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抑制通貨膨脹 控制物價上漲

第四節 抑制通貨膨脹 控制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指的是國家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紙幣量,引發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

我國的物價水平,建國至改革開放之初,都維持在一個低水平的運行狀態。剛改革開放時,“萬元戶”都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奮鬥目標,現在“一萬元不算富,十元萬才起步”已經成為現實。要說改革開放幾十年,我國沒有通貨膨脹,那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大米從每斤一角幾分漲到了二元幾;食鹽從一角多一斤漲到了一元五一袋(還沒有一斤);蔬菜水果從幾分幾角到了現在幾元十幾元一斤;“蒜你狠”“姜你軍”“向前蔥”“豆你玩”“糖高宗”……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從又從十四五元一斤漲到了接近二十元一斤,而且並無降價的意向;房價更是高歌猛進,快頂到了天花板的位置。

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消費,這是通貨膨脹給社會帶來的唯一好處。但過高過快的貨幣貶值其危害是很大的:它會稀釋掉大部分勤勞的的老實人的財富,讓奸商、、囤積居奇、炒買炒賣的投機分子一夜暴富,動搖著人們正常的勞動致富價值觀,引發社會的信用危機。嚴重的通貨膨脹常常是經濟危機或社會崩潰的前兆。像我國以前國民黨政府快倒臺時,人們提著麻袋買東西,上街的錢提到下街就不夠了。

這幾年,我們國家通過給某些行業:教育、公務員、離退休……行業整體漲工資和類似4萬億加大貨幣發行刺激經濟的做法使得貨幣發行量不斷增加,引發一輪又一輪的物價上漲,物價不穩,人心惶惶,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全感,因為通貨膨脹並沒有帶來社會物質財富的總量增加,反倒容易刺激產生國民財富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泡沫經濟帶來的往往是虛假和一時的繁榮,當“浮沫散去之際”,國家和百姓承受痛苦常常是巨大而災難性的。所以穩定物價,控制通貨膨脹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還應該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國安工程。

控制貨幣發行量,是不是老百姓就得不到實惠哪了呢?不是,我們可以通過降低壟斷行業價格,降低景區門票價格,公共服務行業對老人、兒童、軍人、教師、醫衛、工人、農民等以特殊優惠,遵循國際慣例逐步取消高速收費,推進全民平等完善的醫療養老體系建設……通過控制物價上漲,減少人們的支出,降低生產生活成本,普惠百姓,看似沒有漲工資實惠部分行業直接,但間接的是全體國民隱形受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