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殘疾人約佔殘疾人口總數10% 中國加快推動精神殘疾康復工作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 王祖敏)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約有16.57%的人群受到各類精神和心理問題的困擾;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精神殘疾人827萬,約佔8502萬殘疾人口總數的10%。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中國殘聯在9日舉辦的精神殘疾康復交流活動中公佈了上述數據。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賈勇呼籲,全社會需對精神障礙患者有正確認識,消除偏見與歧視,營造包容和諧的環境,引導他們邁出家門,融於社區,走向社會。

賈勇稱,精神心理問題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中國社會轉型進程加速,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加劇,精神障礙患者數量也在增加,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件時有發生。而絕大多數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及精神殘疾人缺乏勞動能力,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和監護照料,現行的醫療保障、醫療救助等相關政策不能完全解決其家庭醫療、康復經濟負擔重的突出問題,也成為因殘致貧、因殘返貧的重要因素。

他透露,在中國的精神殘疾人中,近80%有康復需求,是各類別殘疾人中最高的。中國殘聯正在研究起草《殘疾人事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精神殘疾康復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賈勇表示,現代醫學實踐證明,精神疾病是可以防治的,通過系統的治療,大部分病人完全能夠迴歸社會。他認為,進一步推動精神殘疾康復工作,一方面要把關口前移,強化精神障礙預防,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希望媒體能客觀報道精神殘疾人出現和麵對的一些情況,特別是要杜絕炒作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等現場,要維護人的尊嚴,關懷人的處境,珍視生命的寶貴。

據悉,中國正在探索開展患者家屬專家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User Family Expert,簡稱“UFE”)。該模式是源自意大利的一種精神障礙者互助社區康復模式,是通過專業培訓精神障礙康復者或家屬,使其具備服務其他精神障礙者的能力,以實現自助互助、社會康復和擴大精神障礙者社會服務的一種社會工作方法。2018年起,中國殘聯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支持下,已在多地開展試點項目,累計為2000餘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服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