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一说起现代大马士革钢,懂点行的人会想起美国锻造刀匠协会(ABS),想起莫兰(Bill Moran),是他让手锻大马士革钢工艺又流行起来。因此有人觉得大马士革钢茶刀是一个“洋玩意儿”。其实大马士革钢茶刀很冤枉,虽然这种折叠锻打的工艺近二、三十年才从欧美重新流行起来,

但是在古代,早就有了这种手锻大马士革钢的锻造工艺,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关于大马士革钢的记载,那时候它被叫做“镔铁”。所以说,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燕风茶刀

一、刀是九转镔铁炼,匠人亲手炉中锻

看到九转镔铁,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一个非常有名的神器?正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其实,金箍棒和大马士革钢茶刀,用的是同一种钢材,“镔铁”即是大马士革钢的古称。这种钢材,向来都是用来打造神兵利器的。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燕风茶刀

手锻大马士革钢,特别在它的锻造工艺,在古代可是秘传。古人在没有掌握合金钢锻造方法的情况下,将硬度不同的钢材放在一起进行反复地折叠锻打,锻打到一定程度,再折叠再锻打,要折叠上百次甚至几百次,才能锻打出一块大马士革钢。我们知道“三、七、九”在古代都是“多”的意思,所以 “九转镔铁”的“九”,大概说的也是折叠锻打许多次吧。

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燕风茶刀

这样锻打出来的大马士革钢有什么特质呢,它不但保留了高硬度钢材的锋利,也兼具低硬度钢材的韧性,在古代可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存在。不过,如今的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虽然依然锋利与韧性兼具,却不是在刻意追求性能上的优势,而是为了保持匠人手工锻打的这种情怀。否则,太上老君要是工业批量生产一批金箍棒,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燕风茶刀

二、茶席之上称利器,实则风雅如菡萏

由于这种特殊的锻造工艺,大马士革钢茶刀有着硬度与韧性双倍的性能加持,听起来就有一种利剑出鞘的感觉,堪称茶人的利器。然而,作为“茶道六君子”之一,它又天生带着一股儒雅之气。它安然立于文房茶室,内敛藏锋,淡泊明志;用它开茶,或有『汉风』的古韵,或有『金刚』的禅意,实则风雅至极。

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工艺是近代从国外学的?其实我国古代就有

燕风茶刀

所以说,手锻大马士革钢茶刀,是实打实的本土器物。而且,有茶文化和古代钢铁文化甚至是文学做底蕴,大马士革钢茶刀可谓是古韵十足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并私信@燕风茶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