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科學方法論,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寧蒗縣作為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面對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特殊縣情,縣委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為2020年高質量脫貧, 組建了91支455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實現村社幫扶全覆蓋。而這91支扶貧隊伍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扶貧幹部”。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這些“扶貧幹部”吃著國家“公糧”,十分光鮮,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扶貧幹部的辛苦與勞累。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他們有的一駐村就是兩三年。從“戶戶清”走訪,到“三評四定”和 “六查六看”到現在的人居環境提升。從對村裡一無所知的小白到家家戶戶“門兒清”的“幹部”。是多少個白天黑夜不眠不休的奮戰。從一個村組到一個村組,從一個百姓家到另一個百姓家,有時候必須要跋山涉水。春天的烈日當頭,夏天裡的暴風驟雨,冬天裡的寒風酷雪。節假日裡,闔家歡聚的時刻,他們只能在通過視頻與家人問候。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有的扶貧幹部,孩子還在嗷嗷待哺,而他們卻無法親身照顧。有的幹部家中有六七十歲的父母,無法身邊盡孝。有的幹部為了不打擾百姓,自帶乾糧,風餐露宿。有的幹部因為脫貧攻堅需要,帶病上崗...有的幹部,為扶貧攻堅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2020年8月6日,寧蒗縣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沙天文與跑馬坪鄉鄉長沙文高一道在去檢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拆舊復墾和危房改造等工作的路上,因坡陡彎急、道路溼滑,車輛發生側滑,翻下距離路面12米的邊坡溝裡。沙天文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41歲。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2017年12月9日,西川鄉沙力村黨總支書記楊大林因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250天,勞累過度,不幸去世。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他們是父母也是孩子,他們是丈夫也是妻子。他們更是“扶貧幹部”,人民的孩子,黨的孩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們身上托起的不僅僅是一個小家,是一個村寨一個鄉鎮一個縣城脫貧的希望,奔赴小康的願望。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逝者長已矣!生者還需努力。沿著他們的足跡,追尋著他們為人民公僕的願望,尋找著他們那顆赤子之心,託舉起寧蒗明天的希望。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沙天文哥哥說的很對,他是千萬扶貧幹部中的一個,他所做的都是他應該做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做得比他(沙天文)更好,那麼我們的家鄉怎麼可能會建設不好?

截止2020年底,寧蒗縣貧困率已降至2%,寧蒗也沿著“1956”脫貧攻堅工作思路,穩步前行。

寧蒗有個隊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扶貧幹部”

第三方驗收在即,也希望寧蒗成千上萬的扶貧幹部的辛苦努力能得償所願!也願寧蒗的百姓能真正擺脫貧窮,走上富裕的康莊大道。


來源:掌上小涼山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陽作譜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