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解碼青春期》。
先來說說作者的童年吧。
作者喬西•西普是個孤兒,被拋棄的經歷讓他不相信任何人;幼年時他住在教養院裡,被一個大點的男孩性侵卻無人制止,也無人干預,導致他極度缺乏安全感,他甚至吃過一瓶藥,想結束生命,離開這個無人可以信任的世界。
他成了一個十分叛逆的少年,無論被誰收養,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讓養父母把他趕出去,他做到了,有段時間內他一直保持著一週就被踢出去的記錄。
這樣一個少年,誰成想竟成為美國一名暢銷書作家,曾在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發表關於青少年問題的演講,是各大電臺的知名青少年專家。
論幼年時期的悲慘,論少年時期的叛逆,我們的孩子們都比不上這位作者,那麼是什麼讓他有了後來的成功?相信大家和我一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也是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當年的作者就是現在令我們頭疼的孩子,事實上如果我們遇上當年的他,會比現在更抓狂,那麼讓他發生轉變的方法,就一定會對我們有所啟發,可以借鑑。
關鍵人物:他的最後一個養父,羅德尼。
被羅德尼收養後,喬西一如既往地想法子讓羅德尼把他趕出去,可是未能如願,於是行動一次次升級,他最終進了監獄。羅德尼將他保釋回來後,表示要和他好好談談。喬西想,這一天終於來了,終於要趕他走了,可羅德尼卻說:
“我們不把你看成一個難題,我們把你看作一個機會。”喬西愣住了,我也被震撼了,眼淚奪眶而出。細想想,我的孩子再怎麼屢教不改,也比當時的作者好多了,可我卻總是控制不住斥責、怒吼。我十分敬佩羅德尼,所以我更想好好閱讀這本書,想從作者口中瞭解一個青春期的孩子究竟為什麼會叛逆,也想試著成為另一個“羅德尼”。
現在我來詳細介紹一下本書內容。
書的第一部分解釋了三種關鍵的思維模式。第一種居然是“青少年比看起來更需要你”,這和我們平時瞭解的並不相同,我們總是認為孩子大了,需要一些空間;孩子大了,得自己處理問題;孩子大了,他們不那麼需要我們了(有點失落),可事實是:他比“看起來”更需要我們。
作者用他兒時坐木製過山車反覆地推起—拉緊大腿壓桿的事來向我們說明:孩子讓我們抓狂時,其實在試驗我們是否可靠,是否可信任。如果把青春期比作過山車,我們就是大腿壓桿!事實上,他們此時更需要我們,只是不懂用言語怎麼表達,或是因害怕而故意掩飾。
我兒子學習上不用人操心,可是他特別調皮,從小到大沒少挨我們訓,直到四年級時,他都是老師又愛又頭疼的對象。五年級時,換了個新老師,情況有所改變,我不斷收到老師的表揚信息,兒子隔三差五帶個小獎狀回來。可是在家裡他還是讓人頭疼,和學校裡判若兩人。我向這位老師請教,老師說他很好,只是需要肯定和鼓勵。
於是我們依樣畫葫蘆,多表揚少批評,起初是收到點成效的,可沒幾天他就一點一點地恢復原樣了。剛開始我們還能忍住不批評,後來就對他失望了,覺得他在學校就是裝的。這種境況愈演愈烈,一直持續到六年級,我們一度爆發戰爭,兩敗俱傷。
在看到這本書之後,我才豁然明朗,他那時的一點一點反彈,其實是在試探我們,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學會包容了。結果他多番試探後,我們對他失望的同時,他卻對我們更失望。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吵架吵得厲害,他是這麼對我們說的:“你們才是裝的,你們根本不想表揚我!說什麼以後會改,你們根本改不了!”我們以為很瞭解他,但其實他已看穿我們,真是無地自容。
如果能早點遇到這本書,早些明白孩子的心理,很多爭執都是可避免的,不過現在也不晚,兒子正上初一,書的第二部詳細分析了各個年齡段(11歲—18歲,即五年級到高中畢業)的生理、心理上的變化;思維和行為上的表現;人際關係和情緒情感上的特點;成人該如何發揮作用等等。
第三部分用了超過一半的篇幅,列出了青春期常見的挑戰,用場景+拆解+步驟的模式,手把手教你應對方法,可以說是十分貼心了。
結語
關於青春期心理的書和文章我看過不少,兒子的學校也開過相關講座,可是都遠沒有這本書上介紹的更科學、更直觀、更具指導性。
現在,這本書已成為我的大字典,只要一看不懂兒子,我就翻開查閱;同時它也是我的行動指南,遇到新情況,就根據相關指引作出回應;它還是我的情緒滅火器,怒火攻心時,翻出來看一看,我就能明瞭“原來是這樣,正常的,正常的”,自己跑到一邊去冷靜了。
如果你是父母、祖父母或是教育工作者,不管你現在有沒有為熊孩子所困擾,都建議你看看這本書,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羅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