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之前咱們說過:護膚品選擇不應該按照年齡,而是按照皮膚需求。但還是有小夥伴留言:

40多歲到底該怎麼選擇護膚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年女性的護膚品選擇問題。今天的內容會從皮膚結構、皮膚需求出發幫助大家更理性的選擇和看待護膚品功效。如果你對以上內容有興趣就接著看下去吧~❤️


進入中年,大多數人都會把重點放在抗衰老、除皺上。但往往會有這樣的體驗:

好像不論是多貴的產品用起來效果都不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咱們先從皮膚的結構開始說起:

皮膚由外向內分別是:表皮-真皮-皮下組織。


護膚品的塗塗抹抹只作用在表皮,且大多數護膚品只作用在表皮的角質層。對,就是大多數人每週都要去1-2次角質的角質層。

皮膚本身不具備主動吸收的功能,對護膚品的吸收主要通過護膚品的促滲透作用。一方面是小分子活性本身的穿透能力,一方面是在配方上通過酒精等成分作為助滲透劑幫助成分吸收。

而我們在談論產品的吸收感時,通常是質地輕薄、油脂成分含量少的產品似乎吸收更好。但這種吸收感大部分只是溼潤皮膚角質層,增加角質層含水量。另一方面是護膚品接觸皮膚後水分伴隨空氣蒸發帶來的清爽感。


皮膚角質層看起來是不太受人待見的,因為大家總是是不是想要去角質。去了角質皮膚吸收更好了,皮膚也變得更白淨、光澤感更好了。

可事實上:角質層雖然只是死亡的皮膚細胞但承擔著重要的工作。角質層錯落有致的排列在皮膚表皮上,且角質層之間填充著脂質。角質層表面還有一層皮膚的分泌物乳化而成的皮脂膜。這些結構構成了皮膚的屏障系統。

皮膚屏障一方面是幫助皮膚抵禦外來刺激物,防止刺激物隨意進入皮膚影響皮膚細胞代謝。另一方面也算是為了防止皮膚內的水分等營養物質流失到皮膚外。

皮膚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皮膚其他器官一樣是來自於日常飲食營養經過消化代謝後經血液循環運送到真皮層,再由真皮層生長代謝到表皮層的。

因此,理想情況下:皮膚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身體自身提供。並不需要外界產品。這像有的人,尤其是部分男士一年四季可能都只用水沖沖臉,但皮膚並沒有差到哪兒去,相反可能會比一部分女生皮膚更好。

但現實生活中一方面你受到環境、空氣汙染、外籍刺激物影響,另一方面大多數人存在嚴重的錯誤護膚觀念和護膚方式。導致皮膚乾燥、敏感、爆痘等問題。

但在基礎護膚的層面,護膚只需要做3件事:

1、清潔;

清潔的目的是洗掉皮膚表面多餘的油脂和灰塵,同時應該防止皮脂膜和角質層被過度清潔。

2、保溼;

護膚品不論是化妝水、精華、面霜還是乳液,看成分表含量最高的都是保溼類成分。也就是說:即使是主打美白和抗氧化功效的產品,其根本功效依舊是保溼。

3、防曬;

防曬不僅僅是不被曬傷、曬黑,更重要的是紫外線長波UVA會直接穿透角質層到達真皮層損傷膠原纖維,加速膠原蛋白流失。也就是會加速衰老。

皮脂腺分泌皮脂量隨著年齡增長有所下降。原本的油皮到了40歲以後皮膚出油沒那麼嚴重,逐漸成為中性或偏幹。而對於幹皮來說,40歲以後皮膚會越來越幹。

再加上大多數人疏於防曬(防曬方式單一,防曬霜用量不達標,防曬霜塗抹不均勻造成局部防曬不足),引發的光老化問題。而皮膚乾燥會讓細紋看起來更明顯,多年的色素沉著問題也逐漸凸顯。

因此,40歲以後的皮膚通常表現為:

但以上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很多人沉迷於解決細紋、鬆弛和斑點問題,但這些在護膚層面基本無法改變。

當然,這裡說基本也就是說不是絕對的。例如:現在大火的維A確實有改善細紋的效果。但我們所熟知大品牌的護膚依舊以安全護膚為主,即使是主打視黃醇成分的護膚也屬於溫和性。一些猛藥級的實驗室品牌功效確實更顯著,包括一些藥品。但風險也極大,動不動就是脫皮、紅腫、敏感。

因此,按照普通護膚邏輯使用常見的護膚品不論是多貴的大牌基本都無法改變細紋、鬆弛下垂和斑點色素沉著的問題很難通過護膚品的塗塗抹抹改善。


1⃣️重質不追量;

很多人以為在護膚上塗塗抹抹很多層,梳妝檯滿滿當當,一個護膚流程實力多種才是會護膚。其實不然!我們一直說要精簡護膚,疊加一方面說明你對護膚目的不明確,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過渡疊加導致搓泥等問題。

一般來說皮膚最需要的是面霜或乳液。這兩個是同一性質的產品,二者選一即可。也就是:如果你只有買一隻產品的預算,優先選擇面霜或乳液(更推薦面霜)。精華、化妝水是其次。

