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公元1629年11月,袁崇煥親率關寧騎兵,在北京廣渠門外擊退了金蒙聯軍,這份勝利的含金量甚至超過了兩年前的“寧錦大捷”,但袁崇煥卻說出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兵者惟其不敗,非求勝也。夫戰,鬥力事也,……輕一戰以塞之,此勝幸也,幸而勝,古人謂甚於敗也!”

嚴格來講,這段話出自程本直的筆下,究竟袁崇煥本人是如何表述的,後人不得而知,但這段話所揭示的,卻是所有戰爭的真相:

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戰術?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即使按照完全相同的戰術,我們也下不出兩盤一模一樣的棋局

負責任地講,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甚至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軍隊有句老話:“戰術沒有對的,隊列沒有會的。”對戰術來說,討論對錯,本身就有問題。是對是錯,打了才知道,而在開打之前,我們只能討論概率、討論可能性

即便是勝負已分,結果已定,我們也只能討論得失,至於對錯——除非歷史能重來,否則,僅以輸贏定對錯,並不利於指導我們打贏下一場戰爭。

比如下面這兩場著名的戰役,存世材料都非常詳盡,足夠我們俯瞰全局了,你認為當時的將領們是對還是錯?

1815年3月7日,法國,格勒諾布爾

“第五團的弟兄們,不認得我了嗎?!”一箇中年男人渾厚的膛音響徹人群,對面的軍官下令開火,卻無人響應。

“要是你們當中哪一個想殺死皇帝,那就動手吧,我就在這裡!”中年男人見隊伍在騷動,便敞開大衣,挺起胸膛,彷彿要以一個人的氣場壓倒整個步兵團。

他有這個底氣,因為他是拿破崙。

“皇帝萬歲!”第五步兵團的士兵臨陣倒戈,裹挾著軍官們投向拿破崙的懷抱,於是,就像推到了多米諾骨牌一樣,在接下來僅僅兩週的時間裡,這樣的場面席捲了法蘭西全境,歐洲王室們的下巴都要摔碎了——拿破崙·波拿巴,一個流放地中海的篡位者,一個被關在厄爾巴島上的孤家寡人,竟然東山再起了?而且只用了兩週!就算是騎著馬跑遍全法國,兩個禮拜也不夠用吧?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拿破崙對軍隊有著極其強大的號召力

這就叫傳檄而定

拿破崙太可怕了,必須在他重新站穩腳跟前滅掉他,歐洲王室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3月25日,第七次反法同盟成立,整個歐洲都動員起來了:威靈頓的英荷聯軍從比利時出發,目標巴黎;普魯士軍團由布呂歇爾指揮,越過萊茵河,進軍比利時;俄羅斯軍團由巴克萊率領,風塵僕僕地從東方趕來,隨時準備接應威靈頓和布呂歇爾;奧意軍團則在萊茵河上游和意大利北部集結了近30萬大軍,虎視眈眈……

二百多年前,在遙遠的東方,一個名叫努爾哈赤的男人面對明帝國四路大軍的聯合進攻,說了一句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而後抓住各路明軍進軍的時間和空間差,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以少數打敗了多數。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薩爾滸之戰,後金軍的戰術在戰爭史上很常見,但要在具體實踐中成功運用,則需要將領們如鷹眼般俯瞰全局

二百年後,面對同樣的局面,拿破崙採取了同樣的戰術。6月16日,在比利時境內一個叫林尼的小鎮,拿破崙搶先下手,一舉擊潰了普魯士軍團,轉過頭來第二天,又馬不停蹄地撲向英荷軍團,想要趁熱打鐵,再下一局。

與此同時,拿破崙還留了一手——他分出三分之一的兵馬,交由陸軍元帥格魯希指揮,前去追擊普軍,以防其捲土重來。

“普軍那邊有格魯希盯著,我可以專心打英國人了”,拿破崙享受這種大戰前,一切都安排妥當的感覺,於是在18日上午11點,他下達了總攻命令。

滑鐵盧會戰就這樣打響了。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除了炮兵和老近衛軍,胸甲騎兵也是拿破崙所倚重的精銳

