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司馬懿,爭議極大的人。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展現就是他的一生。

或褒或貶,評說司馬懿,幾乎是360度,每一面都有人講過。

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暫且從是為公還是為私的角度,來看司馬懿。

別人想出名,我去裝病7年

司馬懿生於179年,屬羊,恰恰比曹操小兩輪、24歲,屬於子侄輩的人物。

曹操和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哥哥司馬朗的關係都很好。

但司馬懿瞧不起曹操,史書說他是“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這個時候是201年,他不想為曹操服務,除了北方局勢尚且不清晰之外,更多原因是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儒家,而曹操主要是法家,兼容兵家和道家。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儒家的服務對象,是天下和天子,你曹操既未佔天下,更不是天子,有什麼權力要我司馬懿出山?

天下才是大公,你曹操再牛,也只是小私而已。

一些人根據晉書記載,“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就判定司馬懿生有反相,年輕時就有稱帝的野心。

其實,這完全誤會司馬懿。所謂雄豪志,就是儒生們常有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志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

若曹操真發現司馬懿有野心,他會早早找藉口,殺掉他。

這種事,曹操沒少幹。像許攸,這個膽大包天的人物,曹操利用完了之後,就乾淨利索地除掉了。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從201年到208年,司馬懿裝病在家,非暴力不合作。

到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四州,廢三公,設立丞相,並自任丞相,這時風向已變。

曹操佔有天下七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幷州、冀州、幽州。只剩南方荊州、揚州、益州,西方涼州未平。

天下11州,曹操有其7。這時,他已能代表天下,雖只是丞相,但實為天子。

司馬懿如果不出山,就是不識時務了。

加上曹操急需人才,知根知底的司馬家有“八達”,當然是首選。

曹操稍微一逼,說(如果司馬懿再不出來做官)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立馬害怕,扔掉柺杖,出來就職。

這種害怕,和裝病一樣,也是裝的,更多是借坡下驢。

儒家,要入世,要立德、立功、立言。

躺在家裡,是什麼也立不起來。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司馬懿的老爸司馬防,喜讀《漢書》的名臣列傳,自己還寫過相關人物點評幾十萬字。

他對自己8個兒子的教育,當然是漢朝名臣來對標,要求兒子們早早立志,早早立大志,做世之名臣。

司馬家的家教極嚴,“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司馬防沒讓兒子們進屋,兒子們不敢進屋,不讓坐就得站著,不問他們話,兒子們不敢吱聲。

司馬懿裝病7年,背後有沒有他老爸的指使,不太好說。

但司馬懿出來為曹操服務,絕對有司馬防的作用。

一出道,司馬懿已經30歲了,年齡有點大。

我說我是地道的奮鬥青年,但你們全不信

司馬懿這個人,如果說相似性,他和蜀漢的諸葛亮、東吳的張昭比較相似,尤其是和諸葛亮。


諸葛亮生於181年,比司馬懿小兩歲,207年出山,比司馬懿早一年。

而張昭則年老一些,生於156年,僅比曹操小一歲。他侍候的主公孫權,和司馬懿、諸葛亮的年齡相仿,生於182年。


司馬懿、諸葛亮、張昭這三人,相似性在於所持的價值觀,基本是儒家。

三人行事的風格,都是老成持重,嚴格自律。

三人的區別在於,司馬懿服務的曹魏,人才濟濟,他需要一步一步,一戰一戰,才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而諸葛亮和張昭,對於劉備和孫權極其重要,很早就掌握大權。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儘管接近權力中樞的時間有早有晚,但司馬懿、諸葛亮、張昭三人身上,都具體最讓人信任的品質——奮青,即奮鬥的青年。

諸葛亮和張昭,都被託孤,並且託孤時,都被叮囑過如果繼承人不成器,君可“自取之”。諸葛亮是在223年,張昭是在200年。劉備和孫策是何許英雄,知道諸葛亮和張昭擁有“自取”的能力和志向。

司馬懿被託孤,託了兩次。一次是曹丕死時,226年,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一次是239年,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司馬懿的被託孤,沒有出現主公叮囑“君可自取”的話,他只是屬於託孤團成員之一。

