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徒心態:越是輸不起,越喜歡下大賭注
墨菲定律裡有這樣的一則案例:
我們拋出一枚硬幣,理論上正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1/2,那麼當第1次正面朝上時,第2次還是正面朝上的概率只是1/4,第3次為1/8…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才會導致“越是輸不起的人,越喜歡在造成損失後加大投入,以期望能夠挽回之前的損失”
然而,這其實是種謬論,不管是第幾次投硬幣,正、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1/2,況且,現實中並不存在理論上的1/2,根據個人的習慣、力度的不同,這個概率也是會發生變化的…
結論就是:當我們做投資的時候,也不會存在這種理論上的1/2
好友劉君17年進入股市,開始投資;剛開始就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嘗試接觸一下中國當下最常見也最容易操作的投資方式;但是,沒想到一年時間不到就虧掉了十幾萬,這可是他數年來的積蓄···
可能是因為不甘心,虧到肉疼了;他東借西湊,找親戚朋友借了二十萬;按照他的說法是“有了經驗,湊準機會就再次殺入股市”···
結果,持續的股市低迷,又打了老劉一個透心涼····
後面的故事是什麼樣的,我們暫且不說;單純說這樣老劉的故事,在當前的投資市場上絕對的普遍的狀況,而且幾乎就是“散戶”的縮影;
一次次帶著希望入市,一次次被資本殺的遍體鱗傷····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墨菲定律派生出來這樣一個規律:
別修理那些還沒停工的傢伙,不然的話不會把它整停工了,還修不好!
我們的投資就像是在修理機器一樣,如果這個機器出現了問題,我就需要對他進行維修;
如果,維修之後仍然無法正常運轉,就應該果斷的放棄,否則無論我們投入多少精力、財力,也只是在做無用功罷了!
用投資學的術語來說,就是 『止損』
不懂止損,而為了挽回之前的損失,卻又增加了新的損失;不懂止損,其實並非因為“不懂”,而是帶入了負面情緒;
為了“糾正”這種負面情緒,往往不惜投入更多來否認“我損失了”;由此反覆,直到失去所有。
對於,股市中的散戶來說,“越是輸不起的人,越喜歡下大賭注”,正是這種心理驅使下發生的事情。
對他們來說,之前的損失,其實完全沒有起到作用,甚至這種“添油戰術”通常都會導致自己的資金分散而無法做出『有效投資』
稀缺心態:目光短淺,僅考慮當下
“稀缺心態”是指當我們擁有少於需求時,這種不幸福的感覺強行侵入了我們思想之中,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大家常常說得『窮人思維』,這是一種在我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
沒錢固然可怕,可比沒錢更可怕的是陷入了“稀缺心態”,如果不擺脫這種心態,只會讓人在貧窮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稀缺心態很容易讓人的目光變得短淺,會讓人一直慌慌張張局部地、暫時性地解決問題。
經濟學家曾對印度的街頭小販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這些小販在街頭兜售各種鮮花、蔬菜和水果,他們的營業模式很簡單,就是每天清晨去批發市場進上一天的貨物,當天賣完當天回本。
這些小販們都沒有什麼錢,他們都會向銀行借1000盧比來進貨,每天賺的一半收入用來支付這1000盧比的利息。
如果小販們每天能少買一杯茶喝、少吃一點零食,那麼一天就可以多攢下5盧比去進貨,經過50天的努力就可以免去向銀行借1000盧比了。
聽上去並不難,不過是近兩個月的時間,就能擺脫借貸。
可因為稀缺心態,小販們深陷借錢、還利息、再借錢、再還利息的怪圈之中。
也許,你會說,這些小販們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錢,如果能多一點錢,他們自然不會一直原地打轉,能夠擺脫這個惡性循環。
事實發現,結果並非如此!
經濟學家幫數百名小販償還了欠銀行的債務,在最初的幾個月,無債一身輕的小販們沒有把錢隨意花掉,也沒有再次借債,每天賺得錢都能夠存下來了。
可隨後的幾個月裡,小販們開始一點點地又回到了最初狀態,又開始借錢、還利息、再借錢、再還利息。
只是短短一年,所有人的債務量又回到了當初的狀態!於是,窮困又在繼續了···
人生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一個人若不能從長遠來規劃財務,他所做的一切就只能是侷限於眼前那些開銷,甚至還為了補眼前的窟窿而去挪用未來的資源。
長此以往哪怕是解決了目前的財務危機,但也會給未來的財務危機埋下一個炸彈,而引爆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因為,存在問題的事情,一定會出錯!
總體來說,無論是參與投資造富,還是日常理財;有一點我們永遠無法忽視,那就是『原始積累』;
有人是“財富傳遞”,有人是“意外之財”,但是我相信更多人是“日積月累”!
如果沒有辦法做到一開始就有足夠的資源,那麼我們至少 要學“匯流成涓”,同時,避免“稀缺心態”造成傷害!
小編語錄
不要對階層下沉認命,要努力實現財務自由,要從此刻就開始安排一生的投資。
這種投資不是任性而為地借貸消費,而是為了創造優質資產去良性負債,去啟動兩個複利引擎:
一是勞動收入,二是理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