1942年5月27日清晨,瀨戶內海,柱島錨地

朝霞灑在艦隊身上,為冷硬的海軍灰塗上一層暖色,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沐浴在這熟悉的海風中,貪婪地吸了幾口瀨戶內海的空氣,隨後轉身回到指揮艙,向艦隊下達了起航命令。

山本五十六,半年前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今天又要去執行新的計劃,為了這個計劃,他出動了整個聯合艦隊。

在珍珠港,他沒能擊沉美軍航母,對此一直耿耿於懷,雖然之後半年裡總有小勝,但都是隔靴搔癢,這次他要賭上全部家當,打掉美國人的航空母艦,逼他們坐下來談判。

另外,由於兩個月前,十幾架B-25轟炸了東京,而這種中型陸基轟炸機不可能從航母上起飛,(至少日本人這樣認為)於是可以推測:它們是從某個海島上起飛的。

必須拿下這個島。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實際上,轟炸東京的16架B-25是從“大黃蜂”號航母的甲板上起飛的

於是,山本從艦隊中分出4艘航母、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組成機動艦隊,由南雲忠一率領,尋殲美軍航母,同時攻打那個代號“AF”的海島。

美軍截獲並破譯了日軍的電報,得知這個“AF島”,就是中途島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中途島周圍有一圈環礁,漲潮後就只剩下兩座小島,美軍在上面修建了機場

1815年6月18日11:40,瓦蘭鎮(西北距滑鐵盧10公里)

“元帥閣下,向著炮聲前進是你的責任!”第四軍軍長熱拉爾不顧眾人目光,厲聲向格魯希喝道。

格魯希顯然不喜歡這種以下犯上的“直諫”,當即予以回擊:“我的職責是服從皇帝陛下的命令,是追擊普軍,接受你的建議就是對陛下的背叛!”

十分鐘前,西北方向傳來的炮聲,宣告著拿破崙已經同敵人接火了,格魯希手下的軍官們立即分成兩派,一派建議迅速向拿破崙靠攏,佔多數;一派堅持繼續追擊普軍,佔少數。

作為總指揮的格魯希,支持少數派。

少數派有自己的理由:即使一切順利,大軍也要經過八九個小時的急行軍才能趕到皇帝身邊,而到了那時,即使塵埃仍未落定,一支裹滿泥漿的疲憊之師,又能對戰局起多少作用?相反,追擊並牽制普軍,不僅符合皇帝的旨意,也能最有效地支持皇帝在中路的攻勢。

以熱拉爾為首的多數派則認為:眼下,普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退向布魯塞爾,要麼去和威靈頓會師。如果是前者,那繼續追擊他們就是浪費兵力;如果是後者,那我們立即向皇帝靠攏,反而能在路上截住普軍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兩派意見都有道理,關鍵就是“追擊普軍”這件事,到底是首要目標,還是次要目標?

格魯希固執己見,熱拉爾甚至提出僅由自己率第四軍孤軍赴援,但仍被否決,於是,這支3萬多人的大軍,沿著既定方向繼續前進。

熱拉爾和其他幾位將軍強壓著不滿與憤怒,跟隨格魯希繼續向北追蹤,但始終看不見獵物的影子。隨著時間流逝,格魯希自己心裡也越來越沒底,偵察騎兵不斷傳回報告,說普軍可能已經偏離了預測的方向,越向北,各種跡象就越清晰。

就這樣又過了將近3個小時,格魯希終於看見了遠方天際線上瓦弗鎮的輪廓,那是他們進軍的終點。

一路上,大炮的轟隆聲不停地從西邊傳來,折磨了格魯希一個下午。現在,他終於可以解脫了,因為除了瓦弗的天際線,他還看見了普軍的營地

"皇帝陛下,我沒有辜負您,我追上他們了!"格魯希一秒鐘都沒猶豫,親自率領全軍衝鋒,他要用鐵蹄把普魯士人碾成齏粉。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在瓦弗追上普軍時,格魯希是整個軍團裡最亢奮的人了

