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讀書筆記·D1

今日讀書內容總共涉及到27頁內容,5頁前言,22頁第一章節,討論加閱讀我總共花了40分鐘(正好是我從公司附近的地鐵站上車到中間換成另一條線的時間)。

這篇讀書筆記總共2938字,需要各位看官花費10分鐘左右閱讀(也許2分鐘就看完了)。

晚上坐地鐵回家,所以乾脆把地鐵上的時間用來看書,好在差不多完成了今天的讀書計劃的時候我才開始有點暈車,暈車的人真的慘。

所以這篇筆記會夾雜對話,因為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自己有很多問題,然後又想著那不如帶著“批判性思維”看吧,於是就會和身旁的胡八爸爸對話,討論是有意義的,給了我很多靈感和答案(也許不一定是非常正確的)。

進入正題

00 前言

前言部分有三句話想特地拎出來和大家一起品品:

這本小書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標——傳授批判性思考和提問的技能。

還好我有讀前言的習慣,不然等我讀第一章的時候很可能會是大大的問號,畢竟一直以來看書名我以為就是學會如何向他人提問而已。

當然,分享這句話不是為了吐槽,而是為了提醒大家,第一讀一本書哪怕略讀前言也是有必要的(私以為),第二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提前劇透,如果看到這句覺得你還是需要這本書的知識內容,那麼繼續讀下去,覺得和你想要的不一樣,那麼可以打住了,換一本你更需要的書看吧~(畢竟我不太主張花時間為了看書而看書,最後自己娛樂的快感也沒有知識的收穫也沒有,沒意思)。

本書最為顯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適用範圍遠遠超出了你的想象,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實踐之中。

之前一直聽批判思維批判思維,今天看了點這本書的內容才發現批判思維這麼有趣,原來不像字面看起來那麼的“兇”,並且真的,讀第一章的時候它就一直在超出我的想象,腦海中頻繁出現“搜得死內”“amazing!”“原來是這樣!”(我懷疑我是個賣書的,但是我沒收到廣告費哈哈哈哈)。

它的目標在於指導絕大多數人培養更加的閱讀和傾聽習慣......任何一個不盲從、盲信的讀者都需要將之拿來用作理性判斷的基礎。

這是前言裡最後一段的內容,說實話讀到這裡,這三句話本身就一直在刷新我的認知,到了這一句我只能說,真的很心水這本書,每一句都很扎心,有種“是否在我身上安裝了攝像頭”的既視感。


前言部分結束了,這部分內容不多,但很有幫助,不要走開,接下來的內容我更喜歡,相信你也會~(不喜歡我也沒辦法哈哈哈哈)。


01 正確提問的好處和方法

藥品公司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服用黃色或藍色藥丸才能解決身體上的毛病,但它們沒有告訴我們的是,直吹這些藥物療效的大部分研究,恰恰是由售賣這些藥物的公司自主的。你應該已經明白我們的意思了吧。

說實話,我可能腦子反應有時候比較慢,讀了兩遍讀懂的,以防有人和我一樣(假裝有),我捋一捋這裡的意思,用個栗子來講就是,如果我作為一個很著名的穿搭博主,我告訴你紅色衣服顯皮膚白,你就會有很大概率願意多買紅色元素,但是我不會告訴你,紅色元素的衣服是我投資生產的。

這個思維逆天了,我以前從沒想過有可能廠家直接自己開個藥店讓裡面的人推薦自家生產的藥。

這一段作者想表達什麼呢?首先是說這個世界是混亂的,信息混亂,且真假摻半,其次我理解呢,我們需要學習的,其實也就是從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中扒拉出來真正有用的、可靠的、真實的。——作者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我們傾聽他們,是為了構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聽了他們的話以後,就馬上按他們說的去做。

成為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真的非常重要。

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呢?說了這麼多,作者終於提到了這個最重要的知識:

批判性思維包括以下三個維度:

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

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出並回答這些問題;

