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究竟是什么?五华民政告诉你

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距今已走过第二个年头。2018年9月5日是我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慈善聚焦精准扶贫,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值此慈善日之际,五华民政带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了解慈善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慈善?

很多人可能以为只有捐财捐物才是慈善,殊不知慈善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表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

1.扶贫、济困;

2.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3.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4.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5.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公益活动。

也就是说,慈善不仅仅是“捐”,还有“助”。举例来说,学校或社区的志愿者定期到儿童福利院看望、陪伴儿童,或是企事业单位为残疾人捐助器材,这些都是慈善。慈善并不是“财大气粗”的人才可以做的事,而是人人皆可参与的事。无论能力大小,有做公益活动之心,并付诸于行动,都是慈善。

慈善究竟是什么?五华民政告诉你

为什么说慈善与扶贫息息相关?

今年“中华慈善日”的主题是“慈善聚焦精准扶贫,携手共创美好生活”,那为什么说慈善与扶贫息息相关呢?前文已说过,慈善不仅仅指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包括其他形式的志愿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扶贫济困放在突出位置,目的就在于要突出鼓励和支持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通过立法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汇聚到扶贫济困这一重点领域。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可以有利于广泛汇聚社会帮扶资源,形成大扶贫的格局,因此,慈善事业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慈善捐赠一定要经过慈善组织吗?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网络上经常见到各类号召捐助的信息,

这些信息谁可以发?

网络上常见的号召捐助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为发起者的信息,一种是慈善组织为发起者的信息。如果个人为发起者,且捐助对象为发起者本人或近亲属,这种行为是个人求助行为,不被法律禁止。如果发起者非捐助对象或其近亲属,则存在非法募捐的嫌疑。

慈善组织在网上号召捐助的,是慈善募捐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慈善募捐有相对严格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

(1)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2)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3)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等募捐方式。

要注意的是,慈善组织采取第(1)、(2)种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捐赠人可以查看捐款的使用情况吗?

慈善究竟是什么?五华民政告诉你

捐赠分为捐赠人直接向受益人捐赠和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两种方式进行,因此,捐赠人能否查看捐款的使用情况也分为两种。其一,捐赠人直接赠与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受益人如何使用捐款是不受法律所约束的。其二,捐赠人通过慈善组织捐赠,在这种情况下,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捐献人可以终止捐助吗?

前段时间的某明星“诈捐门”引起广泛热议,有网友讨论认为“我自己的钱想捐就捐,不捐就不捐”,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或捐赠财产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的,若存在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的情况,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