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二月二也就是龍抬頭的那天,陝西渭南澄城的郊外顯得異常的寧靜。一群建設者整齊地肅立著,默拜在那兒的黃土地上,希望祈求著一年的安寧。興潤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一個跨國集團,一個承攬了秦堯熱電的熱力工程正在這兒崛起,爆竹聲聲鞭炮齊鳴。我也是他們之間的一位,此刻心情無比地激動,跪地也許是一瞬間的虔誠。但那真實的感受卻是發生在渭北的平原上,那兒一望黃土,可那兒是八百里的秦川涇渭永遠分明著。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我站在渭北的平原上,遠眺秦城在望,忽然想起王勃的那首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別離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那是詩人的豪邁,那是唐人王勃的感慨,那是千年的風蝕殘年的感觸,也許只有王勃能寫出那樣的詩句。而今我站在渭北的高原上,西望黃土煙塵,東眺大河奔流,似乎看到美麗的黃河三角洲,那兒是我的家,華山太行山像一個門戶敞開著,鎖鑰潼關。西當太白有鳥道,不與秦塞通人煙,那是過去。而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西安北站成了全國鐵路的樞紐。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那是王維的感嘆。渭城朝雨現在已經浥不出清晨的寒冷,登臨也許唯一的感覺就是這兒很美。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也許有緣,也許無緣,八百里秦川離我的家很近,但我卻是第一次來這兒。從省城太原乘高鐵到大荔,也許以為是一片黃土,大荔北下車假道澄城,迷茫中總以為向南,一切也許是幻覺。車行走在黃土之間有種家的感覺,因為這兒也屬於黃土高坡,這兒的黃河潮浥著那河灘,那時在鄉下,每年七月西瓜成熟的季節,村裡的小商販都會拉著滿滿的一車西瓜來村頭叫賣,沙甜的西瓜,來自陝西的朝浥灘,不甜不要錢。我知道潮浥灘和家鄉一河之隔,但沒有想到那兒的瓜真的很甜。綠皮紅瓤,碩大滾圓,一個十八九斤甚至二十多,也許那兒的沙灘真的風水宜人,那瓜甜的口角流涎。兒子那時還小,三歲的樣子,每每看見爸爸買了西瓜,就爬到床下滾出來一個,聲聲呼叫,爸切瓜,一邊吃來不及下嚥,瓜水順著肚皮流淌著,肚兒滾圓,有時真怕孩子夯破肚皮。孩子就是孩子,也許一會兒下面就開始嘩嘩地撒出來,讓大人啼笑皆非。那是孩子的童年,而今兒子已經三十而立,在省城太原買了房,也許他已記不清童年的調皮,可我卻記憶猶新。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澄城,澄、徵、語音很近,歷史上的徵誤以為澄。澄城的一條南北大街也稱之為古徵大道,也許我初時還不明白它為什麼要叫古徵街。澄城溝西有河,河有泉流流淌,清澈澄清,曰澄泉,澄城也因澄泉名之。澄城有樊噲墓,被譽為千古忠勇將軍,歷史上的樊噲也許是一位莽夫,但他卻與蕭何幫助劉邦統一了西漢王朝,卻沒有想到他死後埋在澄城,一河之隔也怪我孤陋寡聞。澄城還有個娥莽蟒廟就修建在車蓋村,相傳古時候商州有一對老夫老妻來到這兒,路上撿拾到兩個蛇蛋,就把它乳化成兩條蛇,夫婦二人捨不得丟棄,就把它帶在身邊餵養,併為其起名蠕蠕、娥娥。老人死後,兩蛇將其駝回,一併落在車蓋溝對面的土垣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陰靈向兩岸村民託夢,要為老人建墓修廟,後來十社 村民感其誠意,集資建起雄偉的蛾蟒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是歷史沿襲的澄城。然而這兒不僅是泉流澄清,還有很多讓人難以忘卻的典故,良輔的漢武帝廟也許鮮為人知,可我卻似乎看到那中國的帝王丹陛。覺得他非同一般,難怪毛澤東把秦皇漢武看到那麼賢能。那兒的樓臺煙雨至今仍保存著原有的風貌,樓臺鳳閣,遠遠地看著別有一種仙蹤。車蓋湖光,澄泉流清,似乎澄城不僅僅是這些風景。不由得想起毛澤東的沁園春:數風流人物還要看今朝。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我在工北西路的田間小路上遇到一位澄城中學的退休老師,他的談吐讓我折服。他曾是一位東海艦隊上的退役軍人,六年的軍旅生涯鍛鍊了他的個性,也奠基了他的博學充實了他的學識。轉業到澄城中學也許開啟了他的另一面,養花育人修身養性。我看見他的時候他每天騎著電動車繞鄉間小路。電瓶車卸去了電瓶,改成用腳去蹬著。也許這樣的行走別人認為是清閒,但他卻說得不同。他是一位學者,也是我敬佩的一位老師,他懂得世事人情,他教子有方,他的兩個孩子都在澄城政府工作,他要孩子每次回到鄉下老家都要帶著好點的禮物,比如香菸糖果,煙必須是芙蓉王以上的標準。他說這不是顯擺,而是真誠。因為農民最多也就抽七八塊錢的,好一點的代表對鄉情厚重,見著老人要叫奶奶,見著孩子給點糖,因為你的地位不同,要村鄰知道你看得起他們。也許這些人生的哲理人們不會懂的,但我卻覺得的這是一門哲學。將及十天了,再沒有見過這位老師,不知他近來還好嗎,我很想再一次見到這位先生,因為他把這世界看得透明。因為他也有著古人的情操,廣廈千間容膝至於一室,人不能太貪,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好的體質與生活的氣質。他給我說了二十個字,也許那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後來我才知道他退休前是澄城中學的老校長,我多麼想再聽聽他對我的教誨。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西望秦川,南望秦嶺,高山仰止,涇渭分明也許人們都懂。隨筆點到這兒不知道怎樣去寫,在渭北的高原上心頭有了那份難以抹去的陰影。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也許遠行誰都會想到自己的一雙兒女。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是父親心頭的肉,唯恐她們在世間受人歧視。因為這個時代是情感的世界,是迷離的產物,是物慾橫流的世俗。人生就像一本書沒有人會認真地讀下去,總怕孩子走的迷了路。自己常年奔波勞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偶爾的一個電話,聽到那細微的抽泣,偶爾的嘆息,以為她們委屈了在向爸爸傾訴。也許這就是人世間的骨肉真情,血濃於水。


今夜無眠,窗外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胡亂地寫下上面的這幾行字,也算是我這次澄城之行的感觸,澄城在我心裡有點模糊,但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早在十年前我就認識一位朋友,她是合陽的女子,文筆極佳,她曾提到過澄城是他的夫家。我只知道她姬姓,網名初月繞竹,歷史上的周公就是姓姬,也許她就是周公的後裔,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就是我在渭北平原的感觸文以記之,也許完成這篇隨筆之後,如釋重負,不至於抱愧澄城。

這兒是古徵、虔誠也許是那一杯香灰的寧靜


悠然題記~陝西澄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