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渣到助教仅四个月,我带你解开思维导图这道锁

关于思维导图,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出现了很多思维导图的工具软件。我发觉越来越多人喜欢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我在没有了解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也在用思维导图,只是简单的做下笔记,一大截长短句子照搬不误,笔记只是换了个形式,愣是没记住。

今年六月份,我有幸系统学了思维导图的课程,我才发现以前我画的并不是思维导图,真正的思维导图是能够帮助自己记忆,提升思维力的。正因为思维导图,我开始了我的人生上坡路。

下面我将分别从什么是思维导图、准备工具与绘制技巧、提升思维力与高效学习力三个部分向你介绍思维导图,相信你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

从学渣到助教仅四个月,我带你解开思维导图这道锁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先生发明的,1974年在他主持的BBC节目《开动大脑》中,他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此后,思维导图被全世界所认可,进而影响数亿人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思维导图在广泛的场景中被应用成功,印证了思维导图是提高记忆、精炼内容、发散思维的有效工具。

思维导图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手绘思维导图,一种是软件思维导图。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手绘的思维导图。

手绘思维导图有什么优点呢?

  • 1.能够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左右脑协同工作,容易记住作品的实质内容,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 2.注重创作过程,也让绘图者乐于配制,享受其中;
  • 3.具有人格属性,每个人的作品都不一样,给满满的成就感;
  • 4.很方便,只要有白纸和笔,随时随地都能画。

我自己也是很喜欢手绘的思维导图,越画越上瘾,看着属于自己的作品,真的是特别有成就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容易,往往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能坚持下来。

从学渣到助教仅四个月,我带你解开思维导图这道锁


思维导图准备工具与绘制技巧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从远古以来一直对图形形象化更能记得深刻。对于抽象的文字,很难去记住它,更别说提起兴趣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其他人画的思维导图,我就喜欢上了,一张白纸,画出了颜色鲜艳、形象生动、创意十足的作品,真的很难让人忘记。

我准备了60色的卡通双头马克笔、A4纸、12色软头派通笔和3支不同mm的针管笔,开启了我的绘制之路。

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我分为四个部分完成。

  • 第一步:画中心图。
    中心图代表的是这张图的中心思想,相当于写作的核心价值观。为了整体好看,中心图绘制,不超过三分之二。
  • 第二步:画主干。主干相当于文章的标题。主干一般为弧形,能够节省纸张位置,也可以用创意的画法,我偶尔也会很喜欢创新,特有意思。主干从一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画,不同的主干不一样的颜色,冷暖色调分明,一般画主干不超过7个,方便大脑记忆。
  • 第三步:画支线。支线相当于文章标题的关键内容。支线跟主干讲究同一种颜色,叫一类一色。
  • 第四步:提炼关键词。目的是帮助我们记忆,看到关键词就能想到一整个句子。由于我们大脑很难记住四个字以上的文字,所以关键词一般不超过四个字,名词和动词最好提炼。
  • 第五步:绘制小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作品中标记重点,在海量内容中把握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还能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般形容词和副词可以化为图像呈现。

从不了解到接触,再到深入运用,这样的视觉笔记让我欲罢不能。事实证明当你热爱一件事情时,就会越来越享受,慢慢的变成习惯。

从学渣到助教仅四个月,我带你解开思维导图这道锁


从提升思维力与高效学习力,我获得了很多奖项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我还没有学习思维导图之前,我一直都是单线性思考,一个问题根本不会多个角度去分析,得到的答案也很片面。

在认真学习思维导图,每天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发现想象力越来越好,绘制的思维导图作品也越来越有艺术感,我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思维力不断的提升。

更让我惊喜的是,有了这个技能之后,我在其他的学习当中,总是运用画思维导图加深我的理解能力,很快就能完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我的学习力更加高效,使我在任何一个课程学习当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获得了好多次奖项。

思维导图还帮助了我强力复习,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每次看都能很好的巩固记忆,还能轻松复述出来。

从学员到思维导图助教,我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从学渣到优秀学员,善用思维导图,能让我不断成长。

不管今天我们处在什么位置,社会高层也好,社会底层也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人进步,一个优秀的技能能为我们赋能,你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总有一天会有所回报。谦虚使人进步,而骄傲使人落后。

从学渣到助教仅四个月,我带你解开思维导图这道锁


结语

《奇葩说》杨奇函说了这么一句话:今天你更博学了吗?

优秀的人跟别人学,跟自己比。

每天从最简单的习惯开始,持之以恒,以大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慢慢加大难度,坚持下来,终会有所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