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產量不高,那是細節沒做好,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很重要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

農村的三大農作物:稻穀、小麥和玉米。北方就是以這三大農作物為主,而南方則主要以稻穀和玉米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食,而南方則以米飯為主食。玉米作為三大農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釀酒、飼料以及工業加工等,尤見其用途之廣泛。

那麼對於如何提高玉米產量,這也成為農業上的一個永久討論的話題,而其中關於“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也逐漸成為討論的焦點。

玉米產量不高,那是細節沒做好,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很重要

關於如何提高玉米的產量這個問題,其主要在於選種、耕種、施肥和管理這四步。“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就屬於管理這一步,接下來我就關於這個問題說說我個人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 玉米長丫子主要是因為施肥過多,尤其是施的氮肥(尿素)和磷肥過多導致營養過剩引起的。由於有的農人為了圖方便,就直接給玉米追施氮肥(尿素),並且為了省事,索性就一次追施肥料過多,這就很容易導致玉米的營養過剩。當玉米的營養全部堆積在根部時,就會促使玉米杆根部上面一點長出丫子(我們老家也叫側枝)。
  2. 玉米杆長出多餘的棒子主要跟玉米的品種和施肥有關,其中玉米的品種的原因我們沒辦法直接人為干預。而在水肥過大、養分過剩、生長過旺的情況下,有的玉米品種就會出現一株多棒的現象。

其次,出現這個問題會有什麼影響?

  1. 玉米丫子在生長的前期會很快,甚至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還會長出玉米棒子,不過這些長出玉米棒子基本上都是畸形且非常小的。當然有的玉米丫子在後期營養不足的情況下會慢慢停止生長且葉片發黃枯萎。
玉米產量不高,那是細節沒做好,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很重要

由於玉米丫子在生長過程中要消耗很多養分,當後期肥力不足,養分不夠的情況下,就會消耗主杆的養分,從而影響到玉米棒子的生長髮育,會嚴重影響到玉米的產量。

2. 由於玉米棒子過多會直接影響到主玉米棒子的營養不良,從而出現玉米粒不飽滿等情況,那時候雖然玉米的個數是增加了,但是產量反而降低了。

玉米產量不高,那是細節沒做好,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很重要

最後,這個問題需要怎麼解決?

  • 由於玉米丫子和多餘的玉米棒子不符合農作物正常的生長規律,並且這個問題也是人為可控的。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同樣的道理,“一杆不容二主”,長出的玉米丫子和多餘的玉米棒子到後期都會消耗主杆大量的營養,從而降低玉米的產量。
  • 因此,我個人的建議是:長出的玉米丫子要及時掰掉,多餘的玉米棒子(最好是1個,最多2個)最好摘掉。這樣不但能減少玉米因為營養不良引起的種種疾病,而且最主要的是還能提高玉米的產量。
玉米產量不高,那是細節沒做好,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很重要

以上看法和觀點純屬個人意見,如有不妥和更好的建議,歡迎大家多多指正並不吝賜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