曹魏政權已經打造得非常鞏固,不存在“君可自取”的局面。在司馬懿前面,還有地位更高、信任更深之人,即便自取,也輪不到他。

被託孤的大臣,最少要具備兩大條件,一是足夠忠誠,二是能力超強。

曹丕和曹睿,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司馬懿可不可靠,能看出來。

父子二人,都把他作為託孤大臣,只能說明司馬懿在239年之前,為人做事無懈可擊,不存在隱忍,圖謀曹魏政權之心。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我們可以擬一個司馬懿從208年到239年的從政簡歷——

208年-216年,歷任文學掾,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

216年,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

219年,任軍司馬。

220年,曹丕即王位,任丞相長史。曹丕登皇位後,任尚書,督軍、御史中丞。

221年,升侍中、尚書左僕射。

224年,撫軍大將軍,假節,鎮守許昌。

226年,擊退孫權,擊敗諸葛瑾,升任驃騎將軍。

227年,駐紮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228年,平定孟達叛亂,屯兵宛城,準備攻吳。

230年,升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自荊州攻漢中。

231年,西駐長安,對戰諸葛亮。

233年,平定匈奴叛亂。

234年,屯兵渭南,與諸葛亮相持百日。當年八月,諸葛亮病故五丈原。

235年,升任太尉。

238年,從京師出發,用一年時間,平定公孫淵叛亂,統一遼東。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從208年到239年,這31年間,司馬懿很少享受安逸生活,地位越高,越是奔波。

這31年間,司馬懿這位奮青,表現出聽指揮、耐折騰、打勝仗的優良品質。


這樣一位國家棟梁,不信任他信任誰,不把少主託付給他託付給誰?

這位大臣,已經快60了,他的大兒子司馬師剛剛入朝,拜為散騎常侍,是皇上親信侍從。大孫子司馬炎剛剛3歲。

司馬炎的太爺爺司馬防已經在219年死了,但司馬家忠於朝廷、爭做名臣的家風,正一代一代往下傳。


等待物極必反的時刻

生於204年的曹睿,對年長他25歲的司馬懿,有種特殊的感情。

在自感不行時,他思念這位勤勉而忠心老臣。司馬懿平定遼東,率大軍回師,走到司隸的河內郡時,曹睿召他回京的詔書多達五封!


司馬懿接到的最後一封詔書上寫著:間側息望到,到便直排閣入,視吾面。

這讓司馬懿大驚,他回想曾在遼東襄平城做過一個夢,夢到曹睿枕在他的膝上,說“看我的臉”。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心想大事不好,司馬懿坐著追鋒車——一種輕便驛車、有兩位駕車人,一夜之間趕了400多里路,直接進入洛陽城嘉福殿內曹睿的御床前。

曹睿拉著司馬懿的手,眼睛看著齊王曹芳說:以後的事,就託付給您了。死是可以忍受的事,我忍著不死,是為了等您啊。我見著您了,也沒什麼遺憾的了。


此情此景,皇上對大臣的敬重,大臣對皇上的忠誠,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物極必反,這條規律再次起作用。

生於232年的曹芳繼位之後,司馬懿面臨一大轉折。

239年,曹芳只是8虛歲的娃娃,什麼也不懂,真正管事的是曹爽和司馬懿。

曹爽的年齡,和死去的曹睿差不多,不到40歲,正當年。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在60歲的司馬懿面前,無論是戰功,還是資歷,還是政績,曹爽都沒法比,唯一能比的,是他姓曹,是曹真的長子。而曹真是曹操的養子。

以顧命大臣的身份,擔任大將軍一職,曹爽剛開始小心謹慎。

儘管他和司馬懿一樣,都是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

但是,曹爽的食邑在239年就高達一萬二千戶,而司馬懿到241年才食邑萬戶。

曹爽視司馬懿為曹魏的心腹,司馬懿視曹爽為曹魏的肺腑。有事了,司馬懿總是請曹爽定奪,而曹爽以司馬懿名重,對他多多尊重。

兩人互相尊重,朝廷上下,一片和諧。司馬懿提出不少正確意見,比如說停止大興宮室,發展農業,使得國力大增。

如果這樣和諧下去,曹魏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

但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小人跳出來了。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曹爽的親信丁謐認為,司馬懿既有大志,又得民心,更有戰功,不可以信任。

