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作者/西蒙:在遙遠的十七世紀,有一群愚昧且虔誠的人,他們生存在北美的薩勒姆小鎮上,隨後一場關於背信棄義的獵巫事件從此改變了那個時代的文明。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在1953年(麥卡錫主義時期----美國黑暗政史)寫就的一部出色的關於批判時代、迴歸至善的四幕劇《薩勒姆的女巫》也同取材於十七世紀的逐巫案。

如此般被人銘記於心的歷史,往往影射著現實的不安與悽楚,在米勒創作的43年後,導演尼古拉斯·希特納改編了米勒的著作而後將其拍攝成電影《妒焰飛灰》(又名《激情年代》),二者同樣的文學行為在黑暗的現實池子中泛起漣漪,由此帶領著受創的一代平凡人於不流血的療傷中,解讀迷茫且愚昧的信仰是如何利用悖論玩弄上帝,看沉默的苦難又是如何摧毀人的潔白,於是電影、文學的力量成為解構苦難的第一理性敘述者,使得我們再度看見他日文明成為可能。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

導演:尼古拉斯·希特納

豆瓣: 8.2 (2917人評價)

地區:美國

類型: 劇情 / 歷史

片長:124

電影資源:

https://pan.baidu.com/s/12vejy?fid=764937241169754#/monoshare/%2F/%2F

01「古怪而可憎的一頁----女巫·上帝」

出於對人類征服力量的反抗,導演尼古拉斯·希特納帶領我們從卑汙不堪的1996回到沒有科技、藝術尚啟、知識狹隘的1692年。在北美的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偏遠小鎮,生活著一群平凡的人,在充滿教會與牧師身影的十七世紀,無疑是自由主義最浪漫的出生地,人僅靠著知覺與感性系統而生存,如此便是一生。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敬畏上帝的言辭被《聖經》包裝成人人潔白的象徵,而就是這樣與世隔絕般的浪漫存在,令眾人所追尋的上帝,成為悲劇的化身。1692年著名的“獵巫案”再次以歷史的方式證明了,與上帝並存的並非是潔白的信仰,而是不堪忍受的苦難。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女主阿比蓋爾作為小鎮赫赫有名的牧師的侄女,有著天然的說服力與聲譽。電影敘事的背景來自於一群少女衝破了基督教的禁忌,在森林裡施展巫術而後跳舞求愛,被牧師兜了局的阿比蓋爾,藉著女巫與魔鬼的聯結,隨後撒謊稱因巫術的力量而使自己不自覺成為跳舞的一員。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但是通過電影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曉,自從阿比蓋爾砸下母雞飲血求愛的那一刻,“獵巫”事件就變的不再單純。為了免受絞刑阿比蓋爾憑著特權將一群觸犯禁忌的少女掌控在手,藉著一出“巫女”與“上帝”的信仰悖論再度毀滅人性的潔白。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真實歷史記載,這一場愚昧的“獵巫案”持續十五個月,波及二十四各地區,一百五十六人被起訴犯有行巫罪,二十八人遭定罪,共處死二十人。如此入目不堪的數字,攘括了無數生命的啟迪,當禁忌少女們看見受人尊敬的霍爾先生“召喚”上帝后身邊沉睡的貝蒂突然甦醒時,恐懼死亡的阿比蓋爾突然瘋狂吶喊“上帝的救贖”,指控他者的作惡多端,於此間為了生存的禁忌少女們開始了一場愚昧的欺人指控之路。這一現象用漢斯·昆在《論基督徒》中的描述則是:人們越是從苦難中體悟到快樂,就自認為越接近上帝。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導演將其展示為一出因生物學的假象而填補眾人內心空洞的信仰的鬧劇,作為觀看者的我們嘲弄著十七世紀古怪的人們,但同時作為1966年的電影製作又何嘗不是一出尼古拉斯·希特納批判現世愚昧的手段。悲劇的初始人人並非意料到結局的多舛,因而於自救間無意識的衍生了苦難的蛆。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02「奇怪而神秘的信仰----愚昧·虔誠」