積極主動地使用這些關鍵問題的強烈渴望。

說實話這個概念我似懂非懂,讀完第一章後我大概才能理解個皮毛,所以如果這個概念你覺得繞,先放下它,接著讀下去,讀完這本書應該是能夠有一個具體的認知和比較熟練地應用的,因為作者也提到後面每一章節都會有對應的練習,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能夠馬上學以致用。

但是我看到這一段下面的內容的時候,發現很多理念都是相通的,尤其是涉及到“與人交往”,作者提到需要在提問的過程中“體現對他人的尊重”,其實會讓我聯想到《人性的弱點》裡面提到的一些內容(有人看到我目錄里人性的弱點很久了沒更新,問我是不是爛尾了,我想說這本書並沒有爛尾,讀書筆記寫好了一直懶得排版,所以還剩下兩三篇,我爭取近期勤快一點排個版發完),當我們給予他人足夠的尊重,或者投其所好的提問的時候,這些問題往往都不會太難解決。

這裡還提到兩種思維方式: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

海綿式思維強調知識獲取的結果;而淘金式思維則重視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極與它展開互動。

因此這兩種思維方式可以互補。要想淘出智慧的金子,首先你得淘金盤裡得有點東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評價各種論點,我們必須得掌握足夠的知識,也就是說,得有一些讓人信得過的見解才行。

我對淘金式思維的理解是一個公式:質疑+思考=說服自己/說服被你提問的人=淘金式思維

​因為當我們像海綿一樣吸收了四面八方的信息的時候,或者吸收了面前這個人所有的信息後,如果要做好批判性思維和淘金式思維,那麼一定是用肚子裡的墨水去質疑、去思考,然後抽絲剝繭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去提問對方,最終無外乎兩種結果,要麼我被說服,要麼我說服別人。

劃重點:肚子裡有貨也很重要。

後面作者還有提到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饒了我五分鐘左右,這五分鐘我一直在花時間和胡八爸爸討論和辯論,到底書裡講的“價值觀”是什麼,到底書裡列出的這些名詞也好形容也好能不能算作是“價值觀”。

兩個問題都是我根據書裡的內容去提問他,而結果是第一個問題我被他說服了,第二個問題他被我說服了。感覺好像就是印證了我上面理解的那個公式,也讓我對批判性思維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最後我放一個書上最後的案例,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因為我沒有相處能說服我的回答)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段對2009年票房大獲成功的賣座影片《變形金剛2:捲土重來》的影片,注意其中的語氣和措辭。流行電影評論家羅傑·艾伯特這樣寫道:


“要是你想省下這張電影票的錢,那就乾脆走進廚房,想象一個男子合唱團正在大聲演唱地獄之歌(The Music of Hell),還有個孩子在胡亂敲打鍋碗瓢盆。然後閉上眼睛,動用點想象力就完事了。”

你可以嘗試去說服他,讓他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一下。

看到這個問題我滿腦袋的問號,真的完全不知道如何切入,這個時候我家胡八爸爸就派上了用場:

我:你會怎麼問他?

胡八爹:你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粉絲也不少說話要負責啊....(我打斷了他)

我:......你認真的嗎?這是批判性思維嗎?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結合批判性思維問

胡八爹:那如果不用批判性思維讓你說你怎麼說?

我:是哪一段讓你有了敲打鍋碗瓢盆這麼具體的感想呢?


那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問呢?這就是今天的作業啦~我們下次見


後記:

本來還有三頁的筆記,但是看了看今天的內容已經超出了原定的計劃,所以今天也就和大家聊到這裡啦,下次這本書會在下週三出現哦~別忘記本週末會有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相信大家發現了最近的圖和之前的不太一樣(不是統一的粗糙的logo圖了),最近我開始自己做頭圖,做的真頭禿,以後大家看外面的展示圖就知道是哪本書啦~產品經理和這本的圖識別還是挺明顯的~

see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