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文/動動

金庸的武俠小說的英雄大多個性鮮明,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以《射鵰英雄傳》(1957年)、《神鵰俠侶》(1959年)和《倚天屠龍記》(1961年)這三部武俠作品為廣為傳唱的經典,因其小說情節存在一定的銜接,故稱作“射鵰三部曲”。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射鵰三部曲

從創作時間順序來看,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早年的英雄人物形象相對單一,而後期創作的諸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雪山飛狐》中的令狐沖,甚至他的收尾作品《鹿鼎記》中的韋小寶,都更像普通人而並非英雄,人物性格特點也愈發複雜。

金庸自己也承認, 他早期作品不成熟,演繹痕跡過重,缺乏真實感。對人物形象的批判歌頌也更多停留在政治、倫理層次,從而缺乏對複雜人性的深刻挖掘。

仔細觀摩金庸先生的射鵰三部曲的武俠英雄形象,不難發現,他們都有相似的“平民化”的特徵。

何為“平民化”,即他們不同於傳統概念上的英雄人物,與頂天立地、完美無瑕的英雄人物比起來,他們無論是從出生環境、自身性格以及愛情經歷等方面,都與普通個體無異。

而且他們無論是自身特質還是在待人接物上,亦或是感情的處理方式上,都存在諸多的缺點,似乎並非如傳統意義上的英雄那般完美無瑕。

與其說他們是英雄,倒不如說他們是我們身邊的一個普通人物。

那麼本文將從平民化的出生、平民化的個性特徵以及平民化的愛情觀念三個角度來探討射鵰三部曲中的“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一、相似的平民化的出生:身份卑微,命途多舛

眾所周知,射鵰三部曲當中的主人公都是相對普通而且身份卑微,甚至可以說是命途多舛的。

他們沒有顯赫的出生背景,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沒有個個天賦異稟,沒有天生光彩奪目,與他們的英雄事蹟比起來,反而極其普通。

先來看看《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當他尚在孃胎之時,便遇到風雪極端天氣,父親郭嘯天被奸人所害,自此和母親相依為命,這是他童年的一大不幸。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黃日華版本郭靖

而後,他與母親一道流難在蒙古草原,過著貧寒的生活,身份地位極其卑微。大概在郭靖二十歲時,母親李萍在成吉思汗金帳中自殺身亡,他成為孤兒。

而郭靖本人性格憨厚、腦袋很笨,長到七歲才會說話,在他二十歲之前,根本看不出他有英雄的潛質。

《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命運更是相當悲慘,父親楊康作法自斃,十一歲時母親穆念慈染病英年早逝,本就寒微的出身卻又得遭遇喪母后的流浪,楊過不得不混跡江湖,偷雞摸狗,飢一頓飽一頓,過著乞丐一般的生活,到處被人欺負笑罵。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黃曉明版本楊過

再來看看《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角張無忌,他自幼隨父母生活在荒無人煙的冰火島,之後好容易隨著父母回到中原,父母卻被中原武林中的所謂的名門正派逼迫的雙雙自盡,十歲的張無忌便成為孤兒,而且還身中玄冥神掌,生命危在旦夕,每天和死神鬥爭,機緣巧合才習得《九陽真經》挽救自己一命。

總結來看,三位主人公均出生普通,童年生活亦是嚐遍了底層生活的艱辛,受盡人世折磨,看盡人間冷暖。

而正是這樣普通的出生以及來自普通底層生活的磨練,才讓這樣的英雄人物更具煙火氣,更貼近讀者的心靈,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金庸先生通過對他們出生平民化的描寫,讓他們因受到底層生活的鍛鍊而更加懂得生活的艱辛,因此會更加拼搏上進,對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滿嚮往,對人生的成功更是充滿激情,這樣的英雄人物,反而更加飽滿,更具現實啟示意義。

二、相似平民化的個性特徵:郭靖愚笨憨厚,楊過個性隨性偏激,張無忌優柔寡斷

郭靖個性淳樸,愚笨憨厚

郭靖應當是射鵰三部曲中最愚笨的一個英雄人物,他7歲才學會說話,後期也是通過貴人尤其是愛人黃蓉的相助才得以功成名就。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李亞鵬版本郭靖

在他的成功道路上,倘若沒有聰明絕頂的黃蓉輔助,可能就沒有後來武功蓋世的郭大俠。

但也正是因為他愚笨的特點,與普通人無異,甚至劣於普通人,反而在他英雄路上凸顯出了他的勤奮,可以說郭靖給了我們普通人很好的激勵作用。

楊過邪氣重,個性隨性偏激

楊過雖說聰明機智,但他身上邪氣重,從小頑劣不堪,個性隨性偏激,儼然一個正邪交融、不拘世俗、敢愛敢恨、自我中心的人物形象。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古天樂版本楊過

加上他本身沒有什麼抱負,失去母親之後連口飽飯都吃不到的他常常做些偷雞摸狗的行徑,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得飽穿得暖這樣簡單的訴求。

而他性格偏執的缺陷,也讓他的人生吃了不少虧。他在受傷、中毒、訣別、斷臂這一過程中,正因為他自身性格偏執,難以忍耐,造成了斷臂之痛。

正是楊過這樣的性格弱點反倒使其英雄人物的人性更加真實,絲毫不會影響他精神的崇高,因此一代大俠的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張無忌優柔寡斷,凡事順其自然

整體上,從張無忌的性格因素可以發現,張無忌本身並無特別大的抱負,這一點和金庸的另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非常相似。

