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保險-不該"販賣"焦慮

近年來,整個社會彷彿患上了"焦慮症",對於一些人來說,特別是年輕人而言,焦慮感可謂如影隨形,事業、愛情、婚姻、住房、育兒、養老、理財……無一不能引發焦慮。年初這場新冠疫情的突襲,又讓健康成了一些人焦慮的主因。

細究這股焦慮從何而來,某些商家或者自媒體恐怕"功不可沒"。我們總結了一些套路,大致是三步走:

第一步,先是利用一些事件,讓目標用戶感到自己遠不如同齡人或即將被這個社會拋棄,擴大焦慮;

第二步,麻利兒推出"解決方案";

第三步,趁著用戶頭暈腦脹、無暇細思之時,達到銷售轉化的目的。

但是,若保險產品的銷售也用這個"套路"那會發生什麼呢?

一些客戶被"忽悠"退舊買新發生了虧損,甚至出現了保障缺口?買了自己並不匹配的產品?或者多年後發生風險才發現保障用不上?得出"保險是騙人的"結論?還是一提起保險營銷員,一提起保險公司就避之不及?

無論哪個結果都是可怕的!

而在這場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疫情防控狙擊戰中,我們不難發現,儘管監管機構三令五申,嚴禁利用疫情營銷炒作,但仍有個別營銷員頻打"擦邊球",利用疫情"販賣"焦慮來銷售保險產品,卻在無形中損害了保險業的行業形象!-儘管我也是營銷員!������

銷售保險是為消費者提供保障,不是"趁火打劫",更不是"賺一筆就跑"。通過擴大、販賣焦慮來達到銷售目的,容易給消費者留下"上當受騙"的不良印象,也是對消費者不正確也不負責任的引導。更何況,保險銷售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締結合約只是開始,後續將服務做到位才是重點。

疫情期間,保險產品宣傳和銷售,必須把握好態度和尺度。

疫情當前,平時對自身風險沒有太多關注的客戶,可能會開始關注自身保障缺口,也意識到保障需求。對比,營銷員為消費者科普保險知識,推薦對應的保險產品無可厚非,尤其是要讓消費者明白,保險保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才被需要。但是,若以曲解政策,公佈理賠案件,個人隱私等作為噱頭去展業,就不可取了。總而言之,銷售方式,話術等只是技巧,注重產品保障,提高保障意識才是根本。

和"販賣"焦慮相比,疫情期間多家保險公司向一線防疫人員等贈送保險,工作人員積極開展理賠,做好服務等做法無疑更加明智、更有擔當。如此一來,既履行了社會責任,也有助於保險公司在用戶心目中建立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日後有針對性的進行保險推廣和銷售,利人利己且更易為人所接受。

最後,營銷員要以什麼態度去展業呢?我個人覺得監管機構文件要求說的很好:溫情又剋制:"保險賠付雖能一定程度緩解出險客戶和家庭的經濟壓力,但無法挽回失去的生命和健康。保險公司要以人為本,以生命健康為重,對出險客戶踐約履諾的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充分尊重客戶隱私。"

如果保險公司營銷員都可以基於事實,基於客戶利益去展業,去服務,那客戶收穫的不僅僅是保障,保險公司和營銷員收穫的也不僅是保費,業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