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1935年4月27日,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出生於希臘古城雅典。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經歷了“二戰”和希臘內戰,這也成為他早期電影探索的主題。

1967年起,安哲羅普洛斯開始拍攝電影,他的電影生涯差不多持續了半個世紀,從早期作品《放送》《重建》,到令他躋身世界電影大師行列的 “希臘近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獵人》)、“漂泊/沉默”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霧中風景》),“邊境/追尋”三部曲(《鸛鳥踟躕》《尤里西斯的凝視》《一日和永恆》),和未完成的“希臘/悲傷”三部曲(《悲傷草原》《時光之塵》《另一片海》)。

英國知名影評人喬納森·羅姆尼說,要想領略真正的希臘戲劇,就去看安哲羅普洛斯,他的電影把古代神話變成了現代傑作。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安哲羅普洛斯曾把自己的電影創作歸納為一個主題——“旅途,邊界,放逐”,雨天、霧氣和水面是他的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他以安靜、憂鬱、痛楚和充滿哲思的方式重新構建了一種電影美學,但緩慢的影像,如同凝視一般的長鏡頭,也令他的電影常有“催眠”的效果。據說韓國導演金基德在柏林電影節觀看《悲傷草原》時,“睡得挺香”。

總體而言,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顯得哀傷而充滿詩意,時而有超現實的段落,形了純粹又複雜的藝術風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事實上,他的電影創作始終與現實密切相關。

短片《放送》是他的處女作,以媒體尋找“理想男人”為開端,用諷刺幽默的手法描繪一個普通公務員逐步成為媒體話題製造工具的故事。影片利用敘事的跳接,模糊紀實與劇情片的界限,對比現實與媒體操控下的兩種不同世界,通過小人物的悲劇諷刺了當時的媒體。

1970年的《重建》是他的長篇處女作,也是唯一一部他參演並飾演自己的作品。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將一起家庭謀殺案通過事件結果、警官假想、記者和導演猜想三種不同視角,以別出心裁的“反偵探”敘事模式探索事件本身,用一種緩慢的節奏重建事實,反映了希臘文化的衰敗。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重建》劇照

在“希臘近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獵人》中,安哲羅普洛斯通過三個獨立的故事,回眸了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希臘經歷法西斯入侵、內戰、軍政府的歲月。《1936年的歲月》以古諷今,以意在言外的視覺語言表達,批評當時的希臘政府。《流浪藝人》穿梭於1939至1952年間,講述一群流浪藝人在歷史洪流下的顛沛流,《獵人》以打破時空的超現實手法,直視被隱藏的內戰歷史。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左起)《19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獵人》海報

而從“沉默三部曲”開始,安哲羅普洛斯轉向對個人歸宿的探尋,用形而上的風格和文本處理個體內在的精神體驗。《塞瑟島之旅》的主角是一位導演,他在片中要拍一部電影,影片內外的情節被糾結在一起,讓人無從分辨。《養蜂人》講述離家出走的老校長的最後一次旅行,他在冥冥中抱持著死前必返家園的信念,對身邊的一切誘惑都絕望麻木。《霧中風景》被稱為是“一場殘酷的成人禮”,觀眾跟隨一對小姐弟踏上旅程,尋找他們並不存在的父親,在虛幻與現實、尋找與迷失中展開沒有盡頭的尋根之旅。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霧中風景》劇照

整個1990年代,安哲羅普洛斯只拍攝了兩部影片《尤利西斯的凝視》和《永恆和一日》,與《鸛鳥躑躅》共同構成了“邊境三部曲”。主人公們在奧德賽式的越界旅程中,尋找人類溝通諒解的邊界和終極的生死邊界。《鸛鳥躑躅》中,他探討邊界如何阻隔人與人的溝通,在混亂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頭會怎麼樣。1995的《尤利西斯的凝視》是為祝賀電影誕生一百年而拍攝,電影中,導演A為了尋找三卷“希臘所拍的第一卷電影底片”,踏遍千山萬水,最後來到戰地薩拉熱窩,他看到國家的衰落,也看到了自己的一生。《永恆和一日》中,在詩人亞歷山大孤獨地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天時,太太安娜在世時的諸多生活片段、探望獨自生活在療養院中的年邁衰弱母親的情形、花費大半生心血研究的19世紀詩人所羅穆斯等,一一以或真實或夢幻的形態與他會面,助他解除對“明天會持續多久”的困惑。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永恆和一日》劇照

進入21世紀,安哲羅普洛斯重燃對電影的熱情,開始緩慢雕琢“希臘三部曲”,他虛構了一個虛構的希臘裔家庭,讓他們遍歷上世紀悲情的歷史事件,提煉出人類不得已的放逐命運。2004年上映的《悲傷草原》材自希臘神話,講述一個女人的命運和她的愛情悲劇。2009年,《時光之塵》上映,一對戀人在動盪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帶出歷史與人生、個體與世界、戰爭與人性的永恆議題。

“讓時間的流逝變得詩意”,這是安哲羅普洛斯的藝術信念。事實上,他的藝術創作始終與文學密切相關。童年時期,希臘被德軍入侵,他的父親遭到德軍拘捕,他開始寫詩和短篇小說排遣憂愁,希臘詩人賽菲里斯和卡瓦菲的詩歌都對他有巨大的影響。他的電影中總有詩的存在,他說詩歌和電影是天然的伴侶,詩歌是溼潤的露水,讓嚴酷的現實溫和起來,變得可以忍受,它讓影像有了深度,將你帶向他處。在那裡,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顯得更加迷人。

