變自身命運的力量。

其實,黨的領導有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學含義,就是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有了現實化的代表者。中國能夠動員全國家全社會的力量參與抗疫,根本上是依靠黨領導下的強大組織動員體系,這套組織動員體系覆蓋到全社會,不但動員了政府力量,也動員了企業力量、社會力量來共同參與抗疫,同時,它是縱向到底的體系,我們的組織管控能夠到達社區、村莊、企業等社會運行的基礎單元,能夠形成覆蓋全社會各個網格的群防群控體系。正是依託這個強大的組織動員體系,我們才能夠在推進醫療救助的同時,保障醫療物資供應,快速建成雷神山、火神山等專門救助醫院;在推進疫情管控的同時,能夠保障日常生活物資的配送與供應;在宏觀層面進行大規模的社會資源調度的同時,能夠在微觀層面進行個體接觸史的排查與社區、超市等社會運行細胞單元的管控。正是依託這個超級制度體系與治理體系,我們才能對超級病毒發動一場由醫療戰線、疫情管控戰線、科技戰線、外交戰線、輿論戰線等各戰線組成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才能在較短時間裡將超級病毒魔鬼摁住。

通過疫情,我們看到了歐美體制的一大困境,就是缺乏碎片化利益與觀念的整合能力,“十人十義,百人百義”,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政黨、政府的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利益與主張,但是缺乏有效的力量來推動共同利益、共同主張與共同行動,這也使得西方國家抗疫行動普遍缺乏高效協同。

以人民為中心與黨的領導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黨本身就是人民中的一部分,是由人民中的先進分子組成,黨在人民之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黨員是和人民一起幹事吃苦的,而不是指手畫腳的,這一點在這次疫情中表現的尤為明顯,越是危難越向前,黨員衝鋒在前,吃苦在前,犧牲在前,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第一線,鍾南山等黨員在抗疫一線重溫入黨誓詞,一大批抗疫戰士火線入黨。根據不完全統計,本次戰疫犧牲人數達到了三百多人,其中共產黨員比重佔到了犧牲人員比重近百分七十,遠高於共產黨員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

4 中國式民主是多渠道民主、全過程民主與實質民主,體現了人民主體性與黨領導的辯證統一


湖南日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請問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以人民為中心的關係是什麼?

鄢一龍:西方的民主主要是選舉民主、程序民主與形式民主,林肯談美國民主是民有(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on the people),但只要我們認真去考察,就會發現這三個人民只是流於形式,並未有真正落實。中國式民主是多渠道民主、全過程民主與實質民主,體現了人民主體性與黨領導的辯證統一,包括三個人民:來自人民(from the people)、依靠人民(in the people)、為了人民(for the people)。

來自人民是指政府的意志和主張必須來自人民。把人民分散的智慧集中起來變成政府的意志和主張。同時,政府的公職人員也是來自人民,保持公共權力系統的開放性。依靠人民是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政府的意志和主張是通過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來實現的,黨要發揮其先鋒隊功能,組織和動員人民,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為了人民是指黨不能有私利,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做到這三個人民,中國就有可能創造比西方更高、更切實的民主。


5 以人民為中心既是共產黨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動搖的根本國體性質


湖南日報:去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品味共產黨成立的初心使命、回望新中國成立70年的艱辛探索,我們是否可以看到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裡,“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條“紅線”貫串始終?

鄢一龍:以人民為中心確實是貫穿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不同時期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一條紅線,以人民為中心既是共產黨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動搖的根本國體性質。

新中國成立標誌著中國告別了數千年的權力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走向了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毛澤東說,“中國已歸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新中國是人民的共和國,人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是這個國家的所有者,

新中國的一切都被加上了“人民”這個限定詞,比如人民政府、人民公僕、人民銀行、人民醫院、人民藝術家、人民教師、人民公安,人民警察、人民公園等等。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就其本質而言是代表人民執政,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就在於黨本身就是屬於人民,黨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就是國家的天,就是國家的社稷,這也是為何天安門要樹立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建國70週年慶典中要放“人民萬歲”的焰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人民為中心,就是要讓人民共和國不變色,不變成人民幣公僕、人民幣醫院、人民幣學校等等。

6 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不但需要以民為本,更需要以民為主


湖南日報:我們要如何理解以人民為中心既傳承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理想?