另外,很多人喜歡疊加多種精華,一般來說精華一個護膚流程2款最多。多用的基本就是隨著空氣被蒸發掉,還可能導致搓泥。

很多人留言諮詢護膚流程,常見的如:蘭蔻小黑瓶、資生堂紅腰子、雅詩蘭黛小棕瓶全都用。其實這三款精華功效類似,選一款就好(如果你要說小黑瓶是肌底液,可以搜之前的文章)。這一類產品的主要是保溼+抗氧化。大部分人其實這一款就夠了。如果還有美白需求,可以疊加一款美白精華。


2⃣️產品選擇以保溼為主,配合抗衰;

前面說過,保溼是護膚的重中之重。不僅是幹皮,油皮也需要保溼。很多人常說皮膚幹要補水。事實上,補水本就是偽概念。

表皮水分由真皮提供,敷面膜等所謂的補水只是讓角質層含水量增加,但水分並無法進入基底。改善乾燥的根本方法還是保溼。尤其是40歲以後,乾燥會讓細紋、衰老問題更明顯,更容易出現膚色暗沉等問題。大部分人做好保溼其實皮膚從視覺上看起來會有不錯的改善。

產品選擇方面還是優先使用面霜或乳液。油皮如果擔心面霜膚感可以選擇以醇類保溼(甘油、丁二醇,B5等)為主的產品。幹皮除了醇類保溼也可以選擇礦油、植物油類的保溼產品。

在抗衰方面,已經產生的細紋護膚品很難改善,增強皮膚保溼能讓視覺上細紋撫平。但抗衰確實是有必要的,大部分面霜都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


3⃣️防曬;

不論是美白、抗衰都離不開防曬。可以說防曬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美白和抗老方法。防曬絕不是塗抹防曬霜那麼簡單。

目前防曬霜使用的問題包括:

之前咱們說過:護膚品選擇不應該按照年齡,而是按照皮膚需求。但還是有小夥伴留言:

40多歲到底該怎麼選擇護膚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年女性的護膚品選擇問題。今天的內容會從皮膚結構、皮膚需求出發幫助大家更理性的選擇和看待護膚品功效。如果你對以上內容有興趣就接著看下去吧~❤️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一、皮膚結構&皮膚需求;

進入中年,大多數人都會把重點放在抗衰老、除皺上。但往往會有這樣的體驗:

好像不論是多貴的產品用起來效果都不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咱們先從皮膚的結構開始說起:

皮膚由外向內分別是:表皮-真皮-皮下組織。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護膚品的塗塗抹抹只作用在表皮,且大多數護膚品只作用在表皮的角質層。對,就是大多數人每週都要去1-2次角質的角質層。

皮膚本身不具備主動吸收的功能,對護膚品的吸收主要通過護膚品的促滲透作用。一方面是小分子活性本身的穿透能力,一方面是在配方上通過酒精等成分作為助滲透劑幫助成分吸收。

而我們在談論產品的吸收感時,通常是質地輕薄、油脂成分含量少的產品似乎吸收更好。但這種吸收感大部分只是溼潤皮膚角質層,增加角質層含水量。另一方面是護膚品接觸皮膚後水分伴隨空氣蒸發帶來的清爽感。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皮膚角質層看起來是不太受人待見的,因為大家總是是不是想要去角質。去了角質皮膚吸收更好了,皮膚也變得更白淨、光澤感更好了。

可事實上:角質層雖然只是死亡的皮膚細胞但承擔著重要的工作。角質層錯落有致的排列在皮膚表皮上,且角質層之間填充著脂質。角質層表面還有一層皮膚的分泌物乳化而成的皮脂膜。這些結構構成了皮膚的屏障系統。

皮膚屏障一方面是幫助皮膚抵禦外來刺激物,防止刺激物隨意進入皮膚影響皮膚細胞代謝。另一方面也算是為了防止皮膚內的水分等營養物質流失到皮膚外。

皮膚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皮膚其他器官一樣是來自於日常飲食營養經過消化代謝後經血液循環運送到真皮層,再由真皮層生長代謝到表皮層的。

因此,理想情況下:皮膚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身體自身提供。並不需要外界產品。這像有的人,尤其是部分男士一年四季可能都只用水沖沖臉,但皮膚並沒有差到哪兒去,相反可能會比一部分女生皮膚更好。

但現實生活中一方面你受到環境、空氣汙染、外籍刺激物影響,另一方面大多數人存在嚴重的錯誤護膚觀念和護膚方式。導致皮膚乾燥、敏感、爆痘等問題。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但在基礎護膚的層面,護膚只需要做3件事:

1、清潔;

清潔的目的是洗掉皮膚表面多餘的油脂和灰塵,同時應該防止皮脂膜和角質層被過度清潔。

2、保溼;

護膚品不論是化妝水、精華、面霜還是乳液,看成分表含量最高的都是保溼類成分。也就是說:即使是主打美白和抗氧化功效的產品,其根本功效依舊是保溼。

3、防曬;

防曬不僅僅是不被曬傷、曬黑,更重要的是紫外線長波UVA會直接穿透角質層到達真皮層損傷膠原纖維,加速膠原蛋白流失。也就是會加速衰老。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二、40歲以上皮膚特點?

