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街區|楊浦濱江暮色璀璨

上海是個灘,自然多河道,在滬東地區最著名的河道便是楊樹浦。1860年起,碼頭、倉儲、貨運等洋行商號開始從蘇州河口沿黃浦江岸線逐步向東延伸,而與之相關市政配套設施也陸續建設。1864年,熙華德路(今長治路)和百老匯路(今大名路)最先在滬東地區闢築。1869年,百老匯路向東延伸,築至楊樹浦西岸,於是這條新築馬路就被稱作楊樹浦路。幾年後,逐步向東延伸的楊樹浦路形成了現在的格局,西起惠民路,接東大名路,東至黎平路,全長5586米。

閱讀街區|楊浦濱江暮色璀璨

楊樹浦路一帶瀕臨黃浦江,近代工業所必需的航運、取水條件都非常便利,於是乎這條路上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水廠、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紡織廠、第一家煤氣廠等等,其規模在當時均號稱遠東第一。資料顯示,到1937年,楊樹浦路上集中了16家大中型企業,英商的有怡和紗廠、楊樹浦水廠、煤氣廠、中國肥皂廠等6家;美商的有楊樹浦發電廠、慎昌洋行機器廠;日資企業有裕豐紗廠、明華糖廠等;民族企業有倫章造紙廠、恆豐紗廠、華盛紡織總廠等3家。

閱讀街區|楊浦濱江暮色璀璨

楊樹浦路830號的楊樹浦自來水廠,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由英商在1883年建立。英國人將蘇格蘭的斯特林城堡移植到自來水廠的設計中。廠內建築大多磚混結構,無論是車間還是管理用房都是一個風格,青磚清水牆鑲嵌紅磚做飾帶,牆身窗框、腰線和壓頂用水泥粉砌並突出磚牆,牆角用水泥粉砌出偶石狀,濃濃的英國城堡建築情調。如今的楊樹浦自來水廠和楊浦濱江渾然一體,成為都市浪漫主義者滿足浪漫情懷的必遊之處。

楊樹浦路2800號,是楊樹浦發電廠的舊址。上海解放前夕,這座始建於1911年的老電廠供應著上海近80%的電力。楊樹浦發電廠裡有上海人津津樂道的大煙囪,高105米,超過國際飯店,是早年滬東地區工業化的燈塔座標。2010年,楊樹浦發電廠停產。未來,大煙囪和一些歷史工業遺蹟將得到保護,和楊浦濱江的整體規劃融合,等待整體開發。

楊樹浦發電廠旁,楊樹浦路2866號的“國棉十七廠”,已然華麗轉身為“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國棉十七廠”前生是日本人在1921年興建的裕豐紗廠,工廠廠房以鋸齒形為主,少量是木柱木屋架結構,大量是鋼柱墩鋼屋架,外立面紅磚清水牆。1935年,作家夏衍從居住的泰興路,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步行數十公里,混跡於紗廠眾多上班的苦力中,歷時數月,寫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報告文學《包身工》。彼時的中國,正慢慢走完了古老的農業社會之途,蹣步向工業時代。楊樹浦路確實曾為上海帶來顯赫一時的經濟地位。數據顯示,到上海解放前夕,楊樹浦路區域內有企業近800家,職工8萬人,工業生產總值67980萬元。但這條馬路也是一代上海人集體記憶中最深刻,最複雜的部分。歷史的傷痕是陳年的風溼,颳風下雨都會痛。

閱讀街區|楊浦濱江暮色璀璨

站在楊浦濱江向黃浦江對岸望去,是一幢幢明亮挺拔的高樓。徜徉在楊樹浦路上,沿江老工業建築群連綿不絕,靜靜佇立。如今的浦江兩岸暮色璀璨,一派銀花齊吐的壯觀景象。西方人相信天堂和地獄是上帝造出來,而走在楊浦濱江的上海人始終堅信,天堂是老百姓自己創造出來的。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圖文|金晶 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