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柴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为什么那么多大师还在坚持? 柴烧是建盏最古老传统的烧制方式,以木材作为单一、主要的烧窑燃料。在两宋时期就有窑炉群聚,长龙窑多达九十九条的窑烧盛况。如今在建窑遗址发掘整理的目前国内最大的龙窑遗迹,长达135.6米,一窑约莫有十万件瓷具,可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产量之多可见一斑。虽然现在随着烧制技术的成熟,电烧、气烧的出现,但还是有很多大师在坚持柴烧。那究竟柴烧有何独到能在薪火相传中经久不衰,今天小编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下这项古老烧制技术的魅力所在。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1、烧制方式

柴烧是一种延续宋代的古老烧制方法,以松柏木为燃料。靠万斤松柏枝燃烧时释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着在茶具上形成釉色,珍贵天然不带一点化学颜料。其中以龙窑柴烧最为出名,龙窑的建造和松木的烧制成本均非常高,成品率只有10%-15%,且不少成品有瑕疵、火纹、灰尘颗粒等。为了避免釉面落灰或胎体走火等瑕疵出现,烧制建盏时用匣钵罩住,隔离盏与窑内环境,防止被窑火中的烟尘、火剌及落灰的污染,为釉面创造一个洁净、气氛均匀的烧成环境,使建盏釉面保持完整一致。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其次柴烧盏釉面光滑完全来自窑内火候,土胎,草木灰的融合,在高温烤制下的落灰掉落依附在坯体之上,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成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瓷器艺术品。历经窑火烧制过的盏器,火焰流窜在坯体上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着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带给创作者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是柴烧盏人工难以构成的玄妙之处,也是电窑或瓦斯窑所不能及的。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2、釉色呈现

建盏的柴烧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变幻多端,窑变釉面的七彩斑斓又如"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般巧夺天工。从起始的一坯泥胎,在土与火的淬炼中凤凰涅槃,绽放独特的脉络和色彩。即使是表面单色的纯釉盏器 ,细赏之下也是层层中透出万彩。由于柴烧盏在烧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柴,造成窑内温度忽高忽低,导致釉面气泡大小不一,层次加叠。因为选用富含油脂高的松柴烧制,故柴烧盏胎体更显油润、自然细腻,焕发出柴烧独具的青松古韵。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3、品茗效果

据《本草纲目》记载:"松脂,味苦温,主疽恶创,头伤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而松木柴作为柴烧的主要燃料,在烧制过程中,因窑内高温火焰的燃烧与瓷器融合为一体。当沸腾的茶水激发松脂的活性,杯中之茶就自然带了几分松脂清香,长期用柴烧盏器饮茶会有一定的益气养身之效。其次松柴、泥与火在柴窑的还原焰的高温氛围中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交换循环,少量有机物混合在釉质表层。这种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将饮用水中的杂质剥离出来,软化水质,降低茶的苦涩感。使茶汤入口更绵柔、回甘绵长,齿颊生香。

柴烧的时代已经落寞,为什么大师们还在坚持?看懂这三点就够了


虽然简朴古拙的柴烧建盏仍然受到大众欢迎,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很多因素限制了柴烧工艺的发展,那个属于柴烧的鼎盛时代已经过去。近年来柴烧盏量少价高的现状,也说明了柴烧工艺的凋零。许多工艺大师即使有熟练的经验把控窑口温度,但对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如果大家碰上合适的建盏,就珍惜这段缘分吧。


有关于建盏的任何问题,可以后台私信笔者,笔者将会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