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方方,把杜甫、魯迅都驚擾了,何苦!何苦!

為了一個方方,把杜甫、魯迅都驚擾了,何苦!何苦!

本不想再寫關於方方的文章。真不想寫!方方們自始自終認為自己沒有錯,你說得再多也於其無益,她反而認為你在“左”她,嫉妒她。當然,說直接點,雙方都認為是在對牛彈琴,所以說得再多也是白費口舌!

真不想說她了!一個字:累!一句話:真累了!

唉!偏執的文人!偏執的文人們!我算不上文人,只多少沾了點文人氣息,也偏執。偏執的特點是:要說贏一件事情,就要達到以下目的:①最基本的,說得對方不言語了,不管心裡服不服,反正嘴上是服了,不爭了。②擴大戰果,這是種奇妙的心態,那就是要對方認輸,口服心也服。③傲視對方。這種就是贏的最高境界,不但要對方認輸,而且還要求饒。不過爭論還有一種結果,就是互不認輸,不言不語了,最後各走各的路和橋。但是,如果有一方還在不依不饒,還把魯迅、杜甫搬出來“洗刷”一番,真是為了一個方方,把杜甫、魯迅都驚擾了,何苦!何苦!

一大早起來看了:杜甫,你為什麼要遞刀子?其文如下:

作為一個八零後,我本來是很尊敬杜甫的,但現在,我卻無比討厭他。

因為他在給外國人遞刀子。

正值敏感時期,BBC此時播出杜甫的詩作,到底是幾個意思?中國人都知道,杜甫是一個專注於社會陰暗面的詩人,這傢伙一輩子就沒說過大唐幾句好話,全都是寫詩鞭撻、諷刺。現在好了,不僅在國內罵,還翻譯成外文,在BBC上宣傳,你看看那封面,一個漢字都沒有,全是英文,山頂上還故意籠罩著霧氣,在掩蓋著什麼——你品,你細品!

杜甫啊,你這不僅是在遞刀,而且遞的還是文物古刀,你這是遞的龍泉太阿,干將莫邪啊!你這是“噗噗”地朝我們心窩子裡捅啊!

想你杜甫,從小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而且擔任過左拾遺、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等官職,比一般人過得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但你絲毫不知道感恩,天天寫詩控訴,用極其陰暗、卑劣、惡毒的文字攻擊國家和政府,你承不承認?

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搖了搖頭。或者,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挖掘的點不一樣,有些觀點可以理解。但如果要從杜甫寫疾苦詩來說方方的事,那就太抬高她方方了。大家都是文化人,一點就明,何況我也真不想說多了,大家也都知道:杜甫本就是現實王義詩人,反映的就是當時水深火熱+動盪的現實社會,杜甫希望人民擺脫疾苦,過上幸福生活。

那麼我只問一句:那方方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方方究竟希望的是什麼?

前幾天,看到也是張抗抗不知應該叫轉發還是叫摘錄的文章:魯迅遇到當代網民,會是怎樣的下場。

其實,張抗抗們理解錯了魯迅,魯迅當時吶喊,是因為社會黑暗,國民麻木,魯迅是為了喚醒民眾,如果是生活在現在,他沒了吶喊的條件和理由,魯迅還吶喊什麼?我也曾在我的《方方只能是“方方”,永遠也成不了魯迅》一文中寫了,真的別再抬舉方方了,還女“魯迅”?如果真是女“魯迅”,就應該為有這麼多人“責”她,她反而會感到高興,如果她想不明白這道理,轉不過這個彎,那她永遠只能是方方,永遠也成不了魯迅。在此請方方們別在驚擾“先賢們”,別再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這樣做真有辱“先賢”!

前幾日,看了《孫立平:實在憋不住了,說說方方日記》一文,那天本就想寫幾句,我在文章開頭說了,不想寫了,也就沒有寫。今天既然開了頭,就一併寫上幾句。我只說說第四點,其他的懶得提,先來看看第四點。

四 有人還在這糾纏為什麼在國外出版。這個問題我原來說過不止一遍。首先,外文版封面、題目、序言有問題,方方有失察之責。第二,如果是我,我不同意現在出版。但我說不同意現在出版,不是說不應該出版,而是說容易造成誤解和爭議。但出版的過程和程序是複雜的,這我是知道的,可能有的地方也不是方方能把握的。現在既然出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人說,這是給敵人遞刀子。我只想說一句,除非敵人是像你一樣的蠢蛋,才能把那當作刀子。你有什麼證據說被敵人利用了。如果說,在民間會造成一些對我們的不良印象,這倒真有可能。但是,第一,能造成印象的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因為寫出來了。第二,得書出了,人們看了啊,才會有副作用啊。8月份才出呢。前兩天,有個小留學生和我說,他在街上被吐口水了,這和方方日記有關係。我說,你說有關係,你拿出證據啊。他說,那你拿出沒有關係的證據啊。還留學生呢?那腦袋就是用來吃飯的嗎?如果有一天你真被歧視了,也不是因為方方日記,而是因為你太蠢。

我不禁奇了怪了,歧不歧視是歧視者的主觀意思,跟被歧視者蠢不蠢有關係嗎?難道那麼多被歧視者都是蠢貨?

真不多說了,至於方方日記會是怎麼回事,我們在這裡爭論的人、看爭論的人都會看得到,走著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