皮脂腺分泌皮脂量隨著年齡增長有所下降。原本的油皮到了40歲以後皮膚出油沒那麼嚴重,逐漸成為中性或偏幹。而對於幹皮來說,40歲以後皮膚會越來越幹。

再加上大多數人疏於防曬(防曬方式單一,防曬霜用量不達標,防曬霜塗抹不均勻造成局部防曬不足),引發的光老化問題。而皮膚乾燥會讓細紋看起來更明顯,多年的色素沉著問題也逐漸凸顯。

因此,40歲以後的皮膚通常表現為:

  • 乾燥保溼能力差,從而導致細紋、衰老問題更明顯;

  • 皮膚膠原蛋白流失,鬆弛問題越來越明顯;

  • 常年的色素沉著問題越來越明顯。即使是原本很白淨的皮膚也逐漸出現曬斑、黃褐斑、老年斑問題。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但以上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很多人沉迷於解決細紋、鬆弛和斑點問題,但這些在護膚層面基本無法改變。

當然,這裡說基本也就是說不是絕對的。例如:現在大火的維A確實有改善細紋的效果。但我們所熟知大品牌的護膚依舊以安全護膚為主,即使是主打視黃醇成分的護膚也屬於溫和性。一些猛藥級的實驗室品牌功效確實更顯著,包括一些藥品。但風險也極大,動不動就是脫皮、紅腫、敏感。

因此,按照普通護膚邏輯使用常見的護膚品不論是多貴的大牌基本都無法改變細紋、鬆弛下垂和斑點色素沉著的問題很難通過護膚品的塗塗抹抹改善。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三、40歲以上該如何正確、理性選擇護膚品?

1⃣️重質不追量;

很多人以為在護膚上塗塗抹抹很多層,梳妝檯滿滿當當,一個護膚流程實力多種才是會護膚。其實不然!我們一直說要精簡護膚,疊加一方面說明你對護膚目的不明確,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過渡疊加導致搓泥等問題。

一般來說皮膚最需要的是面霜或乳液。這兩個是同一性質的產品,二者選一即可。也就是:如果你只有買一隻產品的預算,優先選擇面霜或乳液(更推薦面霜)。精華、化妝水是其次。

另外,很多人喜歡疊加多種精華,一般來說精華一個護膚流程2款最多。多用的基本就是隨著空氣被蒸發掉,還可能導致搓泥。

很多人留言諮詢護膚流程,常見的如:蘭蔻小黑瓶、資生堂紅腰子、雅詩蘭黛小棕瓶全都用。其實這三款精華功效類似,選一款就好(如果你要說小黑瓶是肌底液,可以搜之前的文章)。這一類產品的主要是保溼+抗氧化。大部分人其實這一款就夠了。如果還有美白需求,可以疊加一款美白精華。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2⃣️產品選擇以保溼為主,配合抗衰;

前面說過,保溼是護膚的重中之重。不僅是幹皮,油皮也需要保溼。很多人常說皮膚幹要補水。事實上,補水本就是偽概念。

表皮水分由真皮提供,敷面膜等所謂的補水只是讓角質層含水量增加,但水分並無法進入基底。改善乾燥的根本方法還是保溼。尤其是40歲以後,乾燥會讓細紋、衰老問題更明顯,更容易出現膚色暗沉等問題。大部分人做好保溼其實皮膚從視覺上看起來會有不錯的改善。

產品選擇方面還是優先使用面霜或乳液。油皮如果擔心面霜膚感可以選擇以醇類保溼(甘油、丁二醇,B5等)為主的產品。幹皮除了醇類保溼也可以選擇礦油、植物油類的保溼產品。

在抗衰方面,已經產生的細紋護膚品很難改善,增強皮膚保溼能讓視覺上細紋撫平。但抗衰確實是有必要的,大部分面霜都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3⃣️防曬;

不論是美白、抗衰都離不開防曬。可以說防曬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美白和抗老方法。防曬絕不是塗抹防曬霜那麼簡單。

目前防曬霜使用的問題包括:

  • 因為地方政策不同,不同產品的防曬指數存在差異。例如,部分日系防曬標註SPF50+ PA++++,但按照國內的檢測方法只有SPF20 PA++;

  • 大多數人防曬選擇錯誤。防曬更重要的是防UVA,而防曬霜抵禦UVA的只表示PA值。但大多數人買防曬只看SPF值,而造成對UVA防護的忽視;

  • 防曬霜用量不足或塗抹不均勻也是防曬霜功效減弱,防曬不足的重要原因;

  • 防曬方式單一。塗抹防曬霜應該是抵禦紫外線的最後一種方法。日常來說:防曬霜應該作為硬防曬的補充。也就是說:應該先以遮蔽為主,防曬霜無法替代硬防曬對皮膚的防護。建議大家常備有UV防護能力的口罩、防紫外線墨鏡、帽子、遮陽傘這些產品。


很多40歲女性不知道:護膚品不是越多越好!盲買只是浪費錢沒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