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這種常見的教育方式

家長的這種教育,往往會讓孩子更糟糕

小雯的媽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玩,兩家人的孩子差不多大小,而且都是獨生子,湊在一起彼此間可以作個伴。吃完飯後,大家又聊起了孩子,朋友說,他們家孩子唱歌可厲害了,很多歌聽一遍就能唱,還能飈海豚音。

朋友剛說完,就讓孩子來一家,好傢伙!各種流行歌曲孩子都能來上那麼幾句,唱得是真不錯。大家都誇獎孩子,說這是未來的藝術家,以後肯定能有大出息。

小雯媽想到自家孩子平時也喜歡唱幾句,就讓小雯也表演一下。可是,沒想到小雯回答說:“媽媽,我不會唱”。這話讓媽媽有點難堪,覺得是小雯不給自己面子,於是罵罵咧咧地逼著小雯去唱。

結果,小雯“哇”地一聲就哭了!一邊哭一邊大喊:“我不會!我不會啊!”

現實中,像小雯媽這樣的母親並不少見,他們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希望孩子爭一口氣,為此不惜逼孩子做這做那,甚至打罵孩子。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中,作者指出:“懲罰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懲罰會讓學習者變得憂懼和不安,阻礙他們學習更好的新反應。當他們無法反抗和逃跑時,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這種常見的教育方式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由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動物時發現並提出了的,他將狗關在籠子裡,只要籠子裡的蜂音器一響,狗子就會遭受電擊,狗在籠子裡拼命掙扎卻無法逃脫。一段時間後,當研究人員把籠子門打開,狗也不會再嘗試逃跑,只是痛苦的呻吟著。

"習得性無助"就是指的這種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不僅會出現在動物身上,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被家長要求做這做那,並且,最後的結果都是失敗的,那麼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

比如,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很優秀,又遭受了家長、老師的負面批評,他們就會覺得“我就不是學習的料”——他們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學好,乾脆也就放棄了努力。隨著時間的累積,這種想法還會逐漸加劇,甚至形成固執認知,即便將來脫離了學校,還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學習。

同時,當一個人形成“習得性無助”後,很可能會進入第二階段——認知強化,認知強化是指人們會不斷強化即有的認知。

比如,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強時,他就會拿出更飽滿的精力去社交,結果就獲得了更好的社交體驗,這種體驗又在不斷的暗示自己“我的社交能力真的很棒”。

而相反的,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不行”,就會減少做這件事的積極性,最後的結果往往也就真的不行,並由此強化了“我不行”的認知,以後連嘗試的機會都直接放棄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非常不自信。可以說,比起習得性無助的危害來說,很多家長擔心的遊戲成癮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這種常見的教育方式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負面批評式的教育會讓孩子感覺到“我不行”,並由此產生“習得性無助”,還可能引發多方面的“無助感”,讓孩子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那麼,正確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呢?

1. 多給正面鼓勵

也許很多家長覺得,批評可以讓孩子獲得前進的動力,可實際上,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自己一無是處。

有批評,更要有鼓勵。家長在帶孩子時,可以多給一些正面的評價與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與希望,給孩子更多的信心。

2.幫助孩子破除“習得性無助”

任何人在失敗時都會有挫敗感,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這塊料”,當孩子陷入自我懷疑時,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破除習得性無助。

具體要怎麼做呢?答案是,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比如,我曾經見過一位學吉他的小朋友因為按不好某個和絃而自暴自棄,其父親並沒有責備他,而是幫助他想辦法,最後在父親與老師的幫助下,以一種奇怪的手勢完成了動作,讓孩子繼續飽含熱情地學了下去。

3.好好與孩子相處

儘管家長是孩子的長輩,但這也不意味著家長可以“為所欲為”,對孩子呼來喝去,家長應該學會平等的對待孩子,跟孩子好好交流。

當孩子不願意表演時,家長應該說的是:“你是不是怕把節目搞砸呀?”而不是:“快去表演,不然媽媽就不理你了!”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這種常見的教育方式


最後想說,在孩子的世界裡,家長與老師都是他們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指明燈,但如果家長一味的挑剔,他們的世界就會天塔了一樣無助。因此,在帶孩子這件事上,能多給鼓勵的就不要給批評了!讓“習得性無助”離孩子遠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