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課改經驗總結材料

哈爾濱新區教師 宋鵬程


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1、實施了課堂教學改革,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率、要質量。

首先對課堂結構進行了調整,實行了"15+30"的課堂教學結構即:教師在課堂講解不超過15分鐘,學生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讓教師少講、精講;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為進一步推進此次改革,2007年11月15日我校派出了主任及幹事組成的8人考察小組,遠赴山東省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勝利油田四中學習課改經驗。回來後,我們採取了東營四中的課堂教學模式,借鑑杜郎口中學的課堂學生展示形式,並出臺了教師課堂評價細則及教師課堂關注關愛學生情況統計表。把關注中差生作為我們評價教師課堂教學的首要內容;與此同時我們還配套出臺了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細則。整合了學生課內作業和家庭作業,取而代之的是每天下發測試卷,使所講的內容得到及時的鞏固和訓練,減少了無用功;教師以素質教案為腳本,進行兩次備課,一次是自備,另一次是集體備課,制定導學提綱,上課下發給學生。導學提綱既可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簡案,又可成為學生課堂學習導向標(導學提綱詳見卷樣)。按導學提綱授課既可減少教與學的無效性,杜絕盲目性,又可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重點,有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本學期實行課堂教學改革不到兩個月,小教部的學生就明顯受益,期末考試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了教學的流程管理,實施目標管理,向管理要效率、要質量。

注重過程管理,縮短管理週期。教務處一改以往以月為單位,對教師的備、講、批、輔、考進行檢查,取而代之的是以周為單位。一週以小結,一月一大結,一學期一全結。使教師的教學工作真正做到了段段清,減少了教師工作拖拉現象。

每位任課教師針對學生上學期考試成績制定出本學期提高學生成績的目標和措施,把月考作為檢測階段達標手段,通過月考質量分析會,查找原因,調整思路,改進方法。制定出下一次月考提高成績的措施和標準,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步步鞏固和提高,確保了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成績的目標落實到位。

3、實施分層次教學

我們要求任課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學情分析表,來確定教學。無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考評測試都要按學生學情分析表進行分類教學,分類輔導,分類測評,(實行a、b卷)不搞一刀切,不求達標一致。課堂教學以面向中等生以下為主,課後輔導為輔,既讓尖子生吃好,又讓中差生吃飽。從而使學生的成績穩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