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迷魅緣


第四節 迷魅緣


迷魅(所緣)緣

(ārammaṇa-paccayo)


巴利引文:(《發趣論》1,頁1-2)

1.Rūp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saddāyatan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andhāyatanaṃ ghāna-viññāa-dhātuyā; Rasāyatan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Phoṭṭhabbāyatanaṃ kāya-viññāṇa-dhātuyā)

2.Rūpāyatanaṃ saddāyatanaṃ gandhāyatanaṃ rasāyatanaṃ phoṭṭahabbāyatanaṃ mano-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3.Sabbe dhamm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漢譯:

1.依迷魅緣之力,色入處成為眼識界及其伴隨心所的緣(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處分別是耳、鼻、舌、身識的緣)。

2.依迷魅緣之力,五入處成為意界及其伴隨心所的緣。

3.依迷魅緣之力,一切法成為意識界及其伴隨心所的緣。


七識界對六所緣

在此緣中,我們的心分成七識界:


1.眼識界

2.耳識界

3.鼻識界

4.舌識界

5.身識界

6.意界

7.意識界


其中前五類各有二種:善果報與不善果報。第六類,意界(mano-dhātu)是指二種心識剎那:五門轉向(pañca-dvārāvajjana)和所緣領受(saṃpaṭicchana),在一個五門心路過程裡,它們分別於根門識之前及之後生起。第七類,意識界(mano-viññāṇa-dhātu)指其餘所有種類的心。


七識界中第1界感知色所緣,第2界感知聲,第3界感知香,第4界感知味,第5界感知觸,第6界感知所有的五根門所緣,第七界在實際五根門所緣的心象之外,唯獨感知意門所緣(dhammārammaṇa)。意門所緣只能透過潛意識而現起,不經由五官。它們包括所有各類的名法、色法及概念法,但不包括當下五根門的所緣,這些由前六界妥當地緣取。因為這樣,我們透過第七界,比透過其他六界,能夠思考、覺知或經驗到更多的法。


所緣的字面意義

「ārammaṇa」(ā + ramu + ṇa)的字面意義是有意思的或迷人的事物。因為這樣,佛陀曾對遊行沙門瑪甘迪如是說:


「瑪甘迪,眼喜愛色所緣,樂於此且滿意於此。」

Cakkhuṃ kho Māgaṇḍiyio, rūpa-rāmaṃ, rūpa-rataṃ,rūpa-sammuditaṃ. (《中部》中分五十經,171)


如同佛陀所言,我們的眼睛永遠以色所緣為樂,不論好壞,可意或不可意。


縱使是恐怖或討厭的景象,我們都忍不住要去看,更不用說是可意且吸引人的。這就是為何驚悚小說,或者有殺人情節的電影永遠不會沒市場。其他的所緣也是一樣,比如甜美或刺耳的聲音,香味或者臭氣,甜或是酸的味道,平滑或者粗糙的觸覺,可意或不可意的法所緣。

這兒,「眼」實際上是指關係著眼的心、心所法,「耳」指關係著耳的心、心所法等等。如是,我們的感官(或感官相關的心、心所法)總是迷於如色、聲等的目標,所以這些目標叫做"ārammaṇa"。於此,我們參照〔上面〕這段引文,將"ārammaṇa paccayo"譯為「迷魅緣」,雖然通常是譯為「所緣緣」。


如果我們是盲人,什麼都看不見,那倒也無妨。然而,如果有眼睛,那在清醒的情況下,我們很難一直閉著雙眼,或者剋制自己不東看看西瞧瞧。倘若我們待在沒有窗子可外望的房間裡,不管在那裡得到怎樣好的待遇,遲早我們很可能會陷入沮喪。比較好且比較可意的景觀,總能使我們快樂些、健康些;但恐怖的景象常常使我們感覺悲傷及沮喪。因此,為了滿足雙眼,我們除了竭盡所能美化自己外,還花費了大把金錢遊覽美景勝地,觀賞俊美名流,裝潢房子,修飾庭園草坪。於我們的眼睛而言,異性特別是最迷人的目標。看到異性時,我們的眼睛總是會被牽引過去,就像受到磁鐵的吸引。所以佛陀才這麼說:


「我不見有任何色所緣,比看到女性更能影響一個男人的心。我不見有任何色所緣,比看到男性更能影響一個女人的心。」(《增支部》1,1)


