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列車篇

鐵路列車,簡稱列車,或稱火車,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車廂所組成,可以載運乘客或是貨物。

旅客列車或稱客運列車,是鐵路運輸系統中以運送旅客為主要目的的鐵路列車,與之相對的是運送各種貨物的貨物列車。雖然旅客列車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旅客,但是也可以承擔運送行李、包裹、郵件的任務。一般來說,旅客列車都是根據事先編排的時刻表運行的,旅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乘車時間、搭乘車次、搭乘區段和席位等級。旅客列車具有各種各樣的分類,除了根據運行距離劃分為長途列車、近郊列車、通勤列車之外,也可以按照運行速度劃分為普速列車、快速列車、高速列車等各種等級。

貨物列車是鐵路運輸系統中用來運送各類貨物的鐵路列車,與之相對的是運送旅客為主的旅客列車。根據列車編組計劃,貨物列車一般可以劃分為直達貨物列車、直通貨物列車、區段貨物列車、零擔貨物列車、摘掛貨物列車、小運轉貨物列車等各種類型。若根據運輸性質和用途,貨物列車亦可以劃分為快運貨物列車(以較高的速度運送鮮活或易腐貨物的列車)、定期貨物列車(有穩定車流保證定期開行的貨物列車)、專用貨物列車(例如煤炭運輸列車、集裝箱列車、超限貨物列車等)等類型。貨物列車通常由各種鐵路貨車編組而成,敞車、棚車和平車是最常見的通用貨車種類。此外,因應不同貨物的運輸需要和提高貨車的利用率,又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專用貨車和特種貨車,例如裝載各種氣體或液體的罐車、保溫車、集裝箱專用平車、漏斗式散裝貨車、汽車載運車等。

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X105次行包列車在京哈鐵路上運行,由和諧3D型電力機車牽引

高速動車組列車(英文代碼為G,俗稱G字頭列車,慣稱高鐵)是中國鐵路列車等級之一,指運行於高速鐵路、最高運行時速可達30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為中國鐵道部在2009年4月1日起重設的等級(第一次設立在1998年8月28日,至2000年廢止),並於同年12月26日率先於武廣客運專線使用。車次使用規則為為G+4位數字,其中G1-G5998為直通(跨局)列車,G6001-G9998為各鐵路局管內列車。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高*次”,普通人習慣唸作“G*次”。

城際動車組列車(英文代碼為C,俗稱C字頭列車,慣稱城際高鐵)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用於運行距離較短的車次。該車次的列車車體使用動車組,多數運行於時速200-250公里以內的高速鐵路,但2012年9月份開通最高時速僅160km/h的金山鐵路支線亦使用了“C”字頭的車次,也有如京津城際鐵路般運行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城際鐵路。城際動車組列車於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際鐵路首次開行。車次總範圍為C1-C9998,不區分直通與管內,其中C9001-9998為臨時客車預留車次。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城*次”,普通民眾習慣唸作“C*次”。

普通動車組列車,簡稱動車組列車,英文代碼為D,俗稱D字頭列車,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本車次車體主要使用和諧號動車組(除CRH380系列車型)和CR200J動力集中式動車組,主要運行時速為160公里及200至250公里。車次總範圍為D1-D9998,其中D1-D3998為跨鐵路局車次,D4001-D9998為各鐵路局管內車次。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動車*次”,普通民眾習慣唸作“D*次”。

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上海鐵路局CRH2A型動車組擔當的D5653次

直達特快列車簡稱直特,是中國鐵路在2004年4月18日實行第五次大提速後新開行的夕發朝至空調列車等級。早期的大部分直達特快列車全程一站直達,也有部分會停靠起點站和(或)終點站所在局集團管內的大站,以及中途必須技術停車的車站,最高時速160公里。車體統一使用25T型客車(包括BSP生產的25T型客車),主要為全列臥鋪,部分列車掛有軟、硬座。直達特快列車是中國首次實行單司機值乘、長途列車中途換班的運行方式,牽引機車通常為東風11G型內燃機車、韶山9G型電力機車、和諧3D型電力機車、和諧1D型電力機車、或韶山7E型電力機車。直達特快列車不分跨局和管內,使用以Z開頭加數字1—9998的車次。 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直*次”,普通民眾習慣唸作“Z*次”。

