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喜欢扔东西?作为宝妈,你必须知道的原因

家里有小孩,你必然经历过,宝宝几分钟不再自己的视线里,那么一转身,家里瞬间变成了被劫匪翻得乱七八糟,所有的东西横七竖八地尸躺一地,然而这个小劫匪就是你家的小宝。

看看这一地东倒西歪的东西,你恨不得瞬间想将这个小劫匪送走,但又看着小家伙一脸无邪开心甚至得意的表情,你又不得不心软了,不得不强压心中的怒火,一边收拾屋子,一边自有疑惑地自我安慰,这是我亲生的娃。

宝宝爱扔东西,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了解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

神经解剖学家马利安戴蒙德说过,空间智慧“是一种最切实际的能力”,他在《思想的神奇之树》中强调了空间训练的重要性,比如踢皮球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刺激生理和情绪。

宝宝从0岁开始到6岁左右,都是孩子的空间敏感期,宝宝一旦进入到了空间敏感期,便也就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偶然的一次扔东西,让他突然发现两个物品可是分离的,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发现物品可以从高处自己落地低处。于是,宝宝对于物品之间的位置问题的探索便开始了,你会发现宝宝频繁地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扔到低处,大人捡起来放回原位时,他会再次扔到地上。

进入空间敏感期的宝宝,妈妈们都会很头疼,只要宝宝能够的着的地方,他都会爬上去,只要是宝宝能拿得动的东西,他都会摆弄摆弄,甚至大卸八块。家里常常刚收拾整理好,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宝宝就给翻的像被小偷洗劫过一次一样。

这个时候,很多妈妈都会阻止宝宝,甚至训斥宝宝。其实这是一种对宝宝有害而无利的行为。

妈妈的每一次制止都是在阻止宝宝成长,阻止宝宝探索认知世界。

宝宝的每一次动作,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宝宝的每一次扔东西,都是在感知空间概念,每一次攀爬,都是在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探索未知世界。宝宝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扔东西过程中感知空间,从而在大脑中建立高与低,东西会从高处掉到低处的空间位移概念,而这个概念在我们大人还没有去教他时,宝宝早已经在自己的大脑皮层里有了这样的概念。

比如,宝宝将一碗自己喜欢吃的饭从桌子上推到了地上,碗碎了,宝宝喜欢吃的东西撒了一地,宝宝很喜欢听到碗掉到地上的哐当声,也很喜欢自己可以推动物体的成就感,但是宝宝同时也明白了,东西从高处掉到地上会碎的道理。

那么,宝宝做了这样的坏事,这个时候,妈妈不要训斥宝宝,而是要告诉宝宝,易碎的碗掉在地上是会碎的,碗碎了,宝宝喜欢吃的东西撒在地上就不能吃了,因为不干净了的道理。来趁机向宝宝传递基础的日常概念。

宝宝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探索中全面建立起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宝宝随着逐渐的长大,我们只需要稍微地去教一下他,他就能知道从高处摔倒低处会疼,会自觉地知道圆东西可以滚动,而方东西不可以。小的东西可以扔的远些,而重东西扔的近等等这种日常概念了。

那么,在宝宝的这个敏感期,作为妈妈的我们,如何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去促进宝宝空间智能的发育呢?

其实生活中身边的小事情都可以用来引导宝宝,具体地先给各位宝妈们推荐以下几个好玩的游戏。

皮球就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妈妈可以和宝宝玩皮球,可以从高处往下滚皮球,也可以扔皮球,拍皮球等等,让宝宝充分对球型进行充分的认识。

扔沙包。我们可以将一些不同的空瓶子竖起来,然后在一定的距离扔沙包,和宝宝一起比赛,谁打到的瓶子多。如此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开始对距离和目标的预估开始有一个认识。

摆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宝宝通过自己的感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摆,宝宝通过自己的摸索,逐渐认识到不同的几何形状会有不同的拼法,如此让宝宝有了一定的空间几何概念。

只要你静下心来,正确地看待宝宝扔东西的行为,你会发现宝宝的每一个动作,你都会找出相应的常日去教导宝宝,同时也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个日常的事物都可以变着不同的花样来和宝宝互动。耐心地和宝宝一起去面对这个敏感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