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大數據來“搭橋”企業復工復產更有數

稅收大數據來“搭橋”企業復工復產更有數

成都市溫江區稅務局深入四川艾醫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瞭解需求,提供稅收支持

疫情防控工作中,稅收大數據正在大顯身手。在成都,全市稅務系統通過稅收大數據問需搭橋,深入分析經濟運行動態,幫助企業細緻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提出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和建議,盡心盡力為各類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提供服務。從這些關於“大數據”的故事裡不難看到,企業復工復產更“有數”了。

一個二維碼

精準收集企業需求

“多虧稅務部門的大力溝通協調,協助我們解決了原材料短缺的大難題,讓我們的外貿訂單能夠按時交付,讓我們生產的口罩在國外抗疫戰場上也能彰顯力量!”近日,四川艾醫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唐迎波告訴筆者。

據悉,四川艾醫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原本生產醫用冷敷貼、一次性使用無菌敷貼等產品。疫情期間,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經信局等各級部門指導下,該公司取得生產口罩的相關資質,為政府部門口罩調配、普通百姓使用及各企業復工復產防疫防護提供了物資保障。

近期,該公司取得相關出口資質,陸續接到來自德國、波蘭、意大利、瑞士等國家的訂單,但生產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出現近5噸的需求缺口,一時之間,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供應商,面臨原材料供應鏈中斷、訂單無法按時交付的窘境。

為了精準收集企業需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成都市稅務局特別製作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需求收集”二維碼,企業可以通過手機掃碼快速填寫提交相關需求。在推廣應用過程中,成都市溫江區稅務局瞭解到該公司的需求,便安排專人第一時間對接,利用金稅三期稅收管理系統數據篩查功能,通過發票電子底賬系統的企業需求品目,匹配符合條件的銷售企業,初步篩選出數戶原材料供應商,再通過人工核實,最終確定了1戶位於成都市郫都區的原材料供應商。在溫江區、郫都區兩地稅務部門的通力合作下,最終順利解決企業供需鏈接的矛盾。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二維碼就能讓稅務部門發現我們的需求,短短一週內就解決了企業數噸原材料供應難題。實在太感謝了!”唐迎波激動地說。

兩地稅務攜手

破解企業原材料短缺困境

“哎!我們企業受制於關鍵原材料短缺,產能一直未恢復至年前水平!”2020年4月8日上午,在成都市雙流區稅務局問需企業產能恢復情況時,成都環太生物財務付女士表達了企業當前的困境。

成都環太生物於上世紀90年代初在涼山州西昌市成立,2011年在成都雙流新建深加工生產基地。在得知企業的困難後,成都市雙流區稅務局抗疫納稅服務團隊兵分兩路行動。“數據分析組”在8日上午迅即利用增值稅發票數據進行搜索,發現了金堂縣某公司能生產成都環太生物所需要的關鍵原材料。出於對企業商業信息的保護,該局並未直接將企業相關信息告知成都環太生物,而是由“對外聯絡組”主動聯繫了成都市金堂縣稅務局。成都市金堂縣稅務局與該公司進行溝通交流,詳細瞭解材料的價格、質量、長期供應等信息,並就上述信息進行整理轉達。兩地企業在瞭解情況後都表達了合作意向,最終,環太生物下達500斤材料採購訂單。9日上午,成都環太生物採購人員前往金堂縣,進行了物資清點,取貨裝車。

“稅務部門真的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完全沒想到在一天時間內就為我們找到了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原材料問題解決了,我們馬上就可以提升產能,真是太好了。”該公司法人代表張女士說道。

稅收大數據幫助企業

實現購銷金額上億元

還有更多這樣的故事:成都市武侯區稅務局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關聯考慮增值稅發票、時間、交通等各項因素,幫助原本生產電熱毯、電蚊香等產品的成都彩虹集團順利轉產醫用級防護口罩;成都市金堂縣稅務局與縣經信、住建局等部門交換企業信息逾萬條,從行業、區域、規模入手進行全面稅收數據分析,通過多部門數據共享,助力政府決策;全市稅務系統還利用大數據助力湖北企業復工復產,實現鄂蓉企業產銷精準對接……

今年2月以來,成都市稅務局充分挖掘稅收大數據潛力,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條,暢通產銷渠道。來自成都市稅務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全市稅務系統共收集到137戶企業的原材料短缺需求,幫助企業成功匹配65家供應商,29戶企業順利實現原材料採購,金額近億元。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