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歷史」朔州的母親河——桑乾河

  桑乾河——朔州的母親河,是指由恢河與元子河在朔城區馬邑村南匯流後形成的河流,在朔州市境內全長280.2公里,流域面積7604平方公里,年均流量5.03立方米/秒,為朔州地區河道最長、流域面積最廣、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桑乾河支流眾多,廣泛分佈於朔州市境內各區縣,上游稱恢河,主要支流有元子河、七里河、黃水河等。

  恢河發源於寧武管涔山北側,向東北經陽方口進入朔州地區。恢河在朔城區梵王寺鄉沙河村北鑽入地下,到窯子頭鄉豐預村鑽出地面而恢復原流,這就是朔州古八景之一的“恢河伏流”。恢河,北魏稱馬邑川水。隋唐時因該河在馬邑郡下朔州城之南,亦稱南河。 遼代始有灰河之名。《宋史》誤作“交河”。元時因河水沖刷土層而變得渾濁,故又稱渾河。明時又複名為灰河。清代仍沿用灰河之名。後來因其伏流復出後水質清澈,且“灰”字不雅,才用“恢”字代替。現在周邊人們仍然習慣稱之為南河。 七里河是恢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平魯區南端山地,三條支流匯合後,經朔城區劉家口,於太平窯村附近注入恢河。

  元子河是桑乾河上游最長的一條支流。發源於左雲縣南部馬道頭山,經右玉、山陰、平魯,進入朔城區境內,在馬邑村南與恢河匯合。河名據考與北魏孝文帝將拓跋氏改姓為元有關。

  黃水河是桑乾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寧武縣薛家窪一帶,經寧武縣陽方口鎮至朔城區沙塄河鄉上石碣峪村入境,流經朔城區東南部、山陰縣、應縣後匯入桑乾河。由於早期水量很大,曾被誤認為是桑乾河主源,故亦稱治水,又稱 水、溼水。元明之際,因河水渾如黃湯,俗稱黃水河。明朝時正式稱之為黃水河。

  桑乾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河,它古稱 水,又名渾河、溹涫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見其流域上游一帶水草肥美,便擇址築城馴養戰馬,城名馬邑(故址為朔州老城址及迤西迤北城垣),後置馬邑縣。 東漢初,該河水量充沛,能夠行船運糧。曹魏嘉平年間,下游鄉民利用河水每年灌田兩千頃,到景元年間灌溉田地達萬餘頃。至北魏時,桑乾河之名始見。 北魏登國二年(387)到泰常四年(419)的30餘年間,道武帝與明元帝曾數次到馬邑遊 源,觀 源之魚,可見當時這一帶山清水秀,水中魚類繁多。從西晉、北魏直到隋朝,桑乾河下游段又稱清泉河, 說明河水清澈。 隋煬帝開鑿北運河亦引該河之水北通涿郡(今北京)。 唐時,桑乾河壯麗安瀾,漕運糧船可以直抵盧思臺(今北京西)。 遼統和年間,遼帝和大批隨員還“至桑乾漁獵”。

  元時,水土流失嚴重,桑乾河河水變渾濁,河床沖刷改道,常氾濫成災,因此被稱為小黃河、渾河。 然而,朔州地區也還對它加以利用。距馬邑不遠處的司馬泊、神頭海等地還建有水磨。 明時,由於桑乾河經常氾濫改道,下游在明末又稱無定河。 桑乾河上游段,明前期河水利用率也較高。油房、水磨數量多,規模大,政府得以增加不少稅收。明中葉後,水情明顯惡化。 嘉靖中期河水氾濫,山陰知縣許光宗不得不“築壩捍水”。從明後期開始, 桑乾河的利用率進一步降低。面對肆虐的桑乾河等河流,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規模整修京畿、霸州一帶平原地區河道,始改“無定河”為“永定河”。

  民國時期,劉懋賞聯絡田子琮、張退庵、梁伯強等人聯合興辦多家水利公司,開渠引恢河、桑乾河之水,使朔縣、山陰、應縣平川地區大片旱地變成了水澆地,糧食產量成倍增長。

  新中國成立後,在桑乾河上及其支流建成泥河、太平窯、東榆林、薛家營、鎮子梁等中、小型水庫,並修渠築壩,引水灌田,古老的桑乾河也煥發出了嶄新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桑乾河滋潤了朔州大地,也養育了朔州人民。朔州地區久受其益,真正無愧於“母親河”之稱。 受其滋養的朔州大地,憑藉著這土質肥沃、農牧業發達的極好的自然條件,今天又正在由國家重要的煤電能源工業基地,北方農區最大的奶源基地,晉北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發展成長為北方生態園林城市。

(摘自《朔州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