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事件何時了?

最近有初一孩子反應,放學有要錢的,顧名思義是保護費,如果不給,馬上就捱打。

學校老師經過仔細調查,查出了是兩名初三學生勾結校外三名輟學在家的閒散人員共同作案,一共要了五十多元。

這個性質相當惡劣了,因為涉及校外人員,而且已經違法,學校已無權處理,移送到了當地派出所,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的制裁。

學校馬上召開班主任會議,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告訴學生不要怕,遇到欺凌暴力傾向的,及時和老師聯繫。學校又加強了警衛,放學有警衛人員在大門口巡邏。

家長聽說了此事,有時間的都來接送孩子,看著讓人心裡難過。校園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什麼時候變成了暴徒發財的場所了?孩子這麼小,就有這種不良行為,甚至已經觸犯法律,大了還了得。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走上了這條違法之路呢?

一 家長家教不嚴,甚至嚴重缺失

這樣的孩子多數是單親家庭,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裡老人管不了索性放棄不管,孩子在外邊沾染了不良的嗜好,抽菸、喝酒、打架、處對象,需要錢,父母不給怎麼辦?只能去偷去搶。大人打不過,他沒機會,就瞄準了小孩子。

二 九年義務教育沒有普及到位

一些適齡兒童少年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流入社會,打工沒人要,在家待著沒意思,就在校園周邊活動。一來,他們還是有點懷念校園生活,二來,看看正在讀書的臭味相投的同學,一拍即合,幹起了違法亂紀的事。

三 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認為讀書無用,考大學也找不到工作,還得給別人打工,還不如直接打工,還能多賺幾年錢。實際上他們不清楚,文化水平是和工資成正比的。沒有文化永遠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乾的活最重,工資最少。

四 法律法規不完善

對於校園欺凌事件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所以出現狀況後,學校束手無策,派出所也無能為力,找不到相關的法律規定,只能批評教育後放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回到社會後更肆無忌憚。

當然,這件事的出現不是偶然,是各個方面做的不到位的一個產物,就孩子本身沒有那麼壞,只是做了制度貫徹不到位的犧牲品。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庭、學校、社會要通力配合,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最近我國手機制造商華為受到美國技術打壓,不提供核心技術芯片了,華為的董事長明確表示,我們早有準備。我為他的豪邁氣魄點贊!為中國有這樣的企業家感到驕傲和自豪!

世界上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只有抓好教育,才能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大家行動起來,還孩子一片淨土,讓他們快樂的成長,長大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