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一位中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現在特怕考試,每次考完,都提心吊膽地怕知道自己的名次,排到前邊,我媽就千叮嚀萬囑咐:下次還得往前衝。

排到後面,我媽就換湯不換藥地說:完了,排得這麼靠後,能考上重點高中嗎?考不上好高中,能考上重點大學嗎?

從小學到高中,一個人一直聽這樣的嘮叨,要不怕考試才怪呢。更可怕的是,這種推理和提醒已經徹底地灌進了我的腦子裡,我現在不論做什麼事,出一點兒差錯就緊張得要命,會立刻聯想出一大串可怕的後果。”

這是《10天塑造孩子學習力》中的一段描述,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鄰居家12歲的小林,原本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品學兼優。但在上學期的一次期末考失利後,小林每到大考必會緊張,考前睡不著吃不好,考試時“大腦一片空白,手心全是汗”,考完久久無法恢復。學校的心理老師說小林就是太焦慮了。這不,期末考快來臨,小林對考試的焦慮未能緩解,小林媽媽可愁了……

有些孩子懼怕考試,只要細心觀察,家長就可以發現:

每次臨近考試,孩子心情會極度緊張,甚至出現頭痛、噁心等症狀;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後持久地不能放鬆下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考試焦慮”。

何謂“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指的是:

“在應試情境的激發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與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徵,以防禦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性反應所不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通俗地說,就是對考試的一種“怯場”,一到考試就“掉鏈子”、“發懵”,無法發揮正常的水平。這種心理狀態,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學習,更影響其身心發育。

哈佛大學的一位專家曾經對美國一所重點公立中學的學生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考試成了孩子們的“第一怕”。所以,考試焦慮,可以說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症狀,不管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對於考試壓力,都有承受不了的時候。不管是所謂的優等生、中等生還是後進生,都可能存在考試焦慮。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可能是這樣來的

  • 父母的思維和行為影響著孩子

①情感綁架

阿德勒心理學專家岸見一郎說,

有些孩子考取好成績,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許,就是因為孩子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時,父母會特別高興,給予表揚,而當孩子沒有獲得好成績時卻冷落和指責他,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父母無意間說出的話而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進而沮喪不已,這就容易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識,負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情感綁架。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承擔全家之光,需要成為全村的希望,頂著這樣的“光環”去應試,如何不焦慮?

②無意中編造著謊言

有些家長和老師常說的一個句式是:只要你……,就會取得好成績。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孩子越被說“其實能做到”,越不好好學習。為什麼?因為父母這樣說了,孩子就在心裡留有“其實能做到”的“退路”,這種退路或者說幻想,會成為他們逃避“非常努力了卻考不了好成績”這種現實的藉口。

③開口只談學習和考試

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中提到,有一位因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前來做心理諮詢的母親,當她明白了“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必須由孩子自己解決”之後,她說:“那日看著放學回來的女兒的臉,我突然意識到,長久以來自己和女兒說的竟只有學習的事情。”

在孩子看來,開口只談學習的父母沒那麼好親近吧?

電影《萬箭穿心》中裡的媽媽,就被兒子反問:你除了問我考得好不好之外,你還會問我什麼?”這位媽媽每天辛苦地幹體力活來養活孩子,但和孩子的關係卻非常糟糕,看不見孩子的其他存在價值,其為養育付出的辛苦,也被孩子無視了。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電影《萬箭穿心》劇照

④對“考生”予以特別照顧

當孩子要考試時,在家裡便會受到“特別照顧”,比如,不能受打擾。有些家長還會為了鄰居家發出的聲音太大吵到家裡的考生而跟鄰居吵架。

如果孩子要動手幫忙做點家務,媽媽會阻攔說,“你只要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就可以。”久而久之,孩子也許就會藉著學習這個理由不去承擔學習之外的任何事,而且,還有可能連重要的學習這件事也做不好。為什麼?

父母所做的種種,都加強了和孩子的不平等關係,讓學習變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事——為了考試。只要考試時間過去了,這種特殊照顧就不存在了,壓力太大,反而會讓孩子逃避考試和憎恨學習。

  • 孩子的消極解釋風格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用著名的實驗“電擊小狗”,向我們揭示了“習得性無助”心理狀態的產生。

如果總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敗,就可能放棄對此事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這種心理狀態彷彿在人的思維四周加上圍欄,使人的思維進入一種永久化、普遍化、個人化的狀態。

有些在考試中失利的孩子很容易就走入這種心理誤區,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比如,有個孩子某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回家後沮喪地對父母說:

“我永遠學不好數學了!”

“我每一次考數學都不可能考好!”

“我是我們班最笨的人!”

這就是孩子對於一次考試失利的消極解釋,這種解釋風格使得他絕望,更難以繼續努力。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別人家的父母怎麼看“考試”和“成績”

①斯坦福女博士諸葛越:

其實我一直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認為孩子一定要學習好。但這個“好”,不是體育競賽,不需要去爭所謂的高分數、第一名。

孩子如果自然考得很好,那是好事。但是學習和體育是不一樣的,一個班100個孩子,可以每個人都學懂了,學得很好,可以有80個學得很好,不用說一定要有人學得不好。

②心理學家賀嶺峰:

我女兒讀小學四年級時,拿試卷讓我簽名,我一看59分,小學四年級考試就考59分!我小學考試從來沒有考過90分以下的。

我跟她說,“你小學四年級就考59分,你知道嗎?等將來有一天你長大了,你到公司裡面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闆不會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學四年級的某次考試是考了59分還是考95分,這件事情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我問她:“你考了59分,你班考的最好考了多少分?”她說考了100分。

