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怎麼辦?堅持這3個習慣,排出體內溼氣

中醫常說的一句話:十人九溼,溼氣乃萬惡之源。現在很多人都是飲食不規律,長時間熬夜,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溼氣的發生,形成溼邪,極大地影響人體健康。體內溼氣過多容易導致頑固性肥胖,影響消化和排洩。所以,大家如果出現體內溼氣嚴重的話,務必要得調節好我們的身體,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溼氣重怎麼辦?堅持這3個習慣,排出體內溼氣

容易導致體內有溼氣的3個行為

1、經常赤腳

夏天,很多人有赤腳的習慣,赤腳確實會比較涼快,但很容易“溼從足入”,尤其是在生活環境相對潮溼的時候,或者剛拖完地的時候。從中醫角度看,溼氣大多是通過腳底下的“湧泉穴”進入人體的,很容易向上流動,所以大家儘量避免赤腳行走。

2、經常熬夜

熬夜不會直接導致溼氣進入人體,熬夜主要是容易損傷脾臟。脾臟是我們體內負責運化水溼的器官,如果脾臟受到影響,那麼運化水溼的功能很容易出現問題,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導致體內溼氣越來越嚴重。

3、貪吃生冷食物

喜歡吃生冷食物的人往往溼氣會比較嚴重。這是因為生冷潮溼能刺激脾胃。如上所述,如果脾胃受損,運化水溼的能力就會減弱,溼氣會越來越多地積聚在體內,影響我們的健康。

溼氣重怎麼辦?堅持這3個習慣,排出體內溼氣

平時可以多做3件事,排出體內溼氣

1、多運動

運動鍛鍊的好處非常多,能夠提高我們自身的身體素質。對於祛溼,通過運動可以改善新陳代謝,加速體內毒素和溼氣的排出,還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減輕脾胃的負擔。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每週保持有2-3天的的一個運動量,可以選擇慢跑、瑜伽等運動。

2、堅持泡腳

泡腳也是很好的祛溼方法。在燒水的過程中加入生薑或花椒,花椒具有溫中散寒、健胃除溼的功效。水溫建議在40度左右。泡腳能改善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祛溼。

3、鯽魚

平常可以多喝喝鯽魚湯,鯽魚湯味道鮮美,而且鯽魚本身的肉質也很鮮嫩,營養也很豐富,多喝鯽魚湯,對脾胃、腸道都有一定的好處,還可以祛溼,補充人體的蛋白質吸收,是非常適合秋季滋補的一道菜餚

溼氣重怎麼辦?堅持這3個習慣,排出體內溼氣

身體溼氣大的話,大家一定要重視,溼氣容易導致頑固性肥胖,影響消化和排洩。所以大家在平日生活中一定要改掉以上的3個不良習慣,堅持運動、泡腳對祛溼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養生知識##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