被中了毒掌之後,他沒有抱太大生還的希望,只想找個安靜之地等死,好早日和爹孃相聚。反而在他安靜等待死亡審判的途中出現了新的機會,被動推動他的成名。

原著金庸老先生曾這樣形容他:

他習乾坤大挪移心法是從小昭所請;成為明教教主既是迫於形勢,亦是殷天正等動之以情;與周芷若成婚是奉謝遜之命,不與周芷若成婚拜堂又是為趙敏所迫,亦是為了相救謝遜。

張無忌的個性比較複雜且軟弱,做事又很優柔寡斷,許多人都認為他和傳統意義上的大俠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不具備成為一個大俠的條件。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曾舜晞版本張無忌

相較之郭靖和楊過那種英雄神曲般的壯美,張無忌無疑走下了神壇,走進了每個人的心中,在他的身上有更多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品質精神,張無忌告訴我們,再出色的大俠也無法脫離他是一個普通人這樣的事實。

從他們的個性特徵來看,三個人在個性上雖各有各的特色,但均存在著傳統型的英雄本不具有的性格弱點及缺陷。

射鵰三部曲中的英雄形象的刻畫,把英雄從一開始的單一化、概念化和模式化的形象裡解救出來,使得英雄變成一個有血有肉,具有人格魅力及性格魅力的人,而不是缺少人之常情的“超人”。

三、相似平民化的愛情觀念:郭靖專一純粹,楊過至情至性,張無忌多情長情

在愛情上,郭靖相對來說,簡單純粹,也不存在轟轟烈烈,和楊過比起來,稍微有些遜色,郭靖是三部曲裡面,唯一一個寫了婚後生活的。

可以說,婚後的郭靖更像一個普通人,如果說在事業上,郭靖擁有憂國憂民、俠之大者的心態,那麼在愛情上,他只是一個會聽妻子話、寵愛妻子的普通丈夫。

楊過則相對至情至性,堅持到底,雖然他在感情上經歷了諸多的波折,由於傳統觀念的桎梏,他和師父小龍女在一起存在太多觀念的束縛,導致他們在一起障礙重重,然而卻似乎並沒有難倒楊過,苦等十六年而得以重逢,這樣的感情可謂相當震撼。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陳曉版本楊過

楊過雖誤打誤撞成為了擊退蒙古軍的大英雄,但他從頭到尾,只想和他的姑姑小龍女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他沒有成為英雄的願景,只想擁有一份普通真摯的愛情,只是社會壓力加深了他堅守平凡愛情的阻力。

儘管被迫演繹了一段勇敢而偉大的愛情,但他的愛情觀念,卻和普通人一樣簡單純粹,和小龍女在一起就好,其他的他根本不在乎,什麼社會紛亂,與他何干。

而張無忌,在愛情裡卻總是搖擺不定,和古代同時期的普通男子一樣,也想擁有三妻四妾,十分多情,優柔寡斷的性格,在他的愛情觀念裡,表現的淋漓盡致。

就連金庸老先生都看不下去了:

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那一個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張無忌在三者裡,相對更加普通,凡事被動而為,和楊過比起來,他的愛情都是女子主動推動他向前,他從來不自己主動做選擇,可以說,張無忌對待感情的態度,有所缺陷,但卻顯得極為真實。

四、縱向對比:越來越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對比三部曲,郭靖、楊過、張無忌,他們的形象越來越平民化,同時更加飽滿、真實、複雜,不再單一。

最新修訂版的《倚天屠龍記》將張無忌的結局改成了開放式的結局,即張無忌並沒有和趙敏遠赴蒙古過著歸隱的生活,他在最後,也沒有最終選擇出和誰在一起,由此突出了張無忌平民化的優柔寡斷的性格,和郭靖的專一以及楊過的痴情專情相比,張無忌多情的愛情心態似乎更符合當時的普通男性的情愛思想。

淺析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蘇有朋版本張無忌

而金庸先生亦曾在《射鵰》後記中提到他的創作感悟:

《射鵰》中的人物個性單純,郭靖誠樸厚重、黃蓉機智靈巧,讀者容易印象深刻。這是中國傳統小說和戲劇的特徵,但不免缺乏人物內心世界的複雜性。

由此可見,射鵰三部曲中,從《射鵰英雄轉》中的郭靖到《神鵰俠侶》裡的楊過,最後到《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英雄主角的平民化特徵愈來愈明顯,越來越接地氣,給讀者更大的代入感,也表明了金庸先生對人物形象描述的筆觸越發的成熟。

其中,隨著創作時間的推移,金庸先生對人物形象創作思想發生了轉變,將英雄形象從傳統英雄人物的模式化概念中解救了出來。

寫在最後

射鵰三部曲中的英雄主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郭靖雖然為國為民,但卻不如楊過和張無忌那般聰明,從小憨厚愚笨;而楊過雖說聰明絕頂,但性格相當隨性,身上甚至還存有一絲邪氣,凡事喜歡與封建禮教作對;張無忌儘管武學天賦異稟,一小時練就別人好幾年才能練成的乾坤大挪移,但在為人處世上過於優柔寡斷,沒有大俠的果斷,尤其是在於對待感情上面,更是猶猶豫豫。

而正是由於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點,使得人物形象反而更真實接地氣,普通人物的崛起事蹟,反而更能鼓動人心。

金庸先生通過平民化的英雄形象的描述,拉近了讀者的距離以及強烈的代入感,給普通人以更加深刻且真實的人生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