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历史」朔州的母亲河——桑干河

  桑干河——朔州的母亲河,是指由恢河与元子河在朔城区马邑村南汇流后形成的河流,在朔州市境内全长280.2公里,流域面积7604平方公里,年均流量5.03立方米/秒,为朔州地区河道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桑干河支流众多,广泛分布于朔州市境内各区县,上游称恢河,主要支流有元子河、七里河、黄水河等。

  恢河发源于宁武管涔山北侧,向东北经阳方口进入朔州地区。恢河在朔城区梵王寺乡沙河村北钻入地下,到窑子头乡丰预村钻出地面而恢复原流,这就是朔州古八景之一的“恢河伏流”。恢河,北魏称马邑川水。隋唐时因该河在马邑郡下朔州城之南,亦称南河。 辽代始有灰河之名。《宋史》误作“交河”。元时因河水冲刷土层而变得浑浊,故又称浑河。明时又复名为灰河。清代仍沿用灰河之名。后来因其伏流复出后水质清澈,且“灰”字不雅,才用“恢”字代替。现在周边人们仍然习惯称之为南河。 七里河是恢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平鲁区南端山地,三条支流汇合后,经朔城区刘家口,于太平窑村附近注入恢河。

  元子河是桑干河上游最长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左云县南部马道头山,经右玉、山阴、平鲁,进入朔城区境内,在马邑村南与恢河汇合。河名据考与北魏孝文帝将拓跋氏改姓为元有关。

  黄水河是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薛家洼一带,经宁武县阳方口镇至朔城区沙塄河乡上石碣峪村入境,流经朔城区东南部、山阴县、应县后汇入桑干河。由于早期水量很大,曾被误认为是桑干河主源,故亦称治水,又称 水、湿水。元明之际,因河水浑如黄汤,俗称黄水河。明朝时正式称之为黄水河。

  桑干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它古称 水,又名浑河、溹涫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见其流域上游一带水草肥美,便择址筑城驯养战马,城名马邑(故址为朔州老城址及迤西迤北城垣),后置马邑县。 东汉初,该河水量充沛,能够行船运粮。曹魏嘉平年间,下游乡民利用河水每年灌田两千顷,到景元年间灌溉田地达万余顷。至北魏时,桑干河之名始见。 北魏登国二年(387)到泰常四年(419)的30余年间,道武帝与明元帝曾数次到马邑游 源,观 源之鱼,可见当时这一带山清水秀,水中鱼类繁多。从西晋、北魏直到隋朝,桑干河下游段又称清泉河, 说明河水清澈。 隋炀帝开凿北运河亦引该河之水北通涿郡(今北京)。 唐时,桑干河壮丽安澜,漕运粮船可以直抵卢思台(今北京西)。 辽统和年间,辽帝和大批随员还“至桑干渔猎”。

  元时,水土流失严重,桑干河河水变浑浊,河床冲刷改道,常泛滥成灾,因此被称为小黄河、浑河。 然而,朔州地区也还对它加以利用。距马邑不远处的司马泊、神头海等地还建有水磨。 明时,由于桑干河经常泛滥改道,下游在明末又称无定河。 桑干河上游段,明前期河水利用率也较高。油房、水磨数量多,规模大,政府得以增加不少税收。明中叶后,水情明显恶化。 嘉靖中期河水泛滥,山阴知县许光宗不得不“筑坝捍水”。从明后期开始, 桑干河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面对肆虐的桑干河等河流,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规模整修京畿、霸州一带平原地区河道,始改“无定河”为“永定河”。

  民国时期,刘懋赏联络田子琮、张退庵、梁伯强等人联合兴办多家水利公司,开渠引恢河、桑干河之水,使朔县、山阴、应县平川地区大片旱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成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桑干河上及其支流建成泥河、太平窑、东榆林、薛家营、镇子梁等中、小型水库,并修渠筑坝,引水灌田,古老的桑干河也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

  千百年来,桑干河滋润了朔州大地,也养育了朔州人民。朔州地区久受其益,真正无愧于“母亲河”之称。 受其滋养的朔州大地,凭借着这土质肥沃、农牧业发达的极好的自然条件,今天又正在由国家重要的煤电能源工业基地,北方农区最大的奶源基地,晋北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发展成长为北方生态园林城市。

(摘自《朔州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