我們很難剋制自己不去看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們令人不舒服。也就是這樣,景象(視覺目標)藉助迷魅緣之力,得以成為眼睛(與眼相關的心、心所法)的一個緣。前者是緣法(paccaya),後者是緣所生法(paccayuppanna),而它們關連的方式就是緣力(paccaya-sati)。


第四節 迷魅緣

如佛陀所說,我們的耳(耳相關的心、心所法)總是為聲所迷。很明顯地,不同種類的音樂和聲音,會引發我們不同的感覺與情感。有些可能令我們歡喜,有些則能令我們悲傷。但,兩者同樣使耳著迷。縱然我們不瞭解聲音的內涵,但其旋律能引發內在的情感,如興奮、快樂、悲傷等等。我們也還是很難剋制自己,不去聽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們令人不舒服。我們的耳甚至還樂聞痛楚的哭喊、惡毒的吼叫以及沉鬱的聲音。因此,它們總是求聲若渴,無論是可意或不可意的。難怪音樂工業永遠景氣看好,不斷地想辦法滿足我們的雙耳。當然,所有音聲當中,最迷人的莫過於女性的聲音。故而佛陀說道:


「我不見有任何聲音,比女性的聲音更能影響一個男人的心。我不見有任何聲音,比男性的聲音更能影響一個女人的心。」


也就是這樣,聲音依迷魅緣之力,成為耳(與耳相關的心、心所法)的緣。


我們的鼻(鼻相關的心、心所法)受到任何香臭氣味的影響。現今,有好幾種香水是以非常精緻而複雜的方式製成的。聽說有某些種類的香水,是為引發性慾而調製的。有次當佛陀罹患嚴重的便秘時,耆婆—他的私人醫師—給佛陀三莖藥用睡蓮讓他聞。據說每一莖睡蓮的氣味足以讓佛陀如廁十次(《律藏·大品》390)。因此,不同種類的氣味有不同的效用,並且能引發多種的覺受與情感。嬰兒的氣味,聽說能令母親保持身體健康,情緒愉悅。不消說,最迷人的還是異性的氣味。我們的鼻(鼻相關的心、心所法)總是為氣味所迷,無論香臭。我們的鼻(鼻相關的心、心所法)就是這樣以氣味為緣。


我們花費大把金錢追求食物的味道,而不是營養,這使得有些餐館簡直就一夕致富。我們是那樣地貪求美味,以致於難以進行節食。難怪有人因一味地追求美味而喪生,好似螞蟻為蜂蜜所吸引,沒入其中而亡。佛陀說,最能吸引我們的味道,莫過於異性所準備或烹調的食物之味道。是以,我們的舌(舌相關的心、心所法)總是迷於味道,不管是甜的、酸的或苦的。我們難以剋制自己,不去享受品味之樂。也就是這樣,

我們的舌(舌相關的心、心所法)以味道為緣。


觸(可觸知的目標)

我們身中幾乎無時無刻不產生觸的覺受,無論是可意或不可意的。最低限度,我們的衣著和肢體間就有觸產生。床墊與枕頭的製作,講求光滑平順,讓人碰觸起來感覺舒服。有些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人類的觸摸行為有療愈的力量。在所有感官中,觸可能是最吸引我們的,特別是關係到性的時候。異性的碰觸總是令我們招架不住。因此,佛陀說,異性的碰觸,比任何其他的觸更令我們著迷。簡言之,我們的身體總是求觸若渴。也就是這樣,我們的身(身相關的心、心所法)以觸為緣。


意門所緣(心的目標)


如先前所言,只有通過第7識界(意識界),我們才能感知到心的目標,或說意門所緣,這些包括一切過去現在未來的心法、色法、概念法,或是其他任何法(當下的五官目標除外)。這第七識界由二種心組成:潛意識心和速行心(javana)。然而,我們的潛意識(先天心)只緣取我們前生臨死前所取的六種感官目標之一,而不會緣取這一生的任何目標。但是,透過速行心,我們得以在現在世經驗到實在的東西,或想著想像的事物。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幾乎可以憑藉想像,創造任何事物(心的目標)。舉個例,在實際建造驚人的摩天大樓、飛彈或衛星之前,我們首先在紙張上畫圖設計。就是心的這份想像力和創造力,造就我們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生物。

也就是這樣,心的目標(意門目標)依迷魅緣之力,吸引著第七識界。


佈施行為的所緣

先前提到過,佈施行為的完成,主要是要有佈施的動機(dāna-cetanā),及其伴隨的心、心所法。要行佈施,有二個要素是必需的:有人激發起我們的佈施心,還要有好的東西可以佈施。因此,這二個做為所緣的要素,依迷魅緣之力,成為佈施行為的助緣。


