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在《雍正王朝》中,要说谁最老谋深算,相信大家总能提出几个人选,康熙帝、佟国维、邬思道、张廷玉等等,每个人的权谋之术都各有千秋。

而老四胤禛之所以能顺利即位,一方面离不开邬思道的长久谋划,及四爷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康熙帝的最终青睐,以及佟国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隆科多的“临阵倒戈”,当然还有竞争对手八爷党和十四爷党的战略失误。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另一人,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四爷党成员,且早在举荐新太子一事上就已暴露了身份……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一、

康熙帝弥留之际,叫来了顾命大臣张廷玉,并交给他两份圣旨,一份圣旨是宣布隆科多勾结老八胤禩意图谋反,着立即赐死。另一份圣旨则是任命隆科多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

在张廷玉的见证下,康熙帝将第一份圣旨交由他保管,用以制衡隆科多。将传位诏书交由隆科多保管,并还给他曾经当掉的宝刀,形容他是宝刀,关键时刻才能出鞘。寓意让隆科多到那一天,拿出传位诏书,如实宣读。

等到了康熙帝驾崩的那一晚,同样是张廷玉偷偷把老四胤禛拉到了侧室,随后张五哥便拿着金牌令箭去搬救兵去了。并在老十三胤祥、隆科多等人回来宣读传位诏书后,也是张廷玉大喝一声:

“大位已定,朝拜新君!”

就这样,张廷玉一举树立了地位,并成为雍正帝的肱股之臣,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最终配享太庙。

但有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那就是传位这种事,历朝历代都属大事,康熙帝驾崩的当晚,权力最大者也是张廷玉。康熙帝一向谨慎,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满族大臣不用,偏偏选中了汉臣张廷玉,让他成为这个顾命大臣呢?

难道康熙帝不怕张廷玉不是四爷党吗?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二、

正因为康熙帝明知张廷玉是四爷党,所以,他才放心任命他为顾命大臣,以便顺利传位给老四胤禛。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思考,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康熙帝就开始青睐老四胤禛了,并把张廷玉选为顾命大臣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上书房大臣中以佟国维为首辅,马齐次之,张廷玉满打满算排到第三位。这种排名方式,直到举荐新太子时,佟国维被罢免回家养老,马齐被连降两级后而告终。

也就是说,张廷玉成为上书房首辅后,他的顾命大臣身份就确定了。可是按照我们前面的推断,张廷玉因为是四爷党,才被康熙帝任命为顾命大臣的。但举荐新太子一事上,张廷玉明明举荐的是废太子,何以看出来是四爷党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该剧一开始谈起:

一开始的朝局还是比较明朗的,太子胤礽监国,其余皇子们各有差事,但随着黄河大堤的决口,这种格局被打破了,因为康熙帝发现,大清朝出问题了:

“……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都不知道!胤礽,你怎么说?”

因为有变动,才给了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等阿哥们机会,于是便有了老四胤禛的南下赈灾和追缴户部欠款。才有了康熙帝面对太子胤礽卖官鬻爵,以及拆老四胤禛的台后,感慨一声:

“这就是我大清国将来的皇帝吗?”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三、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康熙帝的心中长了草,首先考验的便是他身边的这几位上书房大臣。

所以,在刑部冤案出来之后,作为八爷党成员的佟国维异常兴奋,如果说之前他还不敢表露自己是八爷党成员,但这一次不同了。正所谓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佟家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一方面是不一条路走到黑,另一方面则是赌,两头下注!

所以,佟国维才会激怒康熙帝,说什么“投鼠忌器”,目的就是让康熙帝下令彻查此案,同时他告知老八胤禩:

“八爷应该知道皇上那儿,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但佟国维败就败在了确实老眼昏花,身子骨不行了,平时加班加得少,所以常在上书房加班的张廷玉捡了个大漏。

这个大漏就是老八胤禩举报太子胤礽的奏折,通过康熙帝到了自己手上,张廷玉看后,马上一把火给烧了:

“臣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奏折。”

这个奏折是没了,张廷玉嘴上也说没有这个奏折,但在他心里,这份奏折是再也跑不掉了。

因为张廷玉此举很得圣意,于是康熙帝点名带着他去了热河,就是在热河,他一举奠定了上书房首辅位置!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指出了太子胤礽调兵手谕有假,正因为如此,他通过康熙帝的表现,成功猜出了康熙帝的中意皇子。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四、

在康熙帝不知道调兵手谕有假之前,他下达了多份圣旨,其中一份便是当场任命了四位亲王。而在他得知调兵手谕有假之后,他仍然下达了另一份圣旨,那就是废掉太子胤礽,并让众位大臣举荐新太子。

这就传达给了张廷玉一个信号:

在康熙帝确认太子胤礽要造反的前提下,他当场任命了四位亲王,也就证明,新的太子将大概率出自这四位亲王。而在他明知太子胤礽是冤枉的前提下,仍然废掉他,也就证明太子胤礽已经让他很不满。

这四个亲王就是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

结果,还没等废掉太子呢,皇长子胤禔和皇三子胤祉就掐起来了,一个是魇镇太子的蠢猪,一个是书读进狗肚子里的夯货。

所以,新太子人选就剩下了两个,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八胤禩!