特快列車,簡稱特快,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一般全程只停省會城市、副省級市和少量主要地級市等大型車站,最高運行時速140公里。車體一般使用25K型客車(包括雙層25K),也有部分使用25Z型客車、25T型客車、25G型客車、25B型客車等車型。其中T1—T4998為跨局車次,各鐵路局管內車次使用T5001—T9998。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特*次”,普通民眾習慣唸作“T*次”。 現有的T字頭列車源自2000年10月21日的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此次提速重新分類和調整了列車的等級和車次,將傳統的快速列車、特快列車、直快列車、普通客車、混合列車、市郊列車、軍運人員列車七個等級調整為三個等級,即特快列車、快速列車、普通列車。在此之前,特快、普快、普客列車車次並沒有以字母區分,而是以1~199為特快,201~499為普快,501~999為普客,不同鐵路局存在相同車次號的情況;改用字母后一段時間,經過調整,重號現象得以消除。

快速旅客列車,簡稱快速列車,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指採用快速動力和快速車輛,旅行速度達90km/h以上的列車。該等級的列車在行程中一般只經停地級行政中心或重要的縣級行政中心以上的中大站、特大站,大部分為空調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120km/h,車體使用中國鐵路25G型客車;另有少量非空調列車,使用22型、22B/C型或25B型客車。其中K1—K6998為跨鐵路局直通快速列車,各鐵路局管內車次使用K7001—K9998。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快*次”,普通民眾習慣唸作“K*次”。 快速列車(K)為1999年10月1日中國鐵路第二次大提速起新增的車次,是將原中國鐵路車次編碼小於200的特快列車一律在原車次前加上代表快速列車的英文字母“K”,當時K字頭列車等級相當於現時的特快列車。在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後,鐵道部重新分類和調整了列車的等級和車次,新增了特快列車(T字頭)等級,K字頭車次得以正式應用於快速列車。此時跨局快速和管內快速列車車次均為“K”字頭,但由於快速列車不斷增加,自2004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後,將跨局快速和管內快速車次的前綴分開,新增代表管內快速列車的“N"字頭車次(鐵路系統標準念法為“內*次”),此後“K”字頭車次單指跨局快速列車。2009年4月1日中國鐵路重新調整運行圖後,N字頭車次取消,跨局和管內快速列車均再度使用“K”字頭車次。

普通旅客快車,簡稱普快,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一般停靠縣級及以上車站,部分為空調列車,車體一般使用25G型客車、25B型客車、22B型客車、22型客車及雙層25B型客車等。其中1001—1998為跨三局及以上車次,2001—2998為跨兩局車次,4001—5998為管內車次。 管內普快車次範圍:哈爾濱局4001-4200,瀋陽局4201-4400,北京局4401-4600,太原局4601-4650,呼和浩特局4651-4700,鄭州局4701-4800,武漢局4801-4900,西安局4901-5000,濟南局5001-5050,上海局5051-5200,南昌局5201-5300,廣鐵集團5301-5500,南寧局5501-5550,成都局5551-5650,昆明局5651-5700,蘭州局5701-5800,烏魯木齊局5801-5900,青藏公司5901-5998

普通旅客列車,簡稱普客,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部分停靠縣級及以上車站,多數為“站站停”,票價低廉,大部分為非空調列車,少數套用長途空調列車車體(如京杭T31/32次列車套跑的6461/6462次列車)。車體大多使用22B型客車及22型客車,一般只設硬座車廂。其中6001—6198為直通車次,6201—7598為管內車次。 管內普客車次範圍:哈爾濱局6201-6300,瀋陽局6301-6400,北京局6401-6500,太原局6801-6850,呼和浩特局6851-6900,鄭州局6901-6950,武漢局6951-7000,西安局7001-7050,濟南局7051-7100,上海局7101-7200,南昌局7201-7250,廣鐵集團7251-7300,南寧局7301-7350,成都局7351-7450,昆明局7451-7500,蘭州局7501-7550,烏魯木齊局7551-7580,青藏鐵路公司7581-7598

