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在旧六国人的心中,铁蹄踏遍大江南北的大秦似乎坚不可摧,至少在始皇帝在位期间是如此,这样如同擎天巨柱一样的大秦在秦二世即位的当年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面对蜂拥而至的反抗军,大秦连像样一点的抵抗都没有就亡国了。

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秦始皇兵马俑

秦国灭亡之迅速,似乎正切合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周期律。

秦二世即位第二年的冬天,也就是前208年,陈胜率领数十万的大军达到戏水,逼近咸阳,一直没有对陈胜大军组织起有效镇压的秦二世惊慌失措,问臣子,“叛军打到家门口了,怎么办啊?”

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

章邯上前出了主意,陈胜大军既然已经快到了,这个时候在周边召集军队已经来不及了,骊山那边还有很多刑徒,不如赦免他们,派他们去镇压。

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秦二世无奈下同意了。

大秦到底是大秦,用刑徒仓促组织起的军队也轻易击破了陈胜的各路大军,农民军到底是干不过正规军,本来一副败亡景象的大秦似乎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然而这都是错觉,因为秦国真正的敌人,六国贵族已经行动起来了。

我看《史记》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有些疑惑。

陈胜大军从前年七月起事,一直到次年冬天,一年多的时候,汇集了数十万的队伍,一路长驱直入快打到了大秦的家门口,在此期间,大秦都没有军队去镇压。

是看不上这些仓促起事的农民军?觉得不足为惧?

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陈胜吴广起义路线图

但是快打到家门口了,这就已经不是小事而是生死存亡关头了,难道不应该像当年长平之战中的秦昭襄王一样,举国之力,“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用最快的速度征召周边郡县的男丁,总有个几万十几万人吧?

以秦举国皆兵的军事素养,应该能够快速成军。

但是,事实却让人跌破眼镜,秦二世居然没有(或没来及)征召军队而是用刑徒?

很不可思议。

我有些想不通,后来仔细翻了一下史书,我发现,也许秦二世不是没想过征召男丁,而是根本征不到,因为当时大秦内部人口匮乏。

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匮乏的情况?

这就与秦国一直以来的“迁民安土”政策有关。

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灭了巴蜀,正式把两地纳入了秦国的势力范围。

当时巴蜀两地情况复杂,秦国难以进行直接统治,对当地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一方面封被杀蜀王的儿子为蜀侯,以秦人为相国,同时又设置了巴郡,以巴人首领为郡长;另一方面,迁一万多户秦人入巴蜀。

《华阳国志》: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

按一户四五口人算,一万多户也有四五万人,这在古代已经是相当庞大的人口数量。之后,秦国还继续迁入了大量人口,这种迁入的情况一直到秦王政即位后仍然在继续。

比如在镇压嫪毐反叛中就迁移了四千多户到蜀地。

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月寒冻,有死者。

这些秦人的迁入对于秦国彻底同化巴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影视剧中的始皇帝

尽管巴蜀之地在秦国占领后一直发生内乱,秦国前后杀了三个蜀侯,但是到了前285年,秦国觉得时机到了,蜀侯以及当地残余的土著势力已经构不成威胁,所以彻底废了蜀侯,改封地为郡县,设置了蜀郡,自此后,巴蜀就成了秦国的粮仓,在秦国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后勤仓库作用。

对于秦国迁民入蜀,许多史书上都有记载,

《汉书·高帝纪》记载的"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又“秦惠文、始皇克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

从这些记载看,秦国在迁民入蜀,最终同化蜀地的过程得到了经验,从这以后,占领一地之后“迁民安土”似乎就成为了秦国的常规做法。

这方面《史记》中有一系列的记载。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泾阳君封宛。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冉复相。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

从这些记载来看,秦国“迁民安土”一开始迁的是普通民众,后来普通民众大量迁移会造成兵源不足,所以开始迁入罪人。

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

秦国的法律是相当严格的,因此,国内常年有大量的刑徒,这些刑徒往往都是轻罪,几年的有期徒刑,秦国通过赦免这些刑徒,或以爵位和土地奖励普通民众迁入占领地。

“迁民安土”的同时还伴随着迁移大量的当地原住民到秦国指定的所在生活,这个“所在”通常是蜀地,因为蜀地闭塞,难以内外交通,所以不光成了秦国“迁民安土”的地方,也成为了秦国安置战俘的地方。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着当时蜀地的许多巨富其先人都曾经是秦国战俘。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

通过“迁入”和“迁出”这一系列的操作,秦国得以迅速的消化夺取的土地和城池,化为己用,这一过程是跟随着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而进行的。

先占领的,“迁民安土”就做得好,迁入的秦人也比较多,秦国的统治能力也就比较强,后占领的,“迁民安土”就做得比较一般,迁入的秦人也就比较少,秦国的统治能力也就比较弱。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秦末最初起事的几支反抗军全都来自秦国的东部和东南部边沿地带,也就是旧赵国、齐国和楚国所在地。

从陈涉从大泽乡起义,到狄邑田儋、沛县刘邦、会稽郡项梁、项羽三路大军,如下图所示,其中沛县就在大泽乡不远,属于当时的泗水郡,狄邑位于临淄郡。

秦帝国七年间快速灭亡,秦二世背锅,根源在“迁民安土”政策


秦末叛军起事的地点

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征召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总计大军六十多万人,相当于秦国男丁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秦国男丁大约三百万左右,考虑到连年战争会导致男丁人口的减损,所以秦国实际人口会多余六百万,但不会超过七百万。

所以从此推断,秦国的常备军应该四十万左右,如果极限征召,能有六十万左右的兵力,再多就没有了。

也就是秦国的老本就四十万,其中十万守着长城,。

《匈奴列传第五十》:“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

另外大部分被赵佗带领着守卫南疆顺便攻打南越,这一支军队大约有三十万(也有认为这一支军队有五十万,但我以为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不足以长期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三十万已经极多),因为路途遥远,将领离心,这一支军队在秦末战争中没有回防,等于是变相叛变了。

所以从这个兵力分布来看,秦国当时内部空虚。

同时,因为秦国常年“迁民安土”政策,导致秦国人口大量外流,作为秦国真正中坚力量的秦人如同沙子一样分散在了整个大秦版图上。如此一来,秦二世即便是想临时征召男丁入伍,也不可能了,因为无人可征。

因此,秦国的灭亡固然是因为秦二世上台后的诛杀功臣宿将和宗室,剪除了自己的羽翼,为自己挖了一座坟,但是其快速的灭亡,却有其更深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