鄢一龍:

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與以人民為中心相關的理念,主要是民本思想。在傳統政治中君主並非至高無上,天命才是至高無上的,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君主侍奉上天最重要的是要敬天葆民,天意與民心相通, “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黃宗羲說:“天下為主,君為客”。

今天,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命關天”,中國政府將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最高的位置,而不是把經濟與股市放在人民的生命健康之上。人民是政府的親人,中國政府不會像所謂的有限責任政府那樣忙於甩鍋,草菅人命,讓人民自生自滅,自求多福,而是體現了最大責任政府的擔當,發揮最大能力,盡最大努力來帶領大家共同抗擊疫情,來保護每一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當然,只是民本主義還不是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不但需要以民為本,更需要以民為主,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7 以人民為中心不是指以個體權利為中心。沒有共同自由與共同權利,個體自由與個體權利無從談起


湖南日報:我們看到西方很強調個體權利的概念,我們強調以人民為中心與以個體權利為中心有什麼區別?

鄢一龍:以人民為中心不是指以個體權利為中心,人民不僅指每個個體,更是一個整體,這次疫情期間中國人民體現了高度的紀律意識與團結精神,因為我們深知沒有共同自由與共同權利,個體自由與個體權利也無從談起。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這個由十幾億中國人共同構成的集體人獲得主體性,成為政治經濟秩序的中心。

從西方國家個體權利的視角來看,好的政治經濟秩序要給個體賦權,有經濟權利,可以參與市場競爭;有政治權利,可以參與選舉投票。有社會權利,可以參與市民社會。 以資本為中心的社會給予人民以形式上的絕對自由,而卻賦予資本實質上的絕對權力,從而使得人民的自由和權利終究成為一句空話。

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不但要賦權,更重要的要賦能,人民不但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還要有實現夢想的資源與能力。中國政府恰恰是賦能型政府,它出臺的大量政策都是賦能政策,包括雙創政策、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等,中國市場主體高度活躍,2018年中國市場主體已經達到1個億(其中企業超過了3100萬戶),五年間增加了70%以上。中國政府在民生領域進行了大量公共投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就業水平,通過投資於人,對個體進行賦能,擴展他們參與市場競爭的“可行能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賦能的一個重要形式是組織賦能,一盤散沙的人民是缺乏力量的,只有組織起來才顯現出無堅不摧的偉大力量。本次疫情應對就是最好的證明,許多國家人民自行其是,疫情快速擴散,而中國將人民組織起來,共同承擔責任,在較短時間內基本控制住了疫情。


8 在經歷艱苦卓絕鬥爭後,人類將迎來以人民為中心的共同體主義世界新秩序


湖南日報:當前,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形勢十分嚴峻。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時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那麼,“以人民為中心”,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生動而深刻的現實關照?

鄢一龍:相信您也記得,天安門城樓上寫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巨幅標語。此時讀來,別具意蘊。

疫情再一次提醒我們,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只有世界人民大團結才能共同戰勝疫情。中國不但為中華民族謀福祉,還要為世界謀大同。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之際,中國援助為全球抗疫提供了溫暖有力的支持,中國基本控制住疫情為全球樹立了抗疫信心,中國經驗、中國倡議為全球提供了抗疫的中國方案,中國供應鏈為全球提供了最有力的抗疫物資保障。

世界秩序正處於一個新舊轉換時期,新冠疫情將加速終結美國的霸權,加速世界數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加速以資本為中心的強調集體安全、自由貿易、自由投資、技術擴散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衰弱,而強調本國優先、集團對抗、文明衝突、地緣博弈的現實主義國際政治抬頭,這將導致國際秩序的倒退,世界會經歷一段較長時期的動盪與衝突,在經歷艱苦卓絕鬥爭後,人類將迎來以人民為中心,強調普遍安全的安全觀、共同發展的發展觀、交流互鑑的文明觀、廣泛夥伴關係、地緣發展政治經濟共同體的共同體主義世界新秩序。

原文載 | 湖南日報,2020年04月14日,記者 奉清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