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喜歡扔東西?作為寶媽,你必須知道的原因

家裡有小孩,你必然經歷過,寶寶幾分鐘不再自己的視線裡,那麼一轉身,家裡瞬間變成了被劫匪翻得亂七八糟,所有的東西橫七豎八地屍躺一地,然而這個小劫匪就是你家的小寶。

看看這一地東倒西歪的東西,你恨不得瞬間想將這個小劫匪送走,但又看著小傢伙一臉無邪開心甚至得意的表情,你又不得不心軟了,不得不強壓心中的怒火,一邊收拾屋子,一邊自有疑惑地自我安慰,這是我親生的娃。

寶寶愛扔東西,這其實是一種自我瞭解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

神經解剖學家馬利安戴蒙德說過,空間智慧“是一種最切實際的能力”,他在《思想的神奇之樹》中強調了空間訓練的重要性,比如踢皮球的過程中,就可以同時刺激生理和情緒。

寶寶從0歲開始到6歲左右,都是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寶寶一旦進入到了空間敏感期,便也就開始了他的探索之路。偶然的一次扔東西,讓他突然發現兩個物品可是分離的,可以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發現物品可以從高處自己落地低處。於是,寶寶對於物品之間的位置問題的探索便開始了,你會發現寶寶頻繁地喜歡把一些東西從高處扔到低處,大人撿起來放回原位時,他會再次扔到地上。

進入空間敏感期的寶寶,媽媽們都會很頭疼,只要寶寶能夠的著的地方,他都會爬上去,只要是寶寶能拿得動的東西,他都會擺弄擺弄,甚至大卸八塊。家裡常常剛收拾整理好,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寶寶就給翻的像被小偷洗劫過一次一樣。

這個時候,很多媽媽都會阻止寶寶,甚至訓斥寶寶。其實這是一種對寶寶有害而無利的行為。

媽媽的每一次制止都是在阻止寶寶成長,阻止寶寶探索認知世界。

寶寶的每一次動作,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寶寶的每一次扔東西,都是在感知空間概念,每一次攀爬,都是在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探索未知世界。寶寶就是在這一次次的扔東西過程中感知空間,從而在大腦中建立高與低,東西會從高處掉到低處的空間位移概念,而這個概念在我們大人還沒有去教他時,寶寶早已經在自己的大腦皮層裡有了這樣的概念。

比如,寶寶將一碗自己喜歡吃的飯從桌子上推到了地上,碗碎了,寶寶喜歡吃的東西撒了一地,寶寶很喜歡聽到碗掉到地上的哐當聲,也很喜歡自己可以推動物體的成就感,但是寶寶同時也明白了,東西從高處掉到地上會碎的道理。

那麼,寶寶做了這樣的壞事,這個時候,媽媽不要訓斥寶寶,而是要告訴寶寶,易碎的碗掉在地上是會碎的,碗碎了,寶寶喜歡吃的東西撒在地上就不能吃了,因為不乾淨了的道理。來趁機向寶寶傳遞基礎的日常概念。

寶寶對世界的認知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探索中全面建立起來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隨著逐漸的長大,我們只需要稍微地去教一下他,他就能知道從高處摔倒低處會疼,會自覺地知道圓東西可以滾動,而方東西不可以。小的東西可以扔的遠些,而重東西扔的近等等這種日常概念了。

那麼,在寶寶的這個敏感期,作為媽媽的我們,如何抓住時機,有意識地去促進寶寶空間智能的發育呢?

其實生活中身邊的小事情都可以用來引導寶寶,具體地先給各位寶媽們推薦以下幾個好玩的遊戲。

皮球就是一個很好的玩具。媽媽可以和寶寶玩皮球,可以從高處往下滾皮球,也可以扔皮球,拍皮球等等,讓寶寶充分對球型進行充分的認識。

扔沙包。我們可以將一些不同的空瓶子豎起來,然後在一定的距離扔沙包,和寶寶一起比賽,誰打到的瓶子多。如此來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讓寶寶開始對距離和目標的預估開始有一個認識。

擺不同形狀的物品。讓寶寶通過自己的感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擺,寶寶通過自己的摸索,逐漸認識到不同的幾何形狀會有不同的拼法,如此讓寶寶有了一定的空間幾何概念。

只要你靜下心來,正確地看待寶寶扔東西的行為,你會發現寶寶的每一個動作,你都會找出相應的常日去教導寶寶,同時也會發現生活中每一個日常的事物都可以變著不同的花樣來和寶寶互動。耐心地和寶寶一起去面對這個敏感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