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醫療”該反思了:很多手術不該做,很多藥也不該吃!

25歲的小李是個上班族,平時沒什麼大病,就是因為熬夜容易上火,經常喉嚨發炎和牙齦腫痛等小病小痛,往往在小診所看病,醫生常說:吊一針就好了。

所以小李認為,喉嚨發炎輸液就可以了。這次來到一家三甲醫院,偏偏主診醫師就認為不用輸液這麼小題大做,直接給小李驗了血,檢查結果顯示不是什麼惡性炎症,開了藥就讓小李回家了。

小李鬧上了醫院門診,認為醫生在敷衍了事,還亂開藥坑他的錢!而醫生則認為自己是憑良心看病,沒有敷衍的意思。

雙方各執一詞,最後小李被醫院保安勸住,醫生也還是給他開了輸液單才息事寧人。

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國並不少見,小李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過度醫療”的例子。很多人也許覺得,“過度醫療”應該是病人佔了便宜,但其實“過度醫療”就等於“無效醫療”。

在一次全國政協醫衛組委員聯組討論上,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黃潔夫提出:“很多藥不是該吃的,卻在吃;很多治療是不需要的,卻在做;很多手術會使病人更痛苦,卻也在做。這是現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像小李的喉嚨發炎,真的每次都嚴重到了需要進行輸液治療的地步嗎?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個問題,跳出這個錯誤的醫療常識誤區了。

“濫用”現象頻頻發生

“無效醫療”該反思了:很多手術不該做,很多藥也不該吃!

小到普通感冒,大到嚴重燒傷,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抗生素的使用痕跡,甚至還有人把抗生素視為是“萬能藥”。然而,儘管抗生素可以治療部分因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但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副毒作用,尤其是兒童、老人及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更大。同時,隨著抗生素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一些細菌也開始突變成了具有耐藥性的超級細菌,使臨床治療難度大大增加。

同樣的問題也體現在心臟介入技術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鬍大一曾表示,國內濫用心臟支架問題已相當嚴重,12%的患者被過度治療,38%的支架屬於可放可不放。給無適應證的患者放支架, 將大大增加血栓或者出血的風險, 導致更嚴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工程院院士俞夢孫也指出, 其實很多冠心病患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行為嗜好來緩解病情, 不需要在心臟內安放支架,效果同樣非常顯著。

很多病只是聽起來嚇人

“無效醫療”該反思了:很多手術不該做,很多藥也不該吃!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又名骨刺,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劇烈運動的年輕人,以及久坐等需要保持單一姿勢較久的人。絕大多數骨質增生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只有極少部分生長在血管、神經經過部位的骨刺,會對血管、神經產生刺激,導致身體產生不適症狀。

沒有產生不適感的骨質增生,若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則不必就醫,日常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即可。如果骨刺在增生代償期產生明顯症狀,則要及時治療,可採取局部理療、中藥外敷及口服治療緩解不適。

部分婦科疾病

例如子宮肌瘤,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患有子宮肌瘤後都很緊張,其實大可不必。一般來說,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才需要治療:第一,單個子宮肌瘤超過6釐米時,需要手術治療;第二,子宮肌瘤小於6釐米,當生長的地方壓迫了膀胱導致尿頻時,需要手術治療;第三,同時出現大出血、月經量異常增多,藥物治療無效時;第四,子宮肌瘤生長較快且絕經後仍在生長,擇婿就醫排除惡變可能。

另一種經常被誤解的婦科問題是宮頸糜爛。宮頸糜爛其實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葛靜表示,懷孕引起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於正常反應,分娩後會自然恢復,但如果恢復程度遲緩,則要採用微波治療的方法治療;也可通過TCT(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檢測)和HPV(人乳頭瘤病毒)篩查排除癌變可能。

小結石、小肉瘤

發現身體裡“長了東西”就緊張的不行?其實很大一部分對人體沒有威脅性。例如,直徑在0.1釐米或0.2釐米以下的膽囊息肉不用手術,患者每一年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先天性肝囊腫直徑小於3釐米,且沒有其他臨床症狀的患者,囊腫無需手術處理,只需進行動態觀察囊腫有無發展。

切勿過度體檢,別迷信CT檢查

“無效醫療”該反思了:很多手術不該做,很多藥也不該吃!

2015年12月人民網曾發文指出十大過度醫療行為, 多次複查頭部CT位列首位。若無特殊原因,1年內接受2次以上CT檢查即有過度放射性檢查的可能。CT檢查主要是用X線束,醫學專家認為, X線相關影像學檢查, 會造成部分機體細胞受損, 短時間內接受較多次數的X線照射, 造成身體細胞不可彌補的損害, 而且將來誘發癌症疾病的概率也將大大增加, 過量照射對兒童孕婦的傷害更甚。因此體檢時應慎重選擇合適的檢查手段,控制放射性檢查的頻率。

總結

無效醫療看上去似乎只是治療方案上的差異,實際反映的卻是醫患間的信任問題。目前醫患關係比較緊張,醫生在診斷治療過程中通過多開檢測項目和藥物來自我保護,患者也怕出現誤診漏診而傾向於多做檢查多吃藥。對於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在提供和尋求醫學治療的背景下, 患者理解醫療的侷限性,醫生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將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李穎.無效醫療傷不起[N].科技日報,2016(12).

[2] 劉斌.臨床合理用藥的安全性與對策分析[J].International Infection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2020(01)

[3] 張大燕.淺談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及預防對策[J].心理月刊,2020(08).

#39健康超能團#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