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為什麼會在早上打鳴?成精了,還是天生註定

對於地地道道的五峰人來說,沒被大公雞追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小時候,大公雞除了“啄”咱們,每天早上還要“喔喔喔”打鳴,對於愛睡懶覺的小朋友真的是很不友好了。

但是對於要下田幹活的大人來說,那喔喔的聲音猶如嘹亮的軍號聲,打破了村莊的寂靜,在田野裡迴盪。告訴人們天亮了,快起床幹活啦!

公雞為什麼會在早上打鳴?成精了,還是天生註定

在那些沒有鐘錶的年代,雞鳴聲已然成了農村人起床的重要提醒參照,對農村作息時間起了很大作用。

可有人想過沒有,公雞為什麼會在早上打鳴呢?很多人只覺得這是一個理所應當的現象,其實這個問題可不簡單,甚至難倒了一大堆的科學家。

雞,作為一種被馴化的家禽,它們洪亮的叫聲經過千百年的馴化,除了用於求偶、預警,更多沒事的時候,它們確實是早上叫得最多。

這麼些年,科學家主要提出了兩種原因促使公雞早上打鳴。

1、因為太陽昇起後,光線由暗至明,公雞受到光線的刺激而做出反應。

2、公雞有時間概念,到了早上就像鬧鐘一樣叮叮叮地響個不停。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科學家們決定抓些公雞來做實驗,來看看到底哪個說法才對。

1、先是把公雞關小黑屋,然後進行光照控制:光照12小時,然後關燈12小時,重複兩週。

結果發現,在規律的光照下,公雞會在光照來臨前兩小時左右開始打鳴。

2、之後2周,直接把小黑屋裡面關燈24小時。

開始的時候,這些公雞似乎還能記得之前12小時規律光照實驗中大概的時間,在要有光照的時候開始打鳴。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公雞也出現了偏差,不在那麼準時的去打鳴了。


公雞為什麼會在早上打鳴?成精了,還是天生註定

結果說明,光照確實影響了公雞的打鳴。

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公雞是分三六九等的,每個公雞的地位都不一樣。地位高的雞叫得比其他雞更早一些,地位最高的公雞有破曉的最優先權。

然後按順序挨個打鳴,地位最低的只能在其他雞叫完後默默墊個底。打鳴是公雞宣揚地位的一種方式。

公雞為什麼會在早上打鳴?成精了,還是天生註定

隨著地位的降低,打鳴的頻率也逐漸降低

因此,科學家得出結論:公雞打鳴主要是由內在的生物鐘調節的,同時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那麼,什麼又是生物鐘呢?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生物都有著它的生物鐘,而公雞身上的生物鐘就是在雞的松果體細胞裡。

一到黑夜,它就分泌出一種叫黑色緊張素的激素,來抑制雞的活動。

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飼養雞的時候,一到了晚上,雞就自動入了圈,都不需要主人去趕!

至於雞為什麼早上叫的次數多,科學家現今卻沒弄的很明白。不過對於咱們五峰農村人來說,農忙的時候,只要公雞能及時叫,那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