1. 緣法:六種所緣,〔這些〕關係著佈施對象可感知的特質,還有所施之物。

2. 緣所生法:佈施者佈施的動機,其伴隨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3.緣力:依迷魅緣之力,a項成為b項的緣。


持戒的所緣

在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自制的情形下,立志戒除殺生等不善行,這稱為受戒(samādāna-sīla)。實際的剋制,免於不善行稱為離戒(viratī sīla)。所以,需要節制之事可以做為持戒的所緣,如下:


1.緣法:六種屬於不善行的所緣。

2.緣所生法:持戒的自制(viratī)或是動機(cetanā),其伴隨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3.緣力:a項依迷魅緣之力,成為b項的助緣。


止禪的所緣

專注力是任何知識與智慧的先決條件。例如,為了能在課堂上有所學習,我們必須專注於老師的教學。為求更深入的知識,我們甚至需要有更強的專注力。我們可以藉由專注於禪修目標,如出入息、地、水、火、風、空,或者四種顏色之一(藍、黃、紅、白)等來培養高度的定力。當我們的心全然地貫注在這些禪修目標時,我們就證得了某種程度的定力,這叫做禪那(jhāna)。此處,出入息、地、水、火等是指它們概念上的形式,而非真正的風界等。這些概念法(paññatti)是心的目標(意門目標);它們構成止禪的緣,以禪那為其極致,如下:


1.緣法:禪修目標的概念形式(意門所緣[19])。

2.緣所生法:止禪,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或禪心之一,以及屬於禪那層次的心所法所構成的。

3.緣力:依迷魅緣之力,a項成為b項的緣。


觀禪的所緣

為了開展觀智,我們必須觀照自己的身心,以便能夠體驗超越假象的心法和色法。例如,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人長得美或醜。但以終極意義而言,那其實是種錯誤的觀念/假象,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骨肉所構成的,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剎那生滅的心法與色法所構成的,但拜了〔新舊〕不斷交替之賜,它們看起來像是連續不斷的。所以,視某人為美為醜是錯誤的觀念,而視某人為心法與色法則是觀智。做為目標的心法、色法,構成觀智的緣,如下:


1.緣法:構成心法、色法的六種目標。

2.緣所生法:觀智,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以及其心所法所構成的。

3.緣力:依迷魅緣之力,a項成為b項的緣。


藉著對身中心法、色法的觀照,心靈經由觀智的連續階段而開展,證悟了道智與果智,體驗涅槃。於是,道與果的證悟以它們唯一的目標—涅槃—為所緣,如下:


1.緣法:涅槃(心的目標)

2.緣所生法:道與果的證悟(八種出世間心)

3.緣力:依迷魅緣之力,a項成為b項的緣。


故事中的所緣

所緣能引起不同的心所,善或不善,視我們的心態或思維方式(manasi-kāra)而定。例如,見到佛陀光輝燦爛的容顏,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愉悅的,但對皇后瑪甘蒂(Māganḍiyā)而言卻是痛苦的。原因在於當她被舉薦給佛陀,做為新娘人選時,曾受到佛陀的羞辱。她的父親很擅長研究人的品格和身體的特徵。看到佛陀留下的足跡時,他便知道佛陀是世上超凡的人物。但他的妻子所知更多,她說佛陀是位證得正覺的聖者,官能上與生理上的慾望均已斷除。然而,他不聽妻子的話,還是把女兒推薦給佛陀做為新娘人選。那時,佛陀故意說,他連用腳趾頭碰她都不願意,因為她(和世上任何其他人一樣)全身滿是令人作嘔之物。


聽了佛陀的話之後,這位婆羅門與其妻子都開悟了。然而,他們的女兒感到無比羞辱以致懷恨在心,她決意,如果,或者當她嫁給了有權勢的人,她要向佛陀展開報復。後來,她成為喬賞彌城邦,優填王三位皇后其中的一個。當佛陀來到她的城邦時,她設計讓群眾謾罵佛陀,目的是將佛陀以及他的弟子們趕出城去。在此事件中,佛陀的話(更具體而言,是心的所緣—他所傳遞的意思),依迷魅緣之力,助成這對婆羅門父母培養功德,女兒犯下過錯。


第四節 迷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