臨時旅客列車,或簡稱臨客列車,是中國鐵路的一個列車等級,指一種根據客運市場的變化,臨時加開的旅客列車。分為直通臨客和管內臨客。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在G、D、Z、T、K各等級車次中為臨客劃分了專門的號段,因此目前使用“L”字頭的臨客列車已經越來越少。此類列車通常開行於春運、暑運、國慶,而且大部分車底並不固定。過去由於臨客列車的客流對象一般是回鄉或去城市打工的民工(尤其在春節前後),沒有空調,因此也被稱為“民工專列”。2015年後春運時開始大量加開臨客動車組及使用25T型客車擔當的臨客列車,車況相對於過去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市郊旅客列車狹義上指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鐵開行的“S”字頭列車。建國後,規定701~748次是大城市的市郊通勤旅客慢車,簡稱“市郊車”。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一次大提速,市郊旅客快車的號段改為901~948次。21世紀之前,市郊鐵路運行速度慢,發車頻率很低,運能小,所依託的路線或為專門的郊區支線,或為空閒下來的原鐵路幹線。2006年6月25日起,上海往返嘉善的S801-S806次3對列車停運。2008年,北京市郊鐵路S2線開通,“市郊鐵路”這一概念重返,但當時的車次以“

Y”開頭,意為臨時旅遊列車。2011年7月1日起,S2線的車次改為“S”開頭。“S”為英文Suburban(意為市郊)的首字母;同時也是中文“市郊”(Shìjiāo)的拼音首字母。目前僅北京、天津、寧波、紹興、連雲港、海口使用該類型車次。


列車:指編成的車列,掛有機車及規定的列車標誌。

車組、車列:若干車輛連掛在一起稱為車組。若干車組連在一起稱為車列,分為調車車列和列車車列。

旅客列車:以客車(包括代用客車)編組的運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郵件的列車。

國際旅客列車:只有兩個或以上國家聯合開行的旅客列車。

特快旅客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120km/h以上至200km/h並冠以“T”字的旅客列車

快速旅客列車:最高運行速度不超過120km/h並冠以“K”“N”字的旅客列車。

普通旅客列車:特快、快速以下等級的旅客列車,包括普通旅客快車和普通旅客慢車。

混合列車(包括貨物列車編掛乘坐旅客車輛10輛及以上):是以運送旅客的車輛為基本車組,與運送貨物的車輛混合組成的列車,或是貨物列車中編掛乘坐旅客車輛10輛及以上的列車。

軍用列車:專門為運輸軍事人員或軍用物資而開行的列車。

行包快運專列:固定車輛編組及發、到站的專門運送旅客行李包裹的列車。

“五定”班列:即定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定價的貨物列車。即在貨運量較大的貨運站間開行、發到直達、運行線路全程貫通、車次全程不變、發到時刻固定、以車或箱為單位報價的貨物列車。

快運貨物列車:是指以快速客運系統的線路條件為基礎,採用運行速度120km/h的專用車輛,按旅客列車的形式,以高附加值貨物為重要運輸對象的快速列車,快速貨物列車的列車重量不大於1500t。

直達列車:在裝(卸)車站或技術站編組,通過一個及以上的編組站不進行改編作業的列車,其中包括始發直達列車、階段直達列車、空車直達列車、循環直達列車、技術直達列車。

直通列車:在技術站編組並通過一個及以上的區段站不進行改編作業的列車。

區段列車:在技術站編組併到達相鄰技術站,在區段內不進行摘掛作業的列車。

重載列車:在貨運量到發集中的運輸線路上採用大型專用貨車編組,採用雙機或多機牽引開行的一種超長、超重的貨物列車,其特點是:車輛載重力大;列車編掛輛數多。根據專用現有的鐵路主要技術政策規定,開行5000t的重載貨物列車,車站的到發線有效長度為1050m,在運煤專線上開行10000t的重載貨物列車,其部分車站的到發線有效長度為1700m。

