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在汉文帝时期,匈奴不断侵犯我国领土,给汉朝造成了很大压力。汉文帝面对文武百官,竟然感叹道,如果我们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担心别人侵犯我国呢。有人肯定想问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汉文帝只提他们二人,主要是因为他是赵国遗民,而且赵国北邻匈奴,所以经常有匈奴攻打赵国。廉颇和李牧多次南下,击败匈奴。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历史上的廉颇名震七国,其实他的晚年过得十分凄惨。很多人都认为造成廉颇死亡的人是郭开,其实事实上他并不是,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人们知道廉颇是在赵国将军乐毅跟其他五国一起打齐国的时候,廉颇直接攻入齐国境内,并且让赵国拥有了许多城池。就是因为这一战,他成为了许多诸侯国争夺的对象。他不仅立下大功,还被赐予上卿身份。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相信很多人认识廉颇,都是通过小学课本。很多人都因为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才对他改观的。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之前认为他是一个鲁莽的武将,知道后就觉得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廉颇升官那一年,蔺相如也用他的机智完璧归赵。

他不仅取得了赵国的外交胜利,还增加了赵国文化底蕴。后来的渑池会见,他又立下了大功。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被重用。因为他是平民出身,地位还比廉颇高,所以就导致两人不和。但是后来知道蔺相如一门心思都在赵国身上,便后悔不已。只好用负荆请罪的方法,得到蔺相如的原谅。蔺相如不计前嫌,跟他成为了朋友。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在军事上,他拥有很多成就。他不仅赢了齐国,还让强大的秦国吃了亏。赵孝成王登基后,赵国两大名将去世,因此廉颇成为军队中最年长的将军。在第4年的时候,秦赵战争爆发。廉颇带军阻击秦国,廉颇当时采取的死守战术,但是赵孝成王却不同意这种方法。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便让赵括代替廉颇上阵,但是没成想竟中了秦国的奸计。秦国也偷换了主帅,让白起上阵杀敌。白起用计,引赵括上钩,最后导致赵国惨败。无论在什么时候打仗都是在打后勤,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最后都会失败。赵孝成王采取快战的方法,一方面是想要快些结束,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更多的物资。

长平之战后,他很少上阵杀敌都快成为隐形人了。直到赵孝成王15年,他才重新回到战场上。这一次他直接击败敌军,并且俘虏他国丞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被封为信平君,还担任丞相。虽然是代理的,但是这个职位也是很高的。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他这段风光日子在赵孝成王去世后便消失了,新王登基肯定会废除一些不好的制度和人物,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军职会被解除。这也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导致廉颇率军攻打代替自己的乐乘。他这一举动让自己成为了叛军,即使胜利了,也只能投奔其他国家,他最后投奔了魏国。

但是在魏国,他并没有受重用,这也导致后来赵国会重新找他。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树敌有那么多,即使他不在赵国,也会被讲坏话。主要还是因为赵王想要重新用他引来的麻烦,郭开作为赵王的宠臣,肯定不希望有一个实力强劲的人回来,因此他便拜托使臣说廉颇的坏话。

四大名将之一廉颇,超长待机84年,名震七国,晚年遭遇值得深思

当楚国人听闻他不被重用的消息,便邀请他进楚。他在楚国并没有什么建设,主要是因为他思念家乡。最终郁郁寡欢而死,享年84岁。所以最终造成他晚年悲惨的人是他自己,因为他没有放下赵国。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郭开,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话,廉颇应该会重新回到赵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