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

#心理諮詢師說#

樂觀的人處處都能找到樂觀的因素,並解讀出樂觀的信息。其實,樂觀是對哀傷事件積極正向的思考。比如,手機丟了,會馬上找到快樂的理由,還好錢包沒丟,身份證銀行卡都還在,還好還好。

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

樂觀的孩子在成長路上遇到困難,能積極面對、敢於挑戰,在挫折體驗中仍能感受更多的快樂,經歷就是一種成長。

因此,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性格十分重要。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呢?

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

作為父母,是孩子樂觀的榜樣。所以培養樂觀的孩子,父母要做到:

1.言傳不如身教,父母要做到不抱怨。與其抱怨,不如積極應對,凡事多看積極的一面。比如,孩子打破菜盤子,家長批評會讓盤子恢復嗎?顯然不可能。不如先關心有沒有砸到孩子,孩子疼不疼?孩子感受到安全,會立刻收拾“殘局”,父母就馬上讚揚孩子做事有條理,知道下一步做什麼,還可以讚揚孩子有擔當,有責任感,做錯事會及時補救。

2.放低要求,讓孩子完成ta能力範圍內的事,或簡單的易做到的事,馬上讚揚,給孩子體驗成功喜悅的機會。對孩子要求太高,不僅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也會感到挫敗感。那就讓孩子簡單事一件一件地做好,親子都歡喜。

3.學會放手,鼓勵合理的冒險。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接受挑戰,體驗“高峰”。“包辦”的父母養不出獨立的孩子,不獨立的孩子很難樂觀。獨立的孩子勇於嘗試,樂於助人,經常受到關注與讚賞,自然快樂時光就多。

4.把孩子當客人,不嘮叨,認真聽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比如客人剛走又敲門說,“我把口杯落在客廳了”,我們會笑笑地遞還。如果是孩子上學剛出門又返回拿口杯,父母經常會說:你就是這樣,總是丟三落四……語氣還不好。請父母把孩子當客人,有利於孩子持續保持好心情。

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

作為老師,是孩子樂觀的引領。培養樂觀的孩子,老師要做到:

1.正確的讚賞和批評。先佈置具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真正達到目標後給予及時讚賞。批評時,不貼負面標籤。如,你真是個馬虎的人。

2.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讓ta體驗“掌控感”。如,讓學生自主約定班級規則,自主管理班級。

3.引導學生形成樂觀的“解讀風格”,以幽默而有意義的方式化解困難或尷尬。就如這次疫情,我們雖然無法如期返校,但仍可以在家學習,還省去回家返校的路上時間。因為疫情,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國人的善良與感恩。

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那一邊”支持ta,鼓勵ta,喜歡孩子的喜歡,悲傷孩子的悲傷,感受孩子的感受。如,對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有好奇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看重,被關注。

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可以允許做“不完美”的自己,在孩子面前做真實的自己,真誠的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做個樂觀向上的人。

在培養樂觀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要怎麼做?

#一直在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