而火烧老八胤禩奏折以及识破调兵手谕有假,这两件事,只有康熙帝和张廷玉在场,这个秘密也只有他们俩知道,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众臣为什么一致举荐老八胤禩了。

因为,剩下的两个人选中,老四胤禛号称“冷面王”,追缴户部欠款一事早已得罪了大部分大臣。剩下的老八胤禩,自然是“众望所归”,成为夺嫡热门的,甚至于佟国维还喝着奶跟马齐一起讽刺张廷玉:

“马大人,今天茶房奶子沏的不错,赶快趁热喝了吧,一会儿凉了,再喝那味可就两样了。”

那么张廷玉为什么不举荐老四胤禛呢?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五、

在举荐新太子一事上,佟国维积极为老八胤禩摇旗呐喊,康熙帝让张五哥去放老十三胤祥后,自己去了上书房视察情况。

询问马齐,谁的得票最高后,得知老八胤禩得票最高,康熙帝说了一句话:

“你们弄吧,你们弄吧!”

言外之意就是,随你们怎么折腾,反正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别人听不懂,但张廷玉马上就听懂了啊,他不仅听懂了,还明白康熙帝此时前来的目的,所以,他汇报了第一件事:

“江苏请求朝廷旌奖一位孝子!”

之所以要汇报此事,就是为了给佟国维安一个定心丸,让他确信释放老十三胤祥,并非因为支持他夺嫡,而是因为张五哥孝,老十三孝,而康熙帝:

“朕疼自己的儿子!”

不仅如此,康熙帝还问张廷玉,有没有河南、江苏、四川的奏折,这么多省他不问,为什么偏偏问这三个省呢?

道理很简单,河南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曾赈灾过,修过黄河大堤的省份;江苏则是刚好举荐了一位孝子,请求嘉奖;四川则是老四胤禛的人,年羹尧所在的省份,他正在那里剿匪,成绩斐然。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都懂,这三个省递上来的奏折绝对不仅这三个,张廷玉偏偏选择了跟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有关的奏折拿来说事,是不是很蹊跷啊?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六、

君臣二人暗语说完之后,眼看气氛僵在这里,眼看其他大臣们要看出破绽,张廷玉马上连喊两声“皇上”。说有幅承德避暑山庄画画好了,叫他快去看,康熙帝说了一句:

“好,妙,现在就去!”

画还没看到呢,康熙帝就说好,说妙,显然这不是针对画的,而是针对人的,这个人就是张廷玉!

等到了举荐新太子最后一天,康熙帝上朝后,李德全递过来一份奏折,他看都没看,就把他放在了案头一大堆奏折之上。这堆奏折都是举荐老八胤禩的,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八”字,康熙帝用奏折压住了这个“八”,也就表明老八胤禩根本没戏!

同时,这个举动也表明,康熙帝是怒的,当初在上书房都这么暗示大家。举老四胤禛的功劳就是想让大家改变主意,举荐老四的,结果大家还是举荐了老八。

由此,康熙帝判断出,这时候老四胤禛资历还不够,还不能推到储君位置上。康熙帝判断出了形势,张廷玉也判断出来了,所以,他举荐了废太子胤礽复立。

当时的奏折张廷玉是从左袖口掏出来的,大家猜猜看,他的右袖口是不是也装着一份奏折呢?

当他提到单独有奏折时,马齐是震惊的:

“什么?你单独有一个密折,我怎么不知道?”

由此可见,张廷玉应该是给马齐打过一个烟雾弹,也表明,张廷玉很有可能怀里揣着不止一份奏折,他也是看情况而定掏哪个。

但大概率,他的那份奏折是举荐老四胤禛的,也正是因为他早早押宝了老四胤禛,才让他成为了历经三朝而不倒,并配享太庙之人。

雍正王朝:隐藏最深的人,张廷玉早在举荐废太子时,就已投靠老四

​张廷玉这个人,不简单啊!

我叫杨角风,更多解读《雍正王朝》的文章,请关注!


专栏目前参加423知识节活动,半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