充滿魔鬼、女巫等話術的薩勒姆小鎮,無時無刻不飄蕩著撒旦的身影,死亡的氣息。電影中所出現的女性形象,我們辨析出以阿比蓋爾和伊麗莎白代表著兩類極端的信仰,前者是無盡的愚昧,後者則是反覆的虔誠,二者都沒有逃離信仰埋設的危機。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如果說阿比蓋爾最初的飲血求愛,是為了追求自我真正的愛與自由的話,那麼對於體弱多病的伊麗莎白而言她的信仰則是希望自己與家人安穩的過一生。偏執的安穩與瘋狂的自由二者在宗教、信仰為主十七世紀,都是非理性時代下的畸形產物。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藉此觀點,我們回到影片最初,一群少女在疏密有致的森林中,為愛愉悅的跳舞歡念著咒語與心愛的人名,迷人的少女軀體在朦朧的清晨搖曳生姿,阿比蓋爾念著約翰的名字,獵物般的眼神,喝下那一抹猩紅的血,咒著約翰的妻子受苦受難。眾人聚集在上帝之眼的下方,還未等到聖光,反倒被牧師的闖入驚恐收場。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阿比蓋爾忠誠追求愛與自由,但始終特未能免俗,她被驚愕的現實酷刑鞭策成了一頭瞎了眼的猴子,只剩搖擺不定的尾巴。因此我們說即使憑藉著猩紅的血色,我們已經看到了人物內心的炙熱,但我們依舊只能做個盲人,如貝蒂般像個孩子一樣裝聾作啞的逃過大人世界的愚昧。奇怪的時代總是許多說不盡的命運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我們不再贅述關於劇情的內容,而是更多的開始矚目小鎮背後神秘的力量。當一群自稱最高法庭的男人們,操辦著這一出“獵巫”鬧劇,顯然電影的舞美具有米勒舞臺劇本的姿味,復刻十七世紀的法庭場景以及法官形象,窄小的房屋使得舞臺幕布功能成為可能。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劇本中唯一一處大片的農作物與藍天相接的地方則是在約翰一家的後院,那是時代衝破小鎮、衝破這一鬧劇的象徵,但最高法庭永遠都只在昏暗、窄小的屋內行使著他們最“偉大”的權利與神聖的“職責”。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這是一群男人們和一個男人對峙的悲劇,他們誤判的約翰,成了真正的上帝之子,而真相的背後,往往是因那一群男人們拚棄罪惡的根源,說服自己“這是最好的時代”。汙穢的信仰被圈禁在狹隘的人心裡,對此感到絕望而抽搐的唯一證人瑪麗也再度被一股神秘的“女巫”力量,最終裂變成病態的耶穌之子。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在“獵物案”風波的背後,由於小鎮的人們長期以來受宗教的迫害,使得追求自由成為不可能,清教徒的禁慾、基督教的巫術禁忌、傳統共性的愚昧成為個體價值成為泡沫。而這一切的背後始終都脫離不開人與人之間本有的倫理情節,但因為時代的誤判使得理性、虔誠、信仰成為導演神往的人性光輝。

03「凡人悲劇的裸露性----影像·現實」

電影《爐焰飛灰》又名《薩勒姆的女巫》,在文學史上《薩勒姆的女巫》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優秀作品,創作期間她對題材進行歷史的拷究與人物改編時無時無刻都在影射著關於對麥卡錫主義的批判。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而後作為一部舞臺劇再度被改編成電影,我們不可忽略掉當電影作為一個說話/控訴的主動者時,重要的在於它所主動講述的年代,並非歷史所講述的年代。尼古拉斯·希特納與米勒二者的藝術聯結,為我們解讀電影題材“獵巫案”給出了普世的意義。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回望電影全貌,重述十七世紀的時刻即將來臨,一場關於女巫與上帝、信仰與苦難的全景不期而然的讓我們從愚昧的凡人中,再度看見耶穌的愛與死亡的啟迪。影像的魅力不僅可以建構遙遠的世紀圖景,還可以勾勒相仿人物的各樣心境。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當我們看到20世紀下半葉充滿指控/獵共風波的、一片狼藉無望的麥卡錫時代。電影界、文學界、資產階級、底層人士他們的掙扎使得他們擁有集體的創傷記憶,成為苦難的綜合體,而期間所裸露的悲劇正如薩勒姆小鎮的“獵巫”悲劇一樣,人與人之間為了明哲保身而聚斥著無數恐怖、荒唐的指證與無情、冷漠的出賣。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於是在無數的愚昧迴響中,屬於人類文明建構的道德體系與善惡是非再度解體/崩塌,《薩勒姆的女巫》作為借古諷今的一部出色劇作,在尼古拉斯·希特納的鏡頭組合下使得病態的、非暴力的、猩紅的現實虐殺揭起了20世界後半葉“米勒”一代難以抹掉的傷疤。尼古拉斯·希特納與米勒一樣深刻的意識到現世的悲憫,於是重建歷史,裸露地表的苦難,揭起曾經的傷疤,只為洞悉那一抹潔白的聖光。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導演尼古拉斯·希特納訪談錄

重塑歷史這一行為使得影像充滿張力,猶如“苦難先知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總在複述苦難、剖析人性、從而窺視期間的生命啟迪。這一切的文學活動用魯迅先生的話而言便是:把虛構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裡,來試煉它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阿比蓋爾深愛著的男主約翰因這一切駭人的行為被惡意指控罪名,而始終拒絕認罪的行為、被吊死的結局撼動著成千上萬的影迷。影片末尾被約翰親手撕碎的認罪書,象徵著一場迴歸“姓名”,召回“上帝”的真實救贖。我們到此隨著約翰的心境,以第三堵牆的戲劇模式,一起經歷了約翰的一生:作為旁觀者的注視--拯救者的怒吼--苦難者的沉淪後,我們才能夠憑藉著最原始的知覺與感性系統感受到生命的啟迪。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男主約翰那般如煉獄的信仰再一次驗證了先前我們所述的:與上帝並存的並非是潔白的信仰,而是不堪忍受的苦難。我們也很難忘記馮川在《憂鬱的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書中對信仰的描述:信仰不是那種廉價的,可以俯首拾來的恩賜,相反,它總是伴隨著懷疑、反抗和拒斥。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妒焰飛灰》:批判猩紅時代的凡人悲劇,解讀信仰的虔誠與悖論

西蒙·結尾:薩勒姆小鎮在信仰危機的籠罩下,滋生出了無窮的黑暗與憂鬱,但正因為人人對上帝的依戀,而偏離了真正神往的普世價值。信仰悖論是一種輪迴式的終結,與之相對的現實生活,由於種種的存在性和敵對性,使得它不接受基督式蒼白無力的愛,但是尼古拉斯·希特納與米勒告訴我們,現實生活反而會接受命運多舛的死亡啟迪。在人類不斷淨化的歷史中,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結,而作為悖論體而言,死亡有時候也是一種生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