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千万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一定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起跑线》是一部反映教育问题的影片。它以喜剧的形式近乎夸张的手法提出了一个值得全世界所有人都在探讨的严肃话题:

1教育的发展不均衡

2城乡差距大

3教育商业化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已经人们对教育寄予的无限厚望:1孩子们希望受到最好的教育

2国家社会和教育者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

何为最好的教育?是影片主人公苦苦寻到的一流学校吗?


一起走近这部好看的印度电影《起跑线》的故事:拉吉和米塔是一对中年夫妻。丈夫拉吉经营服装生意,对美貌的妻子塔米和活泼的女儿皮娅特别的宠爱。他们一家住在小城里,生活富足,家庭幸福。

唯有一个不同:美貌的时尚妻子会说英语,而丈夫呢?说的是印尼语,丈夫自己并不在意,但妻子非常在意,因为在当地习俗默认“说英语”是高大上的表现,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虽然丈夫拉吉不以为然,但为了让妻子高兴,他处处都非常的迁就她,这在女儿皮娅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最为突出了。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妻子可谓煞费苦心,从1400所学校中选中了前五名,她一个一个的去考察,最终说服丈夫在大城市买了学区房,决定不遗余力,一定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最好的学校里。

这个学校要求特别奇葩:不仅要对孩子提前培训,甚至家长也要培训。为此,这个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改变生活习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上培训班,学英语,学礼节,开party,可谓是削尖脑袋,就想进入上流社会,结果事与愿违,还遭到了很多有身份富人的不屑与打击,最终他们的孩子还是没有被录取。原因说来是可笑,他们的身份是服装店老板,即使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这个学校也不收的。


他们不甘心,在别人的提示下,又想出了歪点子:就是装穷,要搬去贫民窟一个月,然后骗取一个分配名额,给穷人家孩子的名额,最终他们的心愿达成,孩子皮娅被录取了,但却挤掉了他的好朋友,家的孩子名额。

此时剧情反转:主人公他良心真的发现,因为这个朋友曾经给他家以巨大的帮助,他在贫民窟里那一个月的生活中体会到了真爱!

他找到校长说明真相,谁知道貌岸然女校长却变相把他的孩子放到普通班也要留下,仍不录取他朋友的孩子,校长说:“我录取穷孩子就没钱可赚,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学费可交,其实我给他名额,他也念不到最后”!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校长的面目多么可怕!他揭示出印度社会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已经被商业化。

而这所谓的一流学校到底怎样呢?看到这样的校长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她的学校滴!

貌似高大上的学校里,并不一定能培养出比公立学校学到的更多的更好的学生。片中有一段来自公立学校孩子们的表演:是那样的活泼生动,多才多艺!这就是对这所学校的最大反讽。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唏嘘感叹,教育问题啊,真的是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建立一个公平的,平等的,最好的学校,这也是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学生们迫切需要的事情啊!

无论是印度,还是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事情都是大事呀!

国家要发展,教育要现行吗!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就像《起跑线》中的主人公:有一颗真成的公正的爱心,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公立学校,并致力于改变公立学校的教育环境设施等!投身到改变教育弊端的事业中!

有一本书叫《最好的教育》,来自德国最佳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伦娜中学的教学实录。

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恩雅校长有一个个实例,给我们讲述这个学校发展学生的 发展变化,看后真的让做教育者的我很受启发。

她的教育理念是: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和生命的美好!

海伦娜中学核心做法:

1引导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极致,并使每个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自信和团队

2完成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海伦娜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贫穷的家庭,有的是工读生。学校正确的引导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生了奇迹:

学生不仅在国际评估考试中成绩遥遥领先,而且毕业后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都有精彩表现,可谓是各个领域的精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正是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只要领悟到这个教育真谛,就都是在做最好的教育!


印度电影《起跑线》携手教师家长一起寻找“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