1942年6月4日7:35,中途島西北250海里,“赤城”號航母指揮室

“第二航空戰隊現有18架轟炸機準備就緒,請求即刻起飛,攻擊美軍艦隊!建議第一航空戰隊同時起飛!”山口多聞向南雲忠一發報,建議立即出動全部艦載機,前往東北方向,尋殲幾分鐘前發現的美艦編隊。

20分鐘前,南雲已經下令為九七式攻擊機更換炸彈,它們本來是作為在美軍航母突然出現時的預備隊,都掛著魚雷待命,可現實中,美軍航母連個影都沒有,反而是來自中途島的美機一直在騷擾著艦隊,因此南雲索性決定讓飛機全換炸彈,先搞定中途島再說。

但是,突然出現的10艘美艦讓南雲及其參謀班子措手不及,根據偵察機的報告,對方在機動艦隊東北240海里,是5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的組合,航向東南,迎風

迎風航行?這是航空母艦才有的習慣,因為艦載機起飛需要航母高速航行,而且要迎著風——難道偵察機報告有誤?難道對方是航母編隊?

不管情報可靠與否,山口多聞都建議先放出飛機,過去打了再說,但有權拍板的是南雲,南雲不喜歡這個激進的方案。

或許,他也不喜歡山口本人。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第一、第二航空戰隊並駕齊驅,各轄2艘航母,分別由南雲忠一和山口多聞指揮

山口多聞,第二航空戰隊指揮官,是公認的山本接班人,他比南雲更有朝氣,更有魄力,更有能力——而最後一點,是身為第一航空戰隊指揮官兼機動艦隊總指揮的南雲不願承認的。

所以,出動艦載機的方案,無論是否曾在南雲心中被考慮過,當它首先被山口提出時,就已經不可能被採納了

8點20分,僵局終於打破,偵察機再次報告:確認發現美軍航母!

魚雷專業出身的南雲,在潛意識裡,已經把“攻擊航母”“使用魚雷”劃了等號,因此當大家後悔沒有采納山口方案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抓緊換魚雷!

事實上,這也是過去四十分鐘裡唯一能做的事了,因為從中途島起飛的美軍飛機,一直沒有停止過攻擊,雖然啥也沒打中,但卻成功

逼迫日軍四艘航母不停地繞圈機動,以躲避炸彈和魚雷,這種情況下,甲板上很難進行起飛作業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蒼龍”號拼命右轉以躲避攻擊的戰場實拍照

另一方面,零式21型戰機的火力持續性極差,機頭兩挺機槍各有500發子彈,每側翼炮則只有60發,火力全開

撐不過1分鐘,必須頻繁降落,補充彈藥,再起飛迎敵,這就使得航母根本騰不出窗口時間,去放飛轟炸機和魚雷機。

終於在8點40分左右,美軍的攻擊停止了,南雲抓住寶貴的三十分鐘回收了一百架戰鬥機——再晚半小時,它們就沒油了。

9點30分,南雲終於做好了一切準備,從現在起,只要再給他45分鐘,兩個航空戰隊就能放飛一支近300架規模的空中編隊,重演一次加強版的珍珠港。

但是,他沒機會了。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只有在美軍攻擊的空檔期,南雲艦隊才能騰出手來進行標準的甲板作業

1815年6月18日13:00,滑鐵盧以南4公里,法軍中路集團攻擊始發陣地

“那是什麼?”望遠鏡片後面,拿破崙疲憊的雙眼不安地盯著東北方向的異動。

“是普軍比洛部隊的前衛分隊,陛下,我們剛抓了他們一個俘虜。”一位驃騎兵軍官向拿破崙彙報。

拿破崙立刻意識到,格魯希沒能牽制住普軍,至少漏掉了一個軍,自己的右翼已不再安全。

但拿破崙就是拿破崙,他決心先幹掉正對面的威靈頓,轉過頭來再收拾漏網的普軍,應該來得及。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給格魯希寫了一封命令:

