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原創首發 | 新父母教育主創團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英國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拍了一部很牛、很火的BBC紀錄片《人生七年》。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在紀錄片《人生七年》裡,導演跟拍了14名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大的孩子。

跨越49年,分別跟拍和記錄了他們的7歲、14歲、21歲……直至56歲的人生軌跡。

到最後,導演發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要想改變命運,最容易的一個捷徑只有兩個字——自律

有人不禁問,自律是什麼?難道要一個天性需要解放的孩子去自律?

其實,自律的本質並非束縛人的天性,而只是幫助一個人進行自我管理,反而有利於認識並且釋放真正的自我。

相信喜歡看足球的人都瞭解C羅,即使對足球不感興趣的朋友應該也聽說過C羅。前段時間,C羅在歐冠八分之一決賽上,一出帽子戲法,率領球隊強勢翻盤,上演“逆天改命”。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要知道,對足球運動員來說,30出頭就已經是高齡了,而他當時已經34歲了!34歲的C羅就跟開了掛一樣。而這一切背後藏著的,就是他的極致自律。

他每天至少要花一小時鍛鍊腰腹和肌肉。甚至,為了方便鍛鍊,他直接把客廳改成了健身房。

他的生活也非常自律,不抽菸、不喝酒、不喝白水以外的任何飲料,堅持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睡覺,午休也要1-2小時。

開掛的人生,逆天的實力,靠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天天如此”的自律。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習慣,能夠堅持下來,就能成為一個領域很厲害的人。

所以說,自律決定著人生的高度。然而,沒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的習慣需要父母從小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

01

營造獨立的環境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孩子的心智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專注力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分心。 所以,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分心,左看看右看看,要麼就是要喝水,要上廁所。

作為家長,培養孩子的自律,首先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環境,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下學習。環境的要求必須是要完整、獨立的,確保孩子能保持專注。在此計劃之前,父母以及家中的老人一定要達成共識,不要打斷孩子學習。

02

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孩子每天除了學習以外,還需要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若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如果稍微磨蹭一點,很多事情就會比別人落下一大截。所以,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培養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真的太重要了。

心理學發現:2~3歲的孩子,時間觀念才剛開始;6歲的孩子都不會認表,對於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是沒有什麼概念的。

因此,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時間管理表,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午休;幾點看書;幾點睡覺等。

把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做為標籤,孩子會更加容易理解。

還可以跟孩子約定好時間,比如孩子去找小朋友玩,跟孩子約定好只能玩30分鐘就要回家; 督促孩子要看錶,不能錯過時間,反覆這樣練習,孩子自然也會提高時間的掌控能力。

03

幫助孩子樹立規則的意識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 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規矩、規則、做法,要不然就會很難成功。

特別是教育上,家長應該從小樹立守規則的意識,孩子長大後才能快速適應社會。家長在幫助培養孩子樹立規則的意識時,可以嘗試對孩子遵守規則時,給予適當的鼓勵,以讓孩子再接再厲。

04

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自律能力差,經常利用線上學習時間偷玩遊戲等。當孩子的自律性不好時,其實父母也該反省自己的行為。

常言說“只有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有些家長要求孩子不玩手機,有時間多看課外書,而自己卻抱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家長在孩子面前是沒有可信度的。

既然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律的人,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要先做到

比如說,要求孩子早起,家長也要早起;要求孩子學習、寫作業或看書時,家長儘量不要看電視、電腦,更不要玩手機。畢竟“潤物細無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教育。

紀錄片《人生七年》告訴我們的道理不僅是自律的重要性,還有讓我們瞭解了:教育使人擁有更多資源;懶惰的人平庸,自律的人優秀

7歲到63歲,一個人的大部分人生,都濃縮在《人生七年》這系列紀錄片裡。

長大、變老的不僅是這14名孩子,還有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從來沒有哪部紀錄片,如此強有力地影響了那麼多真實的人生!

49年追蹤14個孩子,曝光殘酷真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