實際上,這是丁謐等人,想獲得更大權力,享受更大自由。

司馬懿的存在,讓他們顧忌重重,不能胡作非為。

丁謐給曹爽出的招數是明升暗降,讓司馬懿當太傅,表面上地位更崇高了,但沒有了軍權,也沒有干涉尚書省的權力。

司馬懿的態度是,服從指揮,讓幹什麼幹什麼,他主動拒絕給司馬家子弟的官職。

國家遇到戰事,他雖然已看過花甲,仍然主動請纓——241年,孫權四路進攻曹魏,司馬懿請求出徵,將吳軍擊退;243年,率軍出征,攻打吳國諸葛恪,諸葛恪棄城而走。

兩戰兩捷,這讓曹爽很鬱悶。司馬懿這個老頭,像只剪去爪子的老虎,居然還是威風凜凜,威望持續上漲。

曹爽及其團伙,決定主動搞點事,來點戰績,攢攢人氣。

244年,曹爽聽從手下人的餿主意,決定伐蜀。

蜀國和吳國比,是個軟杮子。吳國的孫大帝還在,有主動進攻的能力。蜀國的諸葛亮早死了,主政的人沒什麼名氣。

司馬懿從大局出發,勸阻道:你們都知道,當年曹操在漢中都吃了大敗仗,現在蜀軍佔據要害,尤其是你們的退路。如果進攻不能取勝,你們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你們將怎麼承擔起這個失敗的責任?


在司馬懿那裡看似簡單,每戰必勝的行軍打仗,到曹爽那裡突然變得好難。

曹爽等人率領六、七萬大軍進攻蜀國,居然連糧草、物資的問題沒解決明白。

前進吧,有蜀軍防守,魏軍缺糧草、沒進攻工具;後退吧,蜀軍還佔據後路。

曹爽經過一番苦戰,將士死傷甚多,帶動的牛、馬幾乎耗盡。

兩勝對一敗,曹爽主動送司馬懿一分。

玩陽的不行,曹爽就玩陰的。

245年,他不顧司馬懿反對,將禁衛軍全部掌握在他弟弟手中。

247年4月,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死了。曹爽將郭太后遷出永寧宮,清理出權力核心,曹爽兄弟及其親黨,開始全面執政,享受充分的權力自由。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第二個月,司馬懿藉著老婆去世,開始裝病,不理政事。

這次裝病,離他上次裝病,整整過去了45歲。

上次裝病,裝了7年。

這次裝病,要裝多久呢?

躲在床上,司馬懿心情不會太壞,因為物極必反,好事快來了!

規律即大道,誰也逃不掉。

247年,司馬懿回家倒在床上,開始新的裝病。

他倒下的那一刻,也許會想一想他上個月死的老婆張春華。

張春華在他第一次裝病時,因為怕被人發現,還幫他殺了一個婢女。

這次裝病,他有新的幫手,他的兒子們。大兒子司馬師,虛歲40。二兒子司馬昭,虛歲37。三兒子司馬伷,虛歲21。

司馬懿有9個兒子,他和他爹一樣高產。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司馬懿服從指揮,以裝病示柔弱。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司馬懿是沒權不說話,臥倒任人作。


但是,這不代表司馬家就完全束手待擒。

司馬一家,悄悄訓練了3000死士。

這是不是很奇怪,京城管理那麼嚴格,怎麼能藏得住3000死士呢?

還得感謝曹爽。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曹爽及其團伙,把世事攪得太亂太糟糕,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一個陣營感謝他們,支持他們。


這3000死士,無乎於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和曹爽及其團伙有仇的,二是司馬家有恩的。

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男兒當如此,死士更如是。

這批死士,是司馬家族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後底牌,最後一把毒匕。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司馬懿放棄權力且病倒在家,讓曹爽等人的心兒飛揚起來。

曹爽吃的,穿的,用的,都和皇帝類似。

連晚上陪著睡覺的美人,都有皇宮的宦官偷偷送給他。黃門張當把魏明帝11名才人,送給他當妻妾。

曹爽的親信,看上什麼田產了,直接霸佔,竊取公物,向各州郡索要財物,如果不給,就找茬免官。

司馬懿雖然在床上躲著,但這些事情跑不出他的耳朵。

忍不可忍,等不可等。

司馬懿的忍和等,是為了魏國,還是為了司馬家?