冷藏列車:利用機械冷藏車專門運送鮮活、易腐敗等需要保持特定溫度的貨物的貨物列車。

摘掛列車:在技術站編組並在鄰接區段內的中間站進行摘掛作業的列車。

自備車列車:為運輸大宗、固定的貨物往返運行於特定區段內,全部以企業自備車編組而成的貨物列車。

小運轉列車:在技術站和鄰接區段規定範圍內的幾個車站間開行的列車。在樞紐內各站間開行的列車稱為樞紐小運轉列車。

路用列車:是專為運送鐵路自用物資或設備的列車。(救援列車 · 單機列車 · 補機列車 · 試運轉列車 · 軌道車列車 · 回送列車)

區間列車指的是在只在兩點間來回的鐵路列車,一般提供的是頻繁的短程列車服務

動力分散式列車是一種動力分佈在多個車廂的鐵路列車(俗稱火車),與動力集中式的牽引方式相對,特點是動力來源分散在列車各個車廂上的發動機或電動機,而不是集中在機車上。動力分散式列車依動力來源可分為兩類,包括使用柴油的內燃動車組,和以接觸網或第三軌提供電力來驅動牽引電動機的電力動車組

動力集中式列車是鐵路運輸中以傳統牽引方式運行的列車,是相對於動力分散式的。主要是由一臺動力機車牽引無動力車輛在軌道上行駛,機車大多是在列車的最前端牽引車輛,亦有自車尾逆推甚至機車置中牽引的情況。後來也出現由兩臺機車前後推拉的動力集中列車模式。除使用於客運外,常見於貨運及軍事用途。

磁浮列車,又稱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力(即磁鐵的排斥力和吸引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進時不需接觸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氣的阻力。磁浮列車的最高時速理論上可達600公里以上,比較輪軌高速列車的最高時速574.8公里更快。儘管磁浮在一般人印象中是高速列車的象徵,但除高速磁浮列車外,還有中低速磁浮列車,行駛時速約100公里左右,主要應用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或機場聯絡軌道系統上,具有安靜、加速線性、爬坡能力佳、回轉半徑小、相對(保養)成本較低等優點。

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上海磁懸浮列車

中轉車:在車站不進行裝卸作業的運用貨車。中轉車按作業性質分為無調中轉車和有調中轉車兩種。

調中轉車:在技術站中轉列車中未摘下的運用貨車以及停運列車上的運用貨車。

有調中轉車:不屬於無調中轉車的中轉車。

貨物作業車:在站線(或區間)、岔線及段管線內進行裝卸、倒裝的運用貨車。

一次貨物作業車:在車站只進行一次裝車或卸車作業的貨物作業車。

雙重貨物作業車:指在本站卸空後,在進行裝車的貨物作業車。


裝甲列車(Armoured train)是武裝化的火車,民國時稱鐵甲列車。利用火車的高載重力可以輕易加掛大量火炮和裝甲,有“陸地戰艦”之稱,但缺點是移動範圍受限於鐵路,戰術運用較難,鐵路萬一被破壞也就無用武之地。

裝甲列車在20世紀早期至二戰期間風行,裝備最多的國家為蘇聯,第二為波蘭,較便於防守陸地為主的國家。二戰後戰鬥機和導彈的發展使龐大的裝甲列車優勢逐漸喪失,逐漸消失於軍事領域,但俄羅斯和傳聞若干國家依然有搭載彈道導彈的機動發射列車在使用中,該種發射車也裝有一些輕武器和裝甲,可以看作裝甲列車的一種。主要價值在於可以機動化高重量的彈道導彈並可藏於隧道中,可以隨時就地發射作為一種核威懾。

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民國時期的裝甲列車(來源微博)

鐵路術語名詞集合3


(來源網絡,蒐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