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的語言通俗,老舍的經典作品,讀完之後感覺很美好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純淨而又簡潔、親切。通白是為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鍊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說:“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像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老舍的經典作品,讀完之後感覺很美好


老舍在想北平中這樣寫道:“真願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裡,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啊!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這不但辜負了北平,也對不住我自己,因為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裡,我的性格與脾氣裡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老舍的經典作品,讀完之後感覺很美好


老舍寫道:” 好學的,愛古物的,人們自然喜歡北平,因為這裡書多古物多。我不好學,也沒錢買古物。對於物質上,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此地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麼,可是到底可愛呀。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於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老舍的經典作品,讀完之後感覺很美好


老舍是 舒慶春的筆名,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