這就不好說了。和他一樣,在忍和等的人很多,他們都在等待一場爆發。

曹爽等人,不是沒有警惕。

司馬懿裝病裝了一年,有人回過味來:這虛歲70的老頭,不是重病臥床嗎,怎麼還沒有好消息傳出來呢?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於是,248年12月,曹爽派親信去查看一番。

他派的人叫李勝。給曹爽出討伐蜀國的餿主意,就是這個人。

李勝到訪,司馬懿何等智慧,知道他來幹什麼,一場好戲隨手開演。

李勝此次是出任荊州刺史,封疆大吏,自當以禮相待。

司馬懿讓兩個婢女扶他出來接見,給他換衣,他故意讓衣服掉在地上,又指著嘴說口渴,婢女拿來粥,司馬懿裝作拿不動碗,讓婢女端著喝,他還讓粥從嘴邊流出。

李勝說:大家說您中風,沒想到病得這樣厲害。

司馬懿說:我年老體弱,快要死了。你到幷州任刺史,那裡靠近胡人,要加強警備。恐怕我們不能再見面了,我把我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託付給你。

高超的演技,完騙了李勝。

李勝回去向曹爽彙報:司馬公已經就比屍體多一口氣,身體和精神處於分離狀態,不值得顧慮他了。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過了幾天,不知出於何種考慮,或許是為了表現老同志的敬意,李勝流著眼淚又向曹爽等人說:太傅(司馬懿)的病體已經不能康復了,太令人傷心了。

和司馬懿相比,李勝也是一位演員,只是演技差了許多。他的眼淚,應該是高興的眼淚。

比李勝更高興的是曹爽。司馬懿會騙他,而李勝不會騙他。司馬懿要死了,沒有比這更讓人放心和高興的消息了。

有人比曹爽更高興,這人是司馬懿。

權利沒有約束時,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

敵人越放鬆、越高興,機會越易出現。

沒過幾天,249年的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和曹爽三兄弟,一起出洛陽,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

洛陽城,暫時處於權力真空。

機會,只此一天,稍縱即逝。


司馬懿沒有猶豫,更無徘徊,立即發動政變。

政變方案,早已推演N遍。1,由弟弟、兒子率領死士,控制京城、皇宮;2,入後宮,聯絡郭太后,達成政治同盟,上奏天子罷廢曹爽;3,任命司徒高柔,代理大將軍一職,管理曹爽的軍營;4,派人統領京城部隊。

到這個節骨眼,曹爽仍然沒輸,他手裡有皇帝,附近有兵可調,他的智囊桓範手裡有大司農大印,可以調動糧草。

司馬懿非常害怕曹爽拼命,連續派人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

司馬懿還對著洛水發誓:只要曹爽答應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

忽悠曹爽的,還有司馬懿的同夥太尉蔣濟。

曹爽想了一宿,想明白了,決定請皇帝罷免自己,向司馬懿認罪。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為此,桓範哭著罵道:你爹曹真是位大英雄,沒想到生了你們三兄弟,犢耳(直譯是小牛,意譯是完犢子)。

一場大賭局,司馬懿以心理戰,在牌面不佔優的情況下,獲得完勝。

如果他的對手不是蠢到家的曹爽,司馬家族根本沒有機會。

當權利沒有約束的時候,死亡也就只差一步之遙。再假設一下,如果司馬懿真的病死了,曹爽會怎麼樣呢?

他會滿足於吃穿用和皇帝一樣嗎?

肯定不會,貪心是一點一點喂大的。即使他能知足,他的親信也會鼓動他再進一步。

說實話,如果沒有司馬懿幹掉曹爽,曹爽絕對會在以後幾年裡搞政變,是重新換一個皇帝,還是自己當,要看那裡的情形了。

按照這種不知道做事邊界的人的行事準則,這是正常推理。

曹爽之所以放棄抵抗,是因為他覺得幹不過司馬懿,司馬懿保證留他一命,留他的爵位。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曹爽抱有僥倖心理,一旦風頭過去,他憑著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憑著司馬懿已經70高齡,會死在前面,他曹爽能夠東山再起。現在,他暫時“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

萬萬沒想到,一向講究,講信用的司馬懿,做了不講信用的事。

曾經送給曹爽宮中美人(魏明帝的才人)的宦官張當,受到司馬懿的嚴刑拷打,供稱曹爽等人圖謀造反。


於是,曹爽及其團伙,均被屠滅三族。

但是,曹爽等人,當時真的造反了,有證據嗎?如果有證據,史書一定會寫。

可能並不需要證據吧,只需要證人和證詞。

司馬懿對自食其言也會有解釋:以前答應曹爽殺他,因為當時他只有敗亂國典、擅權營私的罪,而現在謀反是大逆不道,是新罪,新罪當滅三族。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曹爽被殺,是249年正月初九,離高平陵政變,僅僅過了4天。


罵他是完犢子的桓範,也被滅了三族。桓範被滅三族,和他曾經說“司馬懿造反”有關。

司馬懿很生氣,說:(桓範)誣告他人謀反,按照法律應該怎麼處理?