我就跟我女兒說,“你知道嗎?你們班這次考100分那個同學,就沒必要參加這次考試,因為這次考試什麼都沒診斷出來,他就白參加了!但是你的收穫就大了,你考一次試查出41分問題來!你只要把這41分改過來,你就是這次考試的最大的獲益者。”

③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寫給孩子的信中這麼說:

人生不是競技,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於是,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

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也許,每一個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一個又一個傷口,會讓自己觸目驚心。

何必把爭來的第一當成生命的獎盃!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好孩子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說:

我發現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

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創意最好。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讓我們為孩子做好這3件事

  • 首先,父母先做改變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

第一,自我審視:打破固定思維模式

改變需要勇氣,還要自省。只有不斷地審視自我,才能觸發改變。要知道,孩子是處於發展中的個體,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杜絕思維中的絕對化、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傾向。

  1. 絕對化是想當然的,認為某事一定會發生或一定不會發生,通常和“必須”、“應該”等字眼連在一起。
  2. 過分概括化其實就是以偏概全、以一當十的片面主義,比如一次失敗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3. 糟糕至極是指認為如果某件不好的事情一旦發生,會引發一連串更可怕的事件,最終走向糟糕至極。比如,高考失敗就認為前途無望。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第二,轉換視角:發掘孩子的亮點

如果你不懂如何做,來看看有40年教齡的Rita Pierson的TED演講《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

我曾給學生做了個測驗,一共20道題。

有個學生錯了18道,我在他的試卷上寫了個“+2”,還在旁邊畫了個笑臉。

他跑來問我,“皮爾斯老師,我是不及格嗎?”

我說:“是的。”

他問:“那你還給我一個笑臉?”

我說,“因為你正在進步。 你沒有全錯,還對了兩個。我們複習這些題的時候, 難道你不會做得更好嗎?”

他說:“是的。老師,我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18”讓人感覺想死, “+2”則意味著“我沒有那麼糟”。

每個孩子都是冠軍!每個孩子都需要大人的鼓勵,需要理解聯繫強大力量的大人的陪伴,需要大人們相信他們能做到最好。

換個關注點,或許有別樣收穫,給你講個小故事:

廚師讓小學徒去打油,千叮萬囑說千萬不要灑了,小學徒手哆嗦,灑了。

廚師大怒:“告訴你別灑,還灑了。你真不是打油的料!”

一位老先生告訴小學徒,“你再去打油時,要一邊看看外面的風光。”

小學徒說:“我不是打油的料,盯著還灑一半,看風光還不灑光了?”

這位老先生說灑光也沒事,主要看看外面有什麼就行了。小學徒於是嘗試邊拿著油,邊看風光,春光真美,一路看下來到達目的地了,小學徒低頭一看,手裡油一滴沒灑。

所以,如果孩子是“小學徒”,你想當“廚師”還是“老先生”?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 其次,教孩子學會自我反駁

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中說:

刻意緩和心情抑鬱,會使孩子更難感覺滿意。嚇阻失敗的感受會使孩子更難得到掌控的感受。減少必要的悲哀及焦慮會使孩子處於罹患抑鬱的風險之中。鼓勵廉價的成功,會造就出未來以昂貴的失敗為代價的下一代。

我們沒辦法也沒必要為孩子掃除成長道路上的一切挫敗,馬丁·塞利格曼教授建議,父母要先打破僵化思維,學會自我反駁,然後教會孩子利用這個工具打破消極解釋。

自我反駁的步驟有四個:

第一,收集證據:

一旦產生悲觀想法,要問自己,這種想法的證據是什麼?收集支持和反對這種想法的證據,這樣可以減輕認知偏差。

第二,做出選擇:

問自己是否還可以從其他方面來看這件不好的事。

第三,化解災難:正確地評估引起不好的事的所有可能情況。

A.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多大?

B.可能發生的事中最好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C.在以上兩個問題後,再問自己,實際上最可能發生的會是什麼?

第四,反攻計劃:

你可以做什麼事來促成最好的情況發生?但也不要忘記為可能發生的和最壞的情況做好打算。形成反攻計劃可以避免無助,也可以保存實力以度過可怕的時刻。

在教孩子反駁消極解釋之前,你自己要先學會這項技能。然後可以和孩子說,要和他一起玩“腦力遊戲”,並把上述的玩法傳授給他。告訴他,一旦他腦子裡的思想會妨礙他要做的事情時,最好立即反擊。

但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反駁的最主要原則就是“正確”:反駁必須根據事實,必須是可證實的。如果孩子的反駁是不清楚的或僅是空洞的積極思維,那麼反駁就不會消除他的悲觀。如果有這種現象發生,你需要幫助他建立更堅定、更正確的反駁。這樣,孩子就能學會如何應對挫折,尋找出路。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最後, 以目標導向教孩子積極行動

《10天塑造孩子學習力》中提到這樣一個實驗:

讓三組實驗對象,分別沿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是。剛走了兩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時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他們的情緒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這個實驗讓我們知道了目標的重要性。放到孩子的學習上,目標一樣重要,有人就打過比方,說沒有目標的學習像是飯後散步,而有明確目標的學習像運動會上的賽跑。

有心理學家指出,學習目標對孩子的學習能發揮最佳的作用。明確的學習目標有時還通過對孩子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集中的強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所以考試失利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列出目標(從小目標做起),比如當天做好錯題的訂正,根據薄弱項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這樣的積極行動更能使孩子體會達成目標的喜悅,這種喜悅帶來的掌控感無形中提升著孩子的自信,形成了一股新的學習動力。

為人父母,我們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而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不過源於這個簡單的心願:

“我們是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再他身邊的時候,甚至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曾給孩子提供的愛的支持,能讓他們活得更好,活得更成功,活得更幸福。”


“我怕考試”,心理學家這個腦力遊戲,讓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試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