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北宋文豪蘇軾曾經寫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近代中國,盤踞在西北地區的馬步芳家族是一個具有"多面孔"的家族

一方面,西北地區的百姓畏之如虎,而在抗戰當中的不凡表現又讓人敬佩不已。另一方面在解放戰爭當中站在人民的對立面,逆流而上,殘害不少仁人志士。

後來馬步芳的兒子被解放軍擊敗後僑居沙特,在國家災難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盡一份炎黃子孫的責任。走進這個傳奇的家族,去看他們別樣的一生。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一:擁兵自重,割據西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西北地區的民族成分相對複雜,在封建社會統治時期,民族間的矛盾也相對尖銳。

清朝末年,西北地區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陝甘回變",馬步芳的先人趁機崛起,擁兵自重,割據一方。

在風雲變幻的近代中國先後依附於清王朝、北洋軍閥和國民政府。經過馬步芳先祖數代人的經營努力,西北馬家儼然成為了可以左右西北局勢的一大勢力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馬步芳作為西北馬氏的子孫,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早年間的馬步芳曾經在軍校學習,之後隨父投身軍旅之中,擔任馬家軍旅長、師長等重要職位。

1928年是中國政治格局重構的一年,委員長與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爆發軍閥大戰,史稱中原大戰。

馬步芳看準局勢,按兵不動,兩頭下注,積極收集交戰雙方的情報,企圖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1930年馬步芳父子公開支持委員長,委員長的勝利給馬步芳父子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利益。這一時期的馬步芳已經是鋒芒漸露,懂權謀應變之術的他是其能夠在此後保持不到的重要原因所在。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二:聽調不聽宣,"圍剿"紅軍

馬步芳在獲取委員長的支持後,在西北地區大肆的擴張自己的勢力。首先聯合馬家軍各方勢力,在青海地區排擠打壓南京國民政府派來的孫殿英,原因在於孫殿英的到來極有可能會改變馬家軍一家獨大的局面。

原本馬家軍內部爭權奪利的混亂現象,在馬步芳的勸說之下居然能夠聯合起來,一致對外,迫使南京國民政府改變的原有的想法。由此可見,馬步芳其人頗有才能,對於時局的把握可謂是一針見血。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但是馬步芳卻沒有看見民心的重要性。1936年,馬步芳出任青海省代理主席,奉委員長先命令開始對其轄區內進行大規模的"剿匪運動"。

經過短暫的失利後,馬步芳調集重兵,圍剿當時的紅軍部隊,經過數日的戰鬥,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數量都處於劣勢的紅軍損失慘重,馬步芳的兇悍再一次表現出來。

馬步芳下令將俘虜的紅軍士兵殺害,甚至連當中紅九軍的軍長都未能倖免於難。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三:積極抗戰最後敗逃國外

1937年,事變爆發,拉開了全民族抗戰戰爭的序幕。

不得不說馬家軍是國民政府軍隊當中為數不多的一支勁旅,馬步芳曾經多次派遣馬家軍與敵軍展開激烈鬥爭,以及轉戰陝西、河南、安徽多地,憑藉騎兵的機動性,沉重的打擊氣焰囂張的敵軍,就連敵軍也不得不承認馬家軍的兇悍。

馬家軍在積極抗戰過程當中,也損失慘重,1940年馬家軍下轄的騎八師被敵軍團團圍困,頑強抵抗七天七夜後,最終全軍覆沒,剩下的士兵沿路乞討返回西北,這些血性的西北漢子,不肯屈服於侵略者,譜寫了一曲血與火的壯歌。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抗戰勝利之後,委員長為了保持其獨裁的地位,悍然發動內戰,自知罪孽深重的馬步芳這次沒有其餘的選擇,只能也委員長一條道走到黑。

經過兩年的解放戰爭,全國的局勢已經十分明朗,人民解放軍調集重兵準備一舉消滅盤踞在西北地區的馬步芳勢力,而馬步芳也準備憑藉地理優勢負隅頑抗到底。

蘭州戰役後,馬步芳勢力敗局已定,開始謀劃身後之事,將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則帶領全部財產和家人逃亡到香港,最後經過一番周折之後,逃亡到了沙特阿拉伯。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四:失意晚年,後人救贖

馬步芳在逃亡到沙特之後,委員長對他在西北戰場的失利耿耿於懷,多次向馬步芳邀請來擔任職務,馬步芳都拒絕這些邀請。失去政治地位和經濟來源的馬步芳在晚年時期常感失意,最後由於地域等原因,馬步芳很快就一病不起,最後病逝於此,與此同時馬步芳家族也在沙特定居下來。

而馬步芳的兒子馬繼援,則擔任臺灣的國民大會代表等職務,馬繼援在被解放軍擊敗後就一直僑居在沙特,但是他並沒有忘記萬里之外的故國,時常感慨往昔歲月。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對中國的一次巨大考驗,許多僑居在國外的中國人都紛紛捐款捐物,馬繼援也捐出5000美元,並且表達對災區人民的問候,由此可見,馬繼援的心中依舊不忘祖國,不失為一位炎黃子孫。

馬步芳之子:敗給我軍後僑居沙特阿拉伯,在汶川地震時積極捐款

五:結語

歷史功過,後人評說,西北的馬步芳家族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過往是複雜的,作惡多端又不失民族大義,曾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卻在國家危難之事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面的面孔哪一個才是他們的真面目?

人性的複雜往往使得我們不能夠單一的評價一個人的好壞與否,而答案藏在人民和歷史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