就在人們對“希臘三部曲”的終結篇《另一片海》充滿期待時,噩耗傳來,2012年1月24日,安哲羅普洛斯在前往拍攝地的路上被一輛摩托車撞倒,意外身亡——“如果有幸能選擇自己的死亡,我願意死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他曾經的玩笑一語成讖。

更讓人悲傷的是,2018年7月,安哲羅普洛斯的故居在一次火災中被焚燬,他寫下的眾多文章、詩歌、信件,及其收藏的大量書籍等珍貴物品淡然無存。

但安哲羅普洛斯把他的電影留給了世界,就像他給電影下的定義那樣——“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它給人做伴,讓我們的生活稍微好一點,那就是好電影、好詩的作用。”

我知總有一天,你會離去

風把你的眼睛帶往遙遠的地方······

但請將這一天給我

猶如我的最後一天

請將這一天送給我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此地的形而上學

——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電影

郝巖冰

(刊於《文學報》2005年6月23日)

如果希臘這個專有名詞可以帶有某些形容詞的色彩的話,這個代表了神話、詩歌、哲學和音樂的詞語只能用來修飾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電影。在這個浮躁而倉皇的時代裡,生活的鏡像只是對於物質世界的不同剪輯,或者是在叢生的慾望中匆忙完成的跳。有誰還能心懷聖潔與靜穆,安坐在歷史的眾神面前,保持思考的姿勢,為大地和蒼生念響懺悔與禱告的詞文?只有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十三部影片。

安哲羅普洛斯真正開始創作的時候已經到了1970年。在走遍了整個希臘的土地之後,這部名為《重建》的影片誕生了。作為第一部完整的長片,《重建》就像一條大河的源頭,我們所能發掘到的意蘊,在《重建》一片中幾乎可以全部勘測得到。有關放逐、漂泊與追尋的道路,有關生命、靈魂與情感的體味,都已是安哲羅普洛斯的鏡中之像。導演自己也認為,他其後的作品都是對於《重建》的重建。

《重建》製作完成之後,在1972年到1977年的五年時間裡。安哲羅普洛斯完成了他的“希臘現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和《獵人》。導演用這一組作品展開了蒼茫的歷史境域。對於權力與榮譽的思考,對於時間與生命的辯證分析,從歷史的山峰上俯瞰眾生,或者從個人的立場出發去叩問歷史……成為安哲羅普洛斯在1970年代所鍾愛的主題。他的鏡像風格也在這一組作品中被加強。固定機位拍攝中形成的空鏡頭,像一個在沉思冥想中進入化境的老人。流暢而安詳的長鏡頭則像一個沉默的凝視者,在冷靜中體味蒼涼而豐富的無窮意味。對於畫外空間的利用則顯示出安哲羅普洛斯對節制與含蓄之美的把握,昭示著歷史與命運的真正展開是在銀幕背後,答案並不侷限於畫框之內。這種來自於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的影響一直保持在安哲羅普洛斯的作品中間,包括他在1980年拍攝的《亞力山大大帝》和1983年拍攝的《雅典》,以及在1984年到1988年之間拍攝的“沉默三部曲”。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尤利西斯的凝視》劇照

在由《塞瑟島之旅》、《養蜂人》和《霧中風景》組成的“沉默三部曲”中,安哲羅普洛斯似乎擺脫時間對他的困擾,對於空間的焦慮成為新的主題。沉默意味著對於時間的對抗,安哲羅普洛斯在此專注的卻是有關疆域和界限的問題,因此這三部影片也被稱為“旅程三部曲”。哪裡才是最後的棲息之地?蘭波說過,心靈不在她生活的地方,而在她嚮往的地方。安哲羅普洛斯在追問,到底哪裡才是嚮往的地方?在名片《霧中風景》之中,小男孩亞力山大問他的姐姐,“什麼是別界?”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一直持續到他在1990年代拍攝的影片當中。在《鸛鳥踟躇》一片中,站在希臘與阿爾巴尼亞邊界線上的男主角說,“若我多行一步,就會去到別處,或者死去。”在《尤利西斯的凝視》中,這樣的問題再一次被提起,“究竟一個生活在自己家鄉的人,是否就一定要熱愛它呢?”這樣的疑問並不代表安哲羅普洛斯對希臘的背棄,他只是在急劇變動的社會中企圖看到人類最初的搖籃和最終的墓床。

《尤利西斯的凝視》獲得了第48屆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四年之後,《永恆和一日》又為他奪得了第51屆戛納影展的金棕櫚獎。今年剛剛上映的《悲傷草原》是安哲羅普洛斯計劃拍攝的“希臘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個宏大的計劃將把一百年的滄桑希臘納入關照視野,同時也是安哲羅普洛斯電影創作的全面總結。他在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時說,“《塞瑟島之旅》之前是我創作的第一階段,描述人如何受困於歷史的變動,第二階段我呈現內在與外在的放逐,如今我關注邊界如何阻隔人與人的溝通,在混亂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頭。”《悲傷草原》依舊承襲了這樣的主題,以1919年俄國內戰奧德薩紅軍入侵,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意大利和德軍入侵,以及1949年希臘內戰為廣闊的時代背景,關注一個叫艾蓮妮的女子的命運。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悲傷草原》劇照

這個女子最終在安詳的夢境之中死去了。但是安哲羅普洛斯的形而上學卻始終是對生命溫和的關注。在《永恆和一日》中,有他充滿詩意與哲理的臺詞,“黎明最後的星辰,昭示了朝陽的來臨。濃霧和陰影都無法玷汙,那萬里無雲的天際。清風撫慰萬物眾生,猶如內心深處的絮語。生命是甜美的,而且,生命如此甜美。”

新媒體編輯:李凌俊

配圖:電影劇照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新年文創季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