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六國人的心中,鐵蹄踏遍大江南北的大秦似乎堅不可摧,至少在始皇帝在位期間是如此,這樣如同擎天巨柱一樣的大秦在秦二世即位的當年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內亂,面對蜂擁而至的反抗軍,大秦連像樣一點的抵抗都沒有就亡國了。
秦始皇兵馬俑
秦國滅亡之迅速,似乎正切合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週期律。
秦二世即位第二年的冬天,也就是前208年,陳勝率領數十萬的大軍達到戲水,逼近咸陽,一直沒有對陳勝大軍組織起有效鎮壓的秦二世驚慌失措,問臣子,“叛軍打到家門口了,怎麼辦啊?”
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
章邯上前出了主意,陳勝大軍既然已經快到了,這個時候在周邊召集軍隊已經來不及了,驪山那邊還有很多刑徒,不如赦免他們,派他們去鎮壓。
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秦二世無奈下同意了。
大秦到底是大秦,用刑徒倉促組織起的軍隊也輕易擊破了陳勝的各路大軍,農民軍到底是幹不過正規軍,本來一副敗亡景象的大秦似乎有了起死回生的跡象,然而這都是錯覺,因為秦國真正的敵人,六國貴族已經行動起來了。
我看《史記》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就有些疑惑。
陳勝大軍從前年七月起事,一直到次年冬天,一年多的時候,彙集了數十萬的隊伍,一路長驅直入快打到了大秦的家門口,在此期間,大秦都沒有軍隊去鎮壓。
是看不上這些倉促起事的農民軍?覺得不足為懼?
陳勝吳廣起義路線圖
但是快打到家門口了,這就已經不是小事而是生死存亡關頭了,難道不應該像當年長平之戰中的秦昭襄王一樣,舉國之力,“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用最快的速度徵召周邊郡縣的男丁,總有個幾萬十幾萬人吧?
以秦舉國皆兵的軍事素養,應該能夠快速成軍。
但是,事實卻讓人跌破眼鏡,秦二世居然沒有(或沒來及)徵召軍隊而是用刑徒?
很不可思議。
我有些想不通,後來仔細翻了一下史書,我發現,也許秦二世不是沒想過徵召男丁,而是根本徵不到,因為當時大秦內部人口匱乏。
為什麼會出現人口匱乏的情況?
這就與秦國一直以來的“遷民安土”政策有關。
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將司馬錯滅了巴蜀,正式把兩地納入了秦國的勢力範圍。
當時巴蜀兩地情況複雜,秦國難以進行直接統治,對當地實行的是羈縻政策,一方面封被殺蜀王的兒子為蜀侯,以秦人為相國,同時又設置了巴郡,以巴人首領為郡長;另一方面,遷一萬多戶秦人入巴蜀。
《華陽國志》: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郡。以張若為蜀國守。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
按一戶四五口人算,一萬多戶也有四五萬人,這在古代已經是相當龐大的人口數量。之後,秦國還繼續遷入了大量人口,這種遷入的情況一直到秦王政即位後仍然在繼續。
比如在鎮壓嫪毐反叛中就遷移了四千多戶到蜀地。
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月寒凍,有死者。
這些秦人的遷入對於秦國徹底同化巴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劇中的始皇帝
儘管巴蜀之地在秦國佔領後一直髮生內亂,秦國前後殺了三個蜀侯,但是到了前285年,秦國覺得時機到了,蜀侯以及當地殘餘的土著勢力已經構不成威脅,所以徹底廢了蜀侯,改封地為郡縣,設置了蜀郡,自此後,巴蜀就成了秦國的糧倉,在秦國一統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後勤倉庫作用。
對於秦國遷民入蜀,許多史書上都有記載,
《漢書·高帝紀》記載的"秦法:有罪,遷徙之於蜀漢"又“秦惠文、始皇克六國,輒徙其豪俠於蜀”
從這些記載看,秦國在遷民入蜀,最終同化蜀地的過程得到了經驗,從這以後,佔領一地之後“遷民安土”似乎就成為了秦國的常規做法。
這方面《史記》中有一系列的記載。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涇陽君封宛。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冉復相。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地為一郡,南陽免臣遷居之。
從這些記載來看,秦國“遷民安土”一開始遷的是普通民眾,後來普通民眾大量遷移會造成兵源不足,所以開始遷入罪人。
影視劇中的秦惠文王
秦國的法律是相當嚴格的,因此,國內常年有大量的刑徒,這些刑徒往往都是輕罪,幾年的有期徒刑,秦國通過赦免這些刑徒,或以爵位和土地獎勵普通民眾遷入佔領地。
“遷民安土”的同時還伴隨著遷移大量的當地原住民到秦國指定的所在生活,這個“所在”通常是蜀地,因為蜀地閉塞,難以內外交通,所以不光成了秦國“遷民安土”的地方,也成為了秦國安置戰俘的地方。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著當時蜀地的許多鉅富其先人都曾經是秦國戰俘。
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秦破趙,遷卓氏。
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鐵冶為業。秦伐魏,遷孔氏南陽。
通過“遷入”和“遷出”這一系列的操作,秦國得以迅速的消化奪取的土地和城池,化為己用,這一過程是跟隨著秦國統一六國的進程而進行的。
先佔領的,“遷民安土”就做得好,遷入的秦人也比較多,秦國的統治能力也就比較強,後佔領的,“遷民安土”就做得比較一般,遷入的秦人也就比較少,秦國的統治能力也就比較弱。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秦末最初起事的幾支反抗軍全都來自秦國的東部和東南部邊沿地帶,也就是舊趙國、齊國和楚國所在地。
從陳涉從大澤鄉起義,到狄邑田儋、沛縣劉邦、會稽郡項梁、項羽三路大軍,如下圖所示,其中沛縣就在大澤鄉不遠,屬於當時的泗水郡,狄邑位於臨淄郡。
秦末叛軍起事的地點
長平之戰中,秦昭襄王徵召了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總計大軍六十多萬人,相當於秦國男丁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秦國男丁大約三百萬左右,考慮到連年戰爭會導致男丁人口的減損,所以秦國實際人口會多餘六百萬,但不會超過七百萬。
所以從此推斷,秦國的常備軍應該四十萬左右,如果極限徵召,能有六十萬左右的兵力,再多就沒有了。
也就是秦國的老本就四十萬,其中十萬守著長城,。
《匈奴列傳第五十》:“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
另外大部分被趙佗帶領著守衛南疆順便攻打南越,這一支軍隊大約有三十萬(也有認為這一支軍隊有五十萬,但我以為古代的生產力條件不足以長期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三十萬已經極多),因為路途遙遠,將領離心,這一支軍隊在秦末戰爭中沒有回防,等於是變相叛變了。
所以從這個兵力分佈來看,秦國當時內部空虛。
同時,因為秦國常年“遷民安土”政策,導致秦國人口大量外流,作為秦國真正中堅力量的秦人如同沙子一樣分散在了整個大秦版圖上。如此一來,秦二世即便是想臨時徵召男丁入伍,也不可能了,因為無人可徵。
因此,秦國的滅亡固然是因為秦二世上臺後的誅殺功臣宿將和宗室,剪除了自己的羽翼,為自己挖了一座墳,但是其快速的滅亡,卻有其更深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