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南宋·张元干.mp310:39

来自时间诗旅

今天是惊蛰日,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时间诗旅》与你一起走进的第二十四个节气,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在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万物陪伴下,走完这诗意一年的最后十五天旅程。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 南宋·张元干 -

老去何堪节物催

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

蚯蚓虾蟆也出来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为奔忙赋闲,让生活有诗,欢迎踏上时间诗旅。刚才轶伦为大家朗诵的是南宋诗人张元干写的《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这首诗写于1154年,从标题可以看出来,那年的惊蛰节,在正月里,他写道:垂垂老矣的我,早就不能忍受节气时间的无情相催,元宵佳节放灯的夜半时分,忽然天空中一声雷鸣,如同千军万马奔走而过,那声音震天动地,惊得不仅苍龙抬头,蛰伏一冬的蛇应声而起,而且,那些蚯蚓、虾蟆也都纷纷跟着爬上地面。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完整地领略了惊蛰之前的23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看,节气更替,四季流转,都是如同流水一般,在不经意间静静流逝,似乎时间诗旅在去年春分创刊的时候,还在昨天,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一年诗旅的最后一个节气了。

只是,最后的这一个节气,却是如此地不同,似乎它不甘心像其他节气一样,静静地来,静静地走,不信你看惊蛰的字面意思:“蛰”是指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吃不喝,等到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蛰伏一冬的动物们被惊醒,这一天就被称为“惊蛰”。所以这个节气给人的感觉,一定不是安静和不经意,相反,是充满力量,用一声震天动地的春雷,惊起天地万物,从让人敬畏的青龙蟒蛇,到土里深藏的蚯蚓虾蟆,再到人类,包括垂垂老矣的诗人,没有事物不惊醒,没有人类不心惊,没有什么,能敌得过这平地一声雷。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在惊蛰节气里,随着平地一声雷,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都会惊醒,再现人间,四处觅食,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除虫仪式,比如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毒虫和霉味。而且,古人认为,在惊蛰日开始苏醒并来到人间作怪的不仅仅有毒虫,还有小人,就如同这首诗说的,“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春雷惊醒的有让人敬仰膜拜的神龙,就好比那些圣人君子,也有让人反感厌恶的毒虫蛤蟆,那就是那些善于搬弄是非,出口伤人的小人了,所以这一天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俗,那就是打小人。

古人认为,在惊蛰这一天打小人可以让小人远离自己,为自己带来好运,通常的做法就是拿着一只鞋,拍打一个纸做的小人,口中还念念有词地骂类似于“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得透”之类的咒语,要把小人打到遍体鳞伤,打到他闭嘴。这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巫术仪祀,现在在广东、香港一代仍然很流行。姑且不论这个习俗到底对于对付小人有没有用,但是在惊蛰天这样万物复苏、春耕大忙的日子,哪怕一刻值千金,人们仍然要腾出宝贵的时间来专门打小人,可见啊,这祸害人间的小人,真的就像蟑螂老鼠一样,不仅生命力极其顽强,千年不绝,而且从古至今都害人不浅,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当然,如刚才所说,惊蛰时节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繁忙的春耕季节,在室内含藏一冬,从冬至日开始数九的人们,被平地一声雷所惊醒,此时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天气渐暖,雨水增多,所以是农家无闲。韦应物为此专门写诗说:“微云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因此,惊蛰,不仅仅是天地万物复苏的节气,而且也是人们回到田间地头,努力劳作的开始。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正所谓“耕种从此起”,惊蛰的寓意也就在于,这是新一年努力的开端,连自然界的动物们都已经在春雷滚滚之中,一个接一个地醒过来了,人类也是一样,不能再继续酣睡,更不能继续装睡了,要为了新一年,开始努力,开始奋斗了!

亲爱的各位听友,2019年,注定将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我衷心地祝福那些毒虫老鼠一般的小人远离大家,少来做怪,但我更愿意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惊蛰给予我们的启示。如果你听到此刻的天空,正传来春雷滚滚之声,请注意,它是新一年万物生发,人间奋斗的发令枪,这一枪在天地间已然打响,请为了自己,争分夺秒,多多努力,好好加油!这样的话,你的2019,也注定将会是不平凡的新一年!

今日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小人出没,打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