我們正在滑鐵盧附近交戰,敵軍位於聖讓山,請立即與我右翼會和。另外,比洛正要進攻我右翼,我們已在聖朗貝爾高地發現該敵,所以希望不要再浪費一分鐘,趕快向我靠攏,擊碎比洛。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滑鐵盧之戰中的拿破崙,對軍隊的控制已大不如前,法軍在烏古蒙農莊的過度投入就能說明問題

遺憾的是,當通信兵橫穿戰場,將信交到格魯希手中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當時的格魯希正和普軍後衛部隊打得難解難分,無力抽身。

入夜以後,格魯希終於控制了瓦弗,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剛剛擊敗的並非普軍主力——正如之前所擔心的那樣,

普魯士軍團在早些時候,已經和英國人會師了。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已確信:拿破崙失敗了。

他敗得很光彩。作為進攻一方的拿破崙,撕開了英荷軍團固若金湯的防守,扛住了普魯士軍團突如其來的側擊,和優勢兵力的敵人打出了1:1的交換比,但無奈的是,這個“1”就是拿破崙的全部家底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法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的年輕卡賓槍騎兵的胸甲,在滑鐵盧之戰中被一枚6磅炮彈貫穿,足見戰況之慘烈

不,他還有格魯希。

得知皇帝戰敗的消息後,格魯希終於爆發出作為軍人、作為元帥的優秀素質。他被五倍於己的敵軍包圍,卻奇蹟般地帶領部隊完成突圍,沒落下一名士兵,沒丟失一門大炮,就連之前反對他的將軍們也不得不讚嘆他的指揮。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3天后,死裡逃生的拿破崙宣佈退位,四個月後,他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從此再未返回歐洲大陸。

格魯希保住了軍隊,但本人被宣佈有罪,不得不流亡北美。1820年,格魯希返回法國,1830年以後陸續恢復了待遇和地位,並作為滑鐵盧戰役碩果僅存的老元帥,兢兢業業地為國效力,直到1847年離世。

在滑鐵盧指揮英荷軍團的威靈頓,戰後享盡了作為一名軍人的一切榮耀:他獲得了英國陸軍的指揮權,史無前例地被八個國家授予元帥軍銜,還被俄國沙皇稱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後來又出任首相,是英國曆史上出將入相的第一人。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滑鐵盧之戰毀滅了拿破崙,卻成就了威靈頓

1942年6月4日10:20,中途島西北海域,南雲機動艦隊

在過去的近一個小時裡,南雲連一架轟炸機也沒能放飛,因為美軍飛機又打上門了——接連三個波次,共計41架魚雷轟炸機,6架“野貓”戰鬥機。

日軍輕鬆擊落了大部分來襲飛機,也躲開了所有魚雷,只在解決“野貓”戰鬥機時遇到了點麻煩,因為對方一位名叫吉米·薩奇的領隊使用了全新的“剪刀”戰術,專門剋制零戰,這讓日本飛行員吃了些苦頭。

而駕駛魚雷轟炸機的82名美軍飛行員,除13人生還外,其餘全部葬身大海。

於是,南雲的疑惑來了:這些魚雷轟炸機,除了最後一波那12架,有6架戰鬥機為其護航,前面兩波都是“裸飛”,這一來不符合戰術準則,二來也不符合美軍的人設——這些傢伙在進行必死的攻擊,他們怎會有如此勇氣?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TBD“蹂躪者”魚雷轟炸機,在中途島之戰中的表現,可以用“悲壯”來形容

南雲回想起了三個小時前發生的一幕。

當時,一架冒煙的B-26轟炸機朝“赤城”號撞來,但在最後時刻與艦橋擦肩而過,墜入大海,這令在場的南雲等人震驚不已,他們不相信美軍飛行員有如此勇氣,但那架飛機確實刻意改變了航向,它本來有機會逃命的。

想到這裡,南雲把目光拉回艦隊前方,他看見所有的零式戰機都被

吸引到了低空,去剿殺笨拙的魚雷機,就像古代戰場上爭割人頭的武士,渾身寫滿了“貪婪”二字。

這樣一來,艦隊上空便無人值守,南雲憂慮地抬起頭,望向三個小時前那架B-26朝自己撞過來的方位,結果,他看見了自己短暫的餘生中再也無法忘卻的一幕:一群俯衝轟炸機正從雲層中傾瀉而下。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道格拉斯公司出產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南雲的疑惑解開了。

兩小時前,當日軍偵察機發現美軍航母時,美軍也看見了那架偵察機,知道了自己已經暴露。

此時,美軍特混艦隊總指揮斯普魯恩斯和南雲忠一面對著同樣的困局,但做出了不同的抉擇。

斯普魯恩斯,這個大事小情都交給參謀長的甩手掌櫃,關鍵時刻十分清醒,他不顧參謀的反對,果斷下達了出擊命令:“所有飛機立刻起飛,不許編隊,升空就走,向西南方向自行索敵!”

這樣做的一個後果就是,戰鬥機、俯衝轟炸機、魚雷轟炸機各自失散各自為戰,“大黃蜂”號的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最終無功而返,只有飛得又慢又低的魚雷轟炸機找到了目標,卻又不得不在沒有戰鬥機護航沒有俯衝轟炸機支援的情況下,孤獨地衝向日軍艦隊。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F4F“野貓”戰鬥機,雖然性能遠不及“零”式,但有它護航總好過沒有

但另一個後果,卻足以奠定斯普魯恩斯名將的地位。

南雲看到的那些衝下雲端的飛機,正是來自“企業”號的俯衝轟炸中隊,它們的高度在急劇下降,緊急回防的零式戰機則從低空拉起,全力爬升。

“10分鐘,只要給我10分鐘,艦隊就有救!”南雲心裡盤算著。在戰鬥機回防的空檔期,艦隊火力全開,在頭頂上空拉出一片保命彈幕。

可命運沒有給南雲這救命十分鐘,卻給了美軍幸運的六分鐘。

從10點22分到10點28分,短短六分鐘內,“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毫無畏懼地突入日軍防空火力網,準確命中了“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母,南雲的第一航空戰隊瞬間報銷,第二航空戰隊僅存一艘“飛龍”號,由山口多聞指揮,因距離較遠而逃過一劫,但到了下午,也暴露了位置,在和美軍“約克城”號一命換一命後,沉入了海底。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無畏”式轟炸機大角度俯衝投彈

中途島戰役一年後,山本五十六被美軍擊落在所羅門群島;兩年後,南雲忠一在塞班島兵敗自盡;三年後,斯普魯恩斯“錯過了”在“密蘇里”號上見證敵人投降的榮耀時刻——尼米茲派他坐鎮“新澤西”號,一旦日本人玩貓膩,斯普魯恩斯將指揮海軍予以鎮壓。

某種程度上,這是比出席受降儀式更大的榮譽,因為它承載著海軍的最高信任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斯普魯恩斯(左一)是尼米茲(左三)的“右臂”,而其“左膀”則是“蠻牛”哈爾西,二人並稱“海軍雙璧”

尾聲

每當我們回顧戰爭史,總能站在上帝視角俯瞰全局,我們根據結果反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在真實的戰爭中,最大的難題卻不是分辨戰術的對錯,而是破解戰場的迷霧。

戰爭的真相:輸贏是對錯決定的嗎?

回到當時的戰場,站在將領的位置,你能撥開戰爭的迷霧嗎?

然而,在大多數時候,將領們根本無法破解迷霧,只能選擇面對它的方式。最終的勝負,也不是比誰更正確,而是看誰犯的錯誤更少、更不致命

或許這才是戰爭的真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