主管的人回答:按法律,誣告的人應該反過來承受謀反罪。

從這一問一答中,我們知道司馬懿非常看重自己行為的正義性,即使生氣,也一定要按法律來處理,絕不像曹爽等人,胡亂更改法律和制度。

過了一個月,249年的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增加食邑到二萬戶,司馬懿固辭不受。

成為丞相,相當於走上過去曹操篡漢的路子。

同年十二月,曹芳又加司馬懿九錫之禮,朝會時不下拜,司馬懿又堅決辭掉了九錫禮。


又過了一個月,魏帝曹芳又一通嘉獎司馬懿。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這兩次賞賜司馬懿,並不恰當。

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和增邑,是對他撥亂反正的的獎勵。

而後兩次,完全是無功而賞。

無功而賞,說明曹芳心裡並無主張,自己害怕司馬懿,用賞賜來討好司馬懿。

而在曹爽專政時,曹芳學到了什麼?理政的本事沒學到,玩樂的本事學到了。

曹芳喜歡和後宮宮女嬉鬧,而管理宮女的官員清商令令狐景呵斥宮女。宮婦跑到曹芳那告小狀,曹芳就拿彈弓打令狐景,而且不避開令狐景的頭和眼睛。

令狐景也不怕死,說:現在陛下您和妃後遊玩沒有尺度,居然一起去看歌舞表演的藝人,赤身裸體淫亂,這些不能讓太后知道。我不怕死,都是替陛下考慮。

曹芳聽了,大怒:我當天子,不能自由自在,為所欲為嗎?太后!太后和我有什麼關係?!

曹芳讓人拿烙鐵去燙令狐景。令狐景全身被燙爛了。

別看曹芳要享受天子的權力,卻不承擔天子的義務。他不理政事,有曹爽時靠曹爽,曹爽死了靠司馬懿,不好處理的事情,往司馬懿那一交,他該玩玩去。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皇上不靠譜,有人真著急。

司空王凌暗中策劃換皇帝,曹芳下,曹彪上。

他的計劃,被人告密,司馬懿心裡先記下。

等到251年,王凌有所動作時,司馬懿再次施展突襲大法,直接帶兵討伐,同時赦免王凌罪行,逼迫王凌投降。

王凌像曹爽一樣上當,司馬懿再次食言,滅了王凌三族。

對保住自己皇位的司馬懿,曹芳來了一次狂舔——封司馬懿為相國,封為安平郡公,司馬懿的孫子及兄子各一人封為列侯,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

司馬懿堅意辭讓相國、郡公職銜,其他大禮收下。

總有人說司馬懿是野心家,拿曹操對司馬懿的評價“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來說事。

真要找責任,曹爽才是晉朝的首位功臣,第二位功臣,就是任性的曹芳,是他的濫賞,造成司馬家族勢力極度擴張。


司馬懿:我說我是奮青,你們信嗎?

曹芳的不理政、亂理政,還讓司馬懿之子司馬師踏上接班階梯——249年升為衛將軍,251年司馬懿死後,成為撫軍大將軍,掌握魏國軍政大權。

這些,都是司馬懿安排的嗎?

恐怕不是。

司馬懿在死的時候,會不會想起曹操這個老主公?會不會想起曹丕這個小主公?會不會想起曹睿這個少主公?

再想一想曹芳這個年少荒唐的新主公,司馬懿會給自己下怎樣的蓋棺語呢?

諸葛亮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昭的可以是,大公無私,老而彌辣。

司馬懿的,可不可以是興利除弊,至死方休呢?

僅比他小一歲的弟弟司馬孚,應該是最瞭解司馬懿的人。司馬孚一直自稱魏臣。

在265年西晉代魏的時候,司馬孚握著被廢魏帝曹奐的手,說:臣到死的那一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

把青春和心血給了誰,就會至死捍衛誰。

